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像她,年過八旬仍出診,名譽加身無架子?有誰像她,查出患癌第二天,繼續堅持看病患?有誰像她,頑強擊敗癌症后,再次披上白大褂?
這天,頭發花白的陳桂芳笑著接過醫院道上急切等待的目光,走進了海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科診室。她在門后取下一件白大褂,沉著而熟練地穿上,對護士說:“讓病人進來吧。”這個83歲的老人已經在兒科領域工作了半個多世紀,如今,仍在一線。
幾乎所有熟知她的人都佩服她的醫德。名譽無數的她,無半點架子,輕易地就把電話號碼留給病患,她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病患,用精純的醫術和省錢的方式給予病患治療。當她身患癌症時,有數百名病患跑來醫院看她。抗癌成功后,她又再次披上白大褂。
“我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醫生,做平平凡凡的事。”這是她給自己的評價。她平凡而執著的行醫之路,一如她的名字:桂花芳香沁瓊州。
陳桂芳在給患兒看病。 圖片來源:海口文明網
1.半個多世紀扎根診療一線 仁心為患者
1957年陳桂芳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當時24歲的陳桂芳風華正茂,一拍胸脯發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站起來讓國家挑選,國家需要我到哪去我就到哪裡。”同年,陳桂芳被分配到海南人民醫院。自那時起,她便穿上了白大褂,從事兒科臨床醫療工作。
陳桂芳剛到海南時,環境的艱苦和醫資力量的匱乏出乎她的想象。“包括我在內,當時海南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隻有2名,另外一位還是從廣東借調過來的。我過來3個月后這名醫生就回廣東去了。”陳桂芳說,不管在哪裡,隻要能行醫救人,內心就是幸福的,她抱著這樣的想法,在海南扎了根,堅持在診療一線,一干就是半個世紀。
陳桂芳(左)年輕時工作照。圖片來源:海口文明網
在1959年至1961年期間,國家遭遇三年自然災害,不少兒童因長期營養不良患上維生素B1缺乏病、水腫、腳氣病、皮膚潰爛、口角炎、心肌炎等各種病症,讓孩子們痛苦不堪,因為糧食緊缺,不少孩子食用過多野菜、不新鮮的蔬菜,導致患上腸原性青紫病。每每看到孩子們疾病纏身,陳桂芳都忍不住落淚。
當時陳桂芳和同事們一人負責一個手術台,不斷地接診、做手術,面對一個個臉色青紫、骨瘦如柴的孩子,陳桂芳竭盡所能用心治療,通常一站就是一整天,而陳桂芳卻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因為營養不良又終日勞累,陳桂芳沒有奶水喂給剛剛出生的大兒子,隻能通過朋友的幫助,每日要來一點牛奶喂給孩子。“后來實在太艱難,孩子1歲多時送回了廣西北海老家。”陳桂芳回憶,孩子被送回老家后,她的精力便全部放在工作上,甚至有時兩個星期才回一次家。
在最困難時期,糧食不夠吃,陳桂芳就用空心菜的菜頭充飢,一兩肥肉榨的油可以吃1個月。但她知道,環境越是艱苦,患兒們就越離不開醫生,所以她依舊堅持在診療一線。
最困難時期過去時,陳桂芳的大兒子已經3歲了,家人又把孩子送回了她身邊,但她依舊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還是忙工作,一個星期回一次家,孩子也放在幼兒園周托,也是一星期回一次家。”陳桂芳說,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就連每周接送孩子都是愛人負責。
陳桂芳書寫的病歷非常工整。圖片來源:海口文明網
醫護人員談起她的過去總要豎起大拇指。“登革熱”疾病突發的1986年,在患者咳血不止,生命垂危之際,陳桂芳決定超劑量使用腦垂體后葉素對病人進行止血,救回一大批患者。陳桂芳還將精湛的醫術運用到海南“維生素B缺乏症”、“流行性腦膜炎”和“霍亂”等疾病治療中﹔還創新採用阿奇霉素治療先天性弓形虫病,讓患兒雙目復明……除了精湛的醫術外,陳桂芳與患者間發生過的一件件感人小事也深深烙在同事們的心中。
