七一社區        注冊

江蘇省政府首次聘請24名法律顧問

黃 偉

2016年05月02日13:3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法律智囊, 深度參與政府決策

  法治政府,重在依法行政。在日前召開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省政府主要領導為24名省政府法律顧問一一頒發了聘書。

  成立法律顧問委員會、聘任法律顧問,這在江蘇省政府層面還是首次。而縱觀全省,法律顧問正在成為各級政府的“標配”。

  法律顧問成政府“標配”

  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於發展。江蘇要在未來發展中佔得先機、贏得主動,必須同步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和法治建設,全面推進法治政府、法治市場、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使法治成為江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對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是一大創新舉措。“法治政府建設涉及政府各項工作,涵蓋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既需要公眾深入參與,也要充分聽取專家意見。”省法制辦主任於愛榮介紹,省政府法律顧問委員會成立后,主要為省政府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

  省政府首批聘任的24名法律顧問,均是從事法律研究和實務工作的專家學者,理論素養高,實踐經驗豐富。“法律顧問面向全國選聘,體現了廣泛的代表性。”於愛榮介紹,24位法律顧問有2名來自國務院法制辦、5名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13位來自律師事務所。13位知名律師顧問中,2名來自北京和上海。

  按照“時間表”,今年底前,法律顧問制度將覆蓋全省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法律顧問委員會既是各級政府處理法律事務的智囊團,也將成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高端智庫。

  重大決策過程多參與

  政府聘請法律顧問並非“趕時髦”“做擺設”,法律顧問也不能停留在列席政府會議、審查政府文件上,肩負的責任和擔子很重。

  省領導在頒發聘書時,對法律顧問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深入基層和群眾,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問題,社會普遍關切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熱點問題,調查研究、掌握實情。在此基礎上,全面參與政府立法、重大決策、行政管理和疑難案件處理,提出法律咨詢意見,為政府工作在法制軌道上運行提供保障。

  一般而言,政府部門領導擅長政策層面的謀劃,律師擅長從法律層面考慮問題,二者結合,政府決策就多了一種視角,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決策科學的保障。江蘇薛濟民律師事務所主任薛濟民是此次省政府選聘的法律顧問,同時兼任南京市政府法律顧問,過去3年曾參與南京關停落后低端企業、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建設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等決策,推動了政府依法行政、規范行政。

  “律師、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身份相對獨立,社會接觸面廣,化解矛盾的實踐活動多。”薛濟民介紹,擔任省政府法律顧問后,將結合日常法律活動梳理出帶有共性的問題,提出決策建議供省政府參考。今后,我省將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運行機制和激勵制度,不斷拓展法律顧問參與政府重大法律事務的廣度和深度,為政府法律顧問履職創造良好環境。

  法律顧問要“經常去問”

  法律顧問,大有可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以來,各地、各部門陸續設立了法律顧問委員會。

  4月14日,省人大舉行《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華僑投資條例》貫徹實施座談會,南京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主任汪旭東受邀參加,他從專家視角,結合具體問題對實施好條例予以解讀,並根據華僑投資者相關技術和知識產權投資運用等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作為知名律師,汪旭東不僅是省僑界法律顧問、省政府法律顧問,還是南京市政府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既然顧了就要經常去問。”汪旭東坦言,法律顧問要從法治的角度認真研究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此前,南京在制定促進開發區轉型升級、科技園區創新發展政策時就充分征求過法律顧問的意見,汪旭東和大家仔細論証、認真“找茬”,將法律風險化解在政策出台之前。

  隨著各級領導干部法治意識增強、越來越重視法律顧問,向法律顧問咨詢將成為工作的習慣,征求法律顧問意見建議將成為固化的必經程序。對此,專家建議,既要保障法律顧問的“異議權”,使其不受干涉地就政府行為發表意見,也要注重領導干部的“問責制”,如因法律顧問的缺位而導致決策失當甚至行為違法,應追究責任。唯有如此,法律顧問才能真正成為違法行政的“守門員”、科學決策的智囊團。

  記者 黃 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