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崗位等於戰位,干就干到最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青年官兵學習踐行雷鋒精神述評

鈞峮

2016年03月11日10: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崗位等於戰位,干就干到最好”

雷鋒。一個年輕士兵的名字,一個隻擁有22個年輪的青春生命。

像一顆流星,從歷史的長空劃過,雖然隻有那麼一瞬,卻因絢爛而永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多次就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作出重要論述和指示。2013年3月6日,習主席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2014年3月4日,習主席在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中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讓學習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為實現中國夢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2014年3月11日,習主席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在接見部分基層代表時,對“雷鋒連”政治指導員謝正誼說:“雷鋒精神是永恆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的大地上。”

2015年3月12日,習主席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后,特意接見了部分來自基層一線的軍隊人大代表,在與“鼓浪嶼好八連”連長田鑫交談時,親切勉勵連隊繼續弘揚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促進軍政軍民團結。

習主席念茲在茲的,是對雷鋒和雷鋒精神的贊許,是對弘揚雷鋒精神、實現強國強軍偉業的期許。

三年多來,各級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學雷鋒活動作為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重要載體,作為展示人民軍隊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著力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長效化,不斷譜寫學習雷鋒的時代篇章。

從召開全軍深入開展新形勢下學雷鋒活動座談會,到逐項抓好《關於在全軍和武警部隊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落實﹔從評選表彰全軍學雷鋒先進單位和個人,到廣泛開展“做雷鋒式好戰士”活動﹔從編發《永恆的豐碑——雷鋒日記和雷鋒故事集》,到組織拍攝《雷鋒班》電影紀錄片﹔從推動雷鋒生前所在團與北京大學團委建立學雷鋒共建共育關系,到組織全軍100個英模單位與100所地方高校團組織結對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從廣泛開展“學人民、愛人民、為人民”活動,到組織參加“保護母親河——建設解放軍青年林行動”,全軍學雷鋒活動歷久彌新,雷鋒精神在部隊薪火永續、血脈相傳。

增進朴素感情 深化理性認同

“糧食”“武器”“方向盤”,是雷鋒對毛澤東思想最通俗、最形象的比喻,它喚起了一代又一代人永不止步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追尋。雷鋒這個經歷過新舊社會對比的年輕人,可以從領袖著作中找到人生價值的最佳坐標,那麼對於生活環境條件優越的80后、90后青年官兵來講,如何才能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情感認同和理性認同?

陸軍第54集團軍某團“紅一連”,是從秋收起義硝煙中走來的英雄連隊。1927年9月“三灣改編”時,毛主席親自在這個連隊建立黨支部,並發展了6名新黨員,開創了我軍黨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多年來,連隊堅持班子調整先交接繼承傳統的班,官兵進入連隊第一件事就是到榮譽室學傳統,每逢重大任務都高唱連歌、向連旗宣誓,用優良傳統壯行。

海軍部隊廣泛開展“知黨愛黨忠於黨,萬裡海疆團旗紅”主題團日活動,在遠赴亞丁灣、索馬裡海域護航的艦艇上,在遠離祖國大陸的南沙礁盤上,通過同台演講、知識PK,催生一批批黨史達人、軍史通。

三年來,全軍不斷把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突出學習習主席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學好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這個軍事篇,重視抓好基層理論學習和院校“三進入”,近萬名團以上干部深入基層宣講輔導,還編發《習主席關於青年和共青團工作重要指示摘編》等教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

為念強軍使命 精進崗位職責

2016年“3·5”學雷鋒日前夕,全軍“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主題團日活動匯報展示在北京舉行。邊防哨所的戰士、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大山深處導彈專家、東南沿海特種兵、“雷鋒班”班長等13個單位和個人代表,以朴實的語言講述本真的故事。軍委領導與基層官兵共同為他們鼓掌喝彩。

這些在不同崗位演繹精彩軍旅人生的青年官兵,與雷鋒一脈相承的是那種胸懷崇高使命、恪盡崗位職責,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

陸軍第31集團軍某團“鋼七連”祖國強、祖國昌孿生兄弟,堅持“隻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飛行機降、狙擊格斗、操舟潛水等30多種作戰技能樣樣過硬,雙雙榮獲“優秀獵人”勛章。

空軍航空兵某師司令部信息支援站站長王宏,立足本職刻苦鑽研信息網絡技術,開發了一批參謀們“用著順手”的小軟件,讓飛行員和領航員都感到指揮引導效率成倍提升,助力飛行員在對抗中精准“獵殺”對手,王宏從“后台維護人員”一躍成為“前沿關鍵人物”。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納星創新團隊的青年學員群體,平均年齡隻有26歲,卻成為我國“天拓”系列微納衛星設計研究的骨干力量,被譽為航天領域的一支“新軍”。“北斗少帥”王飛雪,3個月攻克強干擾環境下高精度測距世界難題,使衛星抗干擾能力提升1000倍。他們共同的認識是“崗位等於戰位,干就干到最好”。

軍旗飛揚青春夢,強國強軍我擔當。越來越多青年官兵有了大視野大追求,立足崗位干事創業,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奮斗。

崇尚見賢思齊 恪守軍規鐵律

雷鋒之前有“雷鋒”,他們影響和成就了雷鋒。翻開雷鋒的日記可以看到,雷鋒的成長既有董存瑞、黃繼光等戰爭年代英雄人物的影響,又有彭德茂、張興玉等黨員干部的榜樣示范,還有馮健這樣身邊先進模范的熏陶。從農村到工廠,從工廠到部隊,雷鋒總能找到學習的榜樣,總能向著更高的境界邁進。

三年來,全軍選樹表彰196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愛軍精武標兵和學習成才標兵,32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先進典型,各部隊廣泛開展“感動軍營人物”“軍營最美青年”“共青團戰車戰位”等評選,培樹了一大批官兵看得見、夠得著、學得了的榜樣。

在正氣升騰的軍營裡,靠真本事吃飯的人越來越吃香。2015年5月初,“特戰尖兵”吳志輝、“兩棲霸王花”文敏、“跳傘尖兵”楊曉林等15名全軍青年典型分赴東南沿海和青藏高原部隊,與3萬多名官兵進行“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強軍的典型最可敬”分享交流活動。這些戰士們眼中的“兵王”“偶像”,下沉班排一線,在野戰帳篷裡、在軍艦甲板上、在戰機跑道邊、在導彈坑道中,談艱苦崗位的奉獻與價值、談訓練演習的傷疤與榮譽、談個人成長的挫折與奮進。這些在崗位學雷鋒中脫穎而出的“男神”“女神”們,所到之處,掀起一波又一波軍營學先進的熱潮。

全心全意愛民 千方百計為民

2012年11月15日上午,習主席在黨的十八屆新任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這句話,讓人備感親切、溫暖。

雷鋒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常說:“人民大眾是我的親人”“我活著,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我軍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三年來,全軍官兵積極投身扶貧幫困、助學興教、醫療扶持、穩邊興邊的工作,援建交通、水利、生態等重點項目。2015年持續開展定點扶貧、精准扶貧,各部隊與35個貧困縣、401個貧困鄉鎮、3618個貧困村建立幫扶關系。

火箭軍部隊開展關愛扶貧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大學生活動,並針對5所西部高校設立獎(助)學金,4000多名大學生受益。

武警總醫院廣泛開展“扶貧救心”公益活動,先后派出30多批專家醫療隊,前往84個偏遠縣市,為藏族、維吾爾族等28個民族地區篩查先心病患兒6萬多例,成功實施手術5800多例,使患兒“受傷的心”得到康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