陳桂芳的老同事——海南省人民醫院的醫生夏蘭與記者聊起陳桂芳的一些往事。1999年,夏蘭與陳桂芳一起到上海參加全國性的會議,在會議間隙,二人結伴逛街,陳桂芳的購物欲特別強,可買的都是漂亮的小衣服、小玩具,而且每一款都是好幾件。“我就問她,為什麼買那麼多,你的小孫女都長大了,不玩這些小玩具了吧。”然而陳桂芳的回答讓夏蘭非常感動。陳桂芳說:“你不知道,許多小朋友找到家裡來看病,我總要給他們帶點小禮物讓他們高興啊。”還有一次,醫院組成一支醫療隊到瓊海樂會衛生院給當地居民看病,陳桂芳作為主任也參與其中,下鄉看病、培訓當地鄉鎮醫生。當時村裡送來一位危重病人,搶救了幾天,家屬因為沒有錢,孩子又是女孩,於是決定放棄治療,但陳桂芳堅持不懈繼續搶救,甚至還想抽自己的血來給患兒輸血。但夏蘭見陳桂芳年過50,恰好自己的血型也符合,於是搶著給患兒輸了血。“坦誠地說,我沒有給病人輸血的覺悟,但是看到陳桂芳搶救患兒那種急切和決心,我很感動也很慚愧。”夏蘭說,事后,陳桂芳還到廚房煮了一晚瘦肉湯給自己端來,告訴她患兒家屬很感激她。“其實我知道患兒家屬早就走了,我隻記得那瘦肉湯很香很香。”
2.檢查出癌症后第二天照常坐診 隻因“我的患者需要我”
晃眼,便是半個多世紀的光陰。除了1976到1978年因國家需要前往赤道幾內亞做援外醫療隊醫生,其余50多年時間,她把她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這座島,獻給了身上的白大褂。“每個醫生手裡都有千萬條生命要挽救”,她也數不清自己曾治好過多少患兒,帶出多少優秀的兒科醫生。1995年退休后,陳桂芳被醫院返聘,繼續活躍在診療一線。
但就在她返聘后第2年,疾病襲擊了穿著白大褂的她。2006年3月,在單位體檢中,陳桂芳被發現患上了乳腺癌。“當時我本不打算告訴同事們,但做彩超的同事偷偷告訴了院長。”陳桂芳說,消息傳開后,同事都擔心地哭了,院長讓她在家休息,她不同意。查出癌症的第二天,她還到門診工作,同事們大吃一驚,她卻淡淡地說:“這病不是一下就能治好的,患者們還需要我,可以先給病人看看病。”
消息傳開,陳桂芳的同事都擔心地哭了。陳桂芳卻笑著面對。接受化療的陳桂芳,面對惡心、厭食、嘔吐、脫發等症狀,仍笑著笑鼓勵醫生:“你們大膽地治吧,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相信你們。”如今回憶起那場病,陳桂芳仍是面帶笑,“癌症不可怕,三分之一的人是因為心理負擔太重,我要樂觀地活。”陳桂芳說:“醫生也是人,醫生也會生病,也會死。看清楚了這一點,就會懂得珍惜生命,有一天,就要開心一天。”
樂觀的陳桂芳戰勝了死神,逐漸康復了。令人驚訝的是,2007年3月7日,74歲的陳桂芳做完6個療程的化療和32次放療,癌症初愈,瘦了4公斤,再次穿上心愛的白大褂,回到海南省人民醫院兒科診室。“能再次穿上白大褂,我真地好高興。”
在病患的企盼中,陳桂芳的笑聲再次回蕩在兒科診室。
陳桂芳走在醫院的走廊裡,臉上永遠挂著慈祥的笑容。圖片來源:海口文明網
陳桂芳抗癌期間,醫院病房裡來了一批批探望的人——陳桂芳曾經的病患。
200多名患者在陳桂芳住院期間到醫院看望。有段時間,陳桂芳白細胞數驟降,免疫力低,不能接受探視。患者就站在病房門口,從門縫裡望上一眼,滿是心疼。
“哎呀,那麼多患者家屬的關心真讓我感動。”陳桂芳說。有一位67歲的老大爺拎著一箱伊利牛奶,從海口海甸島跑到位於秀英的省人民醫院,得知陳桂芳出院回家了,就打聽陳桂芳的電話,輾轉將牛奶送到陳桂芳的家中,說什麼也要陳桂芳收下。“我孫女的咳嗽氣喘老看不好,挂不到號,是你給加號看好的。”老人說。
多位醫生護士對記者說過這樣的話:從來沒見過有哪位醫生這麼受患者家屬愛戴。
即使下了班,陳桂芳也會打電話來問一些病患的情況。
“醫生不是萬能的,有些病情拿不准,就要持續關注,就要請教別的醫生,有些不屬於自己領域的,就要讓其他醫生來看。”陳桂芳覺得,作為醫生也有無助的時候,有義務充分了解病患的病情,並把所有知道的清楚地告訴病患家屬,建立起信任。
