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好法醫"劉龍清

一刀一筆連接公平正義 "良心法醫"18年書寫傳奇

2016年03月22日08:27   來源:中國文明網

原標題:一刀一筆連接公平正義 "良心法醫"18年書寫傳奇

  是醫生,卻一身制服﹔是檢察官,又多一身白大褂。在常人眼裡,法醫總是和死尸、腐臭、血腥、恐怖聯系在一起,是個冰冷的職業。福建省漳州市身為法醫的劉龍清卻陽光熱情。他常年累月與尸體腐肉、刀疤傷口、殘肢斷臂打交道,始終無怨無悔﹔他憑借超高的技術和敢於擔當的勇氣,不知化解了多少醫療糾紛和醫患矛盾。剛過不惑之年的他,面容白皙,鼻梁上架著眼鏡,總是未語先笑,一副文質彬彬、儒雅敦厚的樣子。2007年以來,他先后被授予“全國檢察技術先進個人”、“全國模范檢察官”、“群眾最喜愛的檢察官”、“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並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我在場,決不讓公正缺席!”劉龍清說,“法醫的一刀一筆,關系當事人的生殺榮辱,關乎公平正義。我希望對得起活人,對得起死者,更對得起自己。”

劉龍清。圖片來源:漳州文明網

1.信奉良知 第一個案件險些“斷送”職業生涯

  1996年夏天,劉龍清從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到長泰縣公費醫療門診部當了一名內科醫師。一年后,他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成為一名法醫。“醫生的職責是守護人的身體健康,而法醫的職責,則是守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劉龍清說。

  然而,他經手的第一個案件,就險些“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1998年7月,吳九王在爭執中將吳福來推倒受傷,原鑒定的結論是吳福來的傷情為輕傷偏重。吳九王的家屬不服,多次上訪。接案后,劉龍清發現吳福來頭皮血腫部位與CT片顯示部位明顯不符,他認定:“原鑒定所採納的CT片,不是傷者本人的。”

  鑒定結論修改后,已被批捕的吳九王因此獲釋。對此,傷者吳福來自然不服,原鑒定人向上級有關部門實名舉報劉龍清“亂改鑒定、徇私舞弊”。上級派調查組進行調查。結果証實,醫院CT室醫生在收受好處后,採取調取別人CT片復制並涂改姓名的辦法造假。原鑒定人被蒙蔽,而細心的劉龍清恰恰發覺了其中的疑點。

劉龍清正在進行尸體解剖。圖片來源:漳州文明網

  “這起案件讓我感悟到,冤假錯案往往就隱藏在一個個不起眼的細節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讓犯罪者逍遙法外,讓無辜者蒙冤。”劉龍清感慨地說,“這讓我深切感受到法醫工作的神聖,更堅定了我當法醫的信念。”工作不到一年,劉龍清又連續發現並糾正了11起偷梁換柱、冒名頂替的造假案件。他關於“在全市開展打擊傷情造假專項行動的建議”被採納后,多名涉案當事人、醫生被追究責任。

  為了練就火眼金睛,劉龍清自費購買了100多本醫學和法醫學書籍,一有時間就埋頭鑽研。由他撰寫的論文《4例偽造CT片的法醫學分析》,被多所高校作為法醫學教材偽傷、詐傷的典型案例。他從辦案中總結出的“腦震蕩不宜鑒定為輕傷”的觀點,比全國廢除腦震蕩鑒定為輕傷的標准,整整早了10年。

2.技術過硬 一把刀一支筆連著公平和正義

  一把手術刀,一支簽字筆,劉龍清的這一刀一筆連著公平和正義,連著當事人的命運。

  1998年7月,薌城林某輕傷害一案,以血淋淋的事實讓初當法醫的劉龍清強烈感受到,維護公平正義是多麼沉重的責任。

  林某與宋某因土埕之爭斗毆,原鑒定以林某額部創4.5cm而鑒定為輕傷,據此,公安機關欲抓捕宋某。突如其來的災禍及巨額賠償壓力,讓宋某丈夫難以承受而自殺。劉龍清參與了案件審查,重新鑒定時卻發現,林某額部存在傷情造假,真實創口隻有2.0cm,為輕微傷。

