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媽媽的頭發平均分布。
盧延軒把布剪成媽媽的頭型。
這兩天,杭師大東城二小四年級的數學老師們真是眼前一亮,同學們交上來的一道寒假作業,得到了老師們的點贊。
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作業:請同學們在寒假裡數一數媽媽的頭發有多少?
人有多少根頭發?網上搜一搜馬上就能知道個大概,但如果讓同學們設計一種方案,數一數媽媽頭上有多少根頭發,會不會太難了?雖說題目布置出去了,但老師們其實心裡都沒底。
開學報到那天,同學們把作業交上來了,都做成了PPT。數學老師們拿起作業一看:哇塞,大家一項項“數頭發”的實驗報告,也太牛了!
A面積法
這是很多同學所能想到的一種辦法,幾乎有一半同學是這樣做的。以四(1)班黃家祺同學的實驗報告為例,她准備了直尺一把,白紙一張,美工刀一把,梳子一把。
第一步,在白紙上用直尺量出一平方厘米的面積,然后用美工刀在紙上刻出一平方厘米的小洞﹔
第二步,理出媽媽的頭發,對照一平方厘米的面積數一數有多少根頭發﹔
第三步,測一測媽媽的頭皮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厘米,一平方厘米的頭發根數乘以頭皮面積,得到的就是媽媽有多少根頭發。
經過她反復測量,媽媽一平方厘米有189根頭發,頭皮面積約550平方厘米,189×550=103950(根)。
B均分法
用這個方法的同學也不少,把頭發平均分成很多分,然后一直扎小辮。甘濤同學的實驗器材就很簡單,隻有梳子和皮筋,步驟是這樣的:先把媽媽的頭發均勻地用梳子分成28份,然后取出其中一份,再把那一份平均分成6份,數出其中一份。
他數出來的這一份是700根,於是媽媽的頭發數就出來了:700×6=4200(根),4200×28=117600(根)。
王宇璇同學的報告差不多,實驗器材是一堆牛皮筋——