“奶奶醫德最好的了。”輔助陳桂芳出門診的護士梁敏說,她曾多次看陳桂芳為患兒摳大便化驗。有一回,一對六旬夫婦帶著孫子輾轉找到已經換了工作單位的陳桂芳,“原來老人一家三代都找奶奶看過病,他到處打聽,才知道奶奶現在還在給人看病。”
3.她是小患者心中的貼心奶奶 家裡電話是咨詢熱線
如今,陳桂芳的身體已不如年輕時硬朗,除了骨質酥鬆、膽結石、痛風之類的老人病,她的體重還因為癌症逐年下降。但她仍然堅持嚴格的作息時間,每天6點起床洗漱,8點准時到崗,上班坐診隻有早到晚退,沒有遲到早退。考慮到陳桂芳年紀大了,醫院給她每天限號20個,看完后陳桂芳便可以下班回家,不再接診。但為了滿足患兒的需求,每天下午陳桂芳都要加班一兩個小時才能回家,時常一天看30多個病號。
面對病人,她永遠保持著耐心。“這樣的天氣能把孩子抱出去嗎?”“孩子能吃雞蛋嗎?”“還需要吃消炎藥嗎?”“這個氣霧劑怎麼用?”診室內,面對患兒家長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陳桂芳永遠保持著耐心一一回答。在看病時,孩子們看見她都親切地喊她“奶奶”,讓她心裡美滋滋的,她說:“孩子們喜歡我,需要我,我也愛孩子,趁腦子還靈光,我還想多干幾年。”
2016年1月11日,第二屆“尋找最美海南人”頒獎禮舉行,陳桂芳獲此殊榮,圖為小患者為陳奶奶頒獎。 圖片來源:海口文明網
2015年12月20日下午5時許,海南婦幼保健院的其他坐診醫生已經下班,但在兒科診室外,還有幾個家長抱著孩子焦急等待。其中一位董先生得知記者來採訪陳桂芳,瞬間打開了話匣子。“你們可得好好報道一下陳奶奶,她對孩子是發自內心的愛。”董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大兒子自從到陳桂芳這看過一次病,就再也不到別的醫生那裡就診。不知不覺陳桂芳已經給孩子看病8年。“奶奶輕易不給孩子開針水,能吃藥治好的都盡量開藥,而且每次給奶奶看病花的錢都特別少。”董先生拿著手裡的繳費單說:“看,才30多塊錢的藥,陳奶奶真是位好醫生。”
陳女士的孩子今年5歲,總是腸胃不好,到陳桂芳這就診后藥到病除。陳女士一次偶然和單位的同事聊起陳桂芳,沒想到的是,一提到陳桂芳的名字,幾乎所有年輕媽媽都知道。“大家打開話匣子就收不住了,都在說陳奶奶的好。”
當患者問陳桂芳要聯系方式時,陳桂芳都會爽快地將家裡座機號碼留給對方,每天都有患者電話咨詢,陳桂芳也不厭其煩地解答。“好幾次孩子半夜發燒,患兒家長急得沒辦法給我打電話,我都爬起來接了,也聽得出家長語氣的不好意思,但我都說沒關系。”陳桂芳說。家裡的電話早已成為病情咨詢熱線。
不少從小就找陳桂芳看病的患兒現在已經長大成人,逢年過節陳桂芳都會受到“小患者”的祝福和禮物。“有一個孩子今年已經20多歲了,在英國留學,每年春節都會打越洋電話給我問好,還從英國帶過小紀念品給我。”陳桂芳說,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醫生,做的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事,能獲得患者的稱贊,她有些受寵若驚。“沒有太多的貢獻,也就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用心愛孩子,僅此而已。”
(根據稿件《好醫生陳桂芳:半個多世紀堅持救患兒 癌症在身仍照常坐診》、《八旬“奶奶醫生”行醫58年 身患癌症堅持出診》等稿件綜合,感謝海口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奶奶醫生”陳桂芳將一生的青春年華和愛奉獻給患兒,在同事心中豎起了榜樣,在病患心中留下了溫暖。半個多世紀的光陰裡,她默默地用自己的平凡人生詮釋了“醫德”和“大愛”。從“站起來讓國家挑選,國家需要我到哪去我就到哪裡”到“孩子喜歡我,需要我,我也愛孩子”,簡單的話,便是陳桂芳扎根在醫療一線的理由。大愛所致,就連身患癌症都沒法攔住她救助孩子的決心。一聲聲“奶奶”,是她用耐心贏來的滿滿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