  一個錯誤的鑒定竟致一個人自殺,案件深深觸動劉龍清。從此,“技術要過硬、鑒定要公正”的信念,在劉龍清心裡扎下了根。

  2003年7月,雲霄縣周某因分家引發不快,用石頭砸向父親,並將他趕出家門。隨后,鄰居在附近發現老人已死亡。原鑒定認為,周某用石頭砸傷老人額部,致其腦損傷死亡。逆子殺父,一時備受社會各界指責。劉龍清受委托負責審查該案。通過尸體解剖,他發現一個重大疑點:老人的腦實質無明顯損傷。周某父親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了還當事人公道,劉龍清來到周某父親居住地調查,發現老人生前患有嚴重心臟病。面對各界壓力,劉龍清拿出專業鑒定,認為老人是心源性猝死,而不是顱腦損傷致死。最終,法院採納他的意見。一個原本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嫌犯,最終以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劉龍清說:“死裡逃生的周某沒見過我,但我相信他感受到了檢察機關的公正!”正是這種追求公正的信念,使他勇於擔當,從不迷信權威,努力把每一個案件辦成實案鐵案。

劉龍清正細致地給案件的患者做法律鑒定。圖片來源:漳州文明網

  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特別是有患者死亡導致的醫療糾紛更是尖銳復雜。誰來進行尸體解剖?誰做的解剖才能讓醫患雙方都信服?此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劉龍清,“他是檢察院的法醫,技術過硬,他做的尸體解剖應該會讓醫患雙方都沒有異議”。一些朋友得知劉龍清接手了醫患糾紛鑒定這塊“燙手山芋”后,不免替他擔心:“你的事業正處於上升期,萬一在某起醫患糾紛的鑒定中栽了跟頭,可能會影響你的前程!”劉龍清不為所動,他認為“查明死因、分清責任,給死者家屬一個明白的交代,既能提高鑒定技能,還能化解緊張的醫患關系”。

  2010年7月10日,福建省南靖縣一位農村婦女突然死在家裡,恰巧她前一天到醫院看過病,家屬認定是吃了醫院開的藥才死的,於是准備糾集一批人,到醫院去“索賠”。

  劉龍清接到通知后趕到現場,終於說服家屬同意解剖尸體。時值夏季高溫,尸體已開始腐敗,當棺蓋打開的一瞬間,尸臭引來好多蒼蠅。在解剖過程中,他發現在剪開的死者胃壁上蒼蠅不動了,他連忙摘下口罩,彎腰貼近,一股刺激的農藥味嗆入鼻喉,是敵敵畏!原來死者是服毒自殺的。

  真相大白之后,劉龍清不顧疲憊,將死在胃壁上的蒼蠅一隻一隻撿出來,又一針一線縫好傷口,並替死者清洗干淨、縫合整齊、整好遺容。目睹整個解剖過程的死者家屬,被劉龍清的敬業精神所感動,一場一觸即發的“醫鬧”事件,就此偃旗息鼓。

  “對死者的尊重,也是對活人的一種安慰。”劉龍清說。

3.司法也溫暖 10余年無償鑒定為群眾節省百萬元

  劉龍清出生於漳州市長泰縣一個農村,一直保持著朴實、善良、熱心腸的農民本色。

  2012年8月的一天,市區一個僅14歲的男孩小張,因與弟弟爭搶電腦玩游戲,揮刀砍向弟弟並揚言要殺他,致弟弟輕傷。公安機關調查后,將其定性為故意殺人罪。案件審查時,劉龍清提出異議:當事人還未成年,如此定性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以及整個家庭都是毀滅性打擊,應以教育、挽救為主。劉龍清反復與經辦部門溝通,並和同事前往看守所,對小張進行心理輔導﹔走訪小張的家人,做其弟弟的工作。

  在劉龍清及其同事的努力下,2012年12月27日,一場決定小張命運的聽証會在薌城區檢察院召開。在聽取學校、街道辦、司法局、團市委等多方意見后,檢方對小張做出了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給予一年的觀察期。2014年4月,因小張表現良好,檢方再次做出相對不起訴決定。之后,劉龍清打聽得知,小張學習成績優異,今年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他倍感欣慰。劉龍清說,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是一個不幸的家庭,“人民檢察官應當執法為民,讓群眾感受到司法溫暖”。

劉龍清和他的團隊正在進行案件比對分析。圖片來源:漳州文明網

  2013年10月18日,廈漳專線客車司機翁伯達因驅趕小偷被捅傷,最初鑒定結果顯示為輕傷。

  “右側胸部傷口5厘米,出血量將近1000毫升。這樣的傷情怎麼會是輕傷呢?”翁伯達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相當激動,“我實在是想不通啊!我真的是做錯事了嗎?我不該管小偷嗎?”

  在翁伯達近乎絕望之際,他接到了劉龍清打來的電話:“我們在審查你的案件時,對你的傷情有一些疑問,想聯系你過來調查核實。”經重新鑒定,翁伯達被銳器刺傷右胸部致右側開放性血氣胸,伴有呼吸困難並發失血性休克,其損傷程度屬重傷,並構成九級傷殘。不僅如此,在得知翁伯達4萬多元的醫藥費無處報銷后,劉龍清主動聯系保險公司報銷了這筆費用。事后翁伯達才知道,為了和保險公司老總見面,劉龍清在保險公司等了大半天。

  “我既是法醫,又是一名檢察官,應該牢牢守住公平正義的底線。對當事人多一些關愛之心,多一點人文關懷,絕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10多年來,劉龍清每年無償接手的刑事案件鑒定不下百起,為群眾節省鑒定費120多萬元。6000多個日日夜夜,他帶領法醫團隊依法審查、鑒定各類案件14575件,親手解剖尸體280具,發現並糾正錯誤鑒定448件,經他復核的鑒定全部被法院採納,無一錯案!

  “堅守住廉潔底線,還要努力突破人生的上限。”看多了死亡,劉龍清更覺得生命可貴,在事業上爭取更大作為,努力創造“出彩”人生。2013年8月,以劉龍清個人命名的“勞模工作室”挂牌成立。“維護公平正義,尤其需要有足夠的責任擔當。每一個真相的呈現,每一起錯案的糾正,就是在司法過程中,實現對老百姓利益的最大維護。”劉龍清說。

  其實成為法醫之前,劉龍清曾當了一年多的內科醫生,是全院門診量最多的醫生之一。為何選擇轉做法醫?“因為法醫守護的是社會的公平正義”,劉龍清一臉堅定:“即使讓我再選擇一次,我還願意當一名法醫。”

  (本文根據《中國好人榜:劉龍清》、《“好法醫”劉龍清:堅守正義 用忠誠鑄就公信》《法醫劉龍清:冤假錯案往往就隱藏在不起眼的細節中》等稿件綜合,感謝福建文明網、漳州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赤膽忠肝慧眼明,清廉執法護公平﹔豈容罪犯藏魔影,敢為黎民訴枉情﹔手下從無冤錯案,胸中自有正義心。劉龍清用他的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法醫的職業操守和忠誠本色。他用公正的心、廉潔的手、權威的筆,一次次明辨真相、撥雲見日、糾偏樹正,他用知識、責任與良知托起了公正的天平,鑄就了法醫的公信,贏得了群眾的贊譽,不愧為百姓心中最喜愛的檢察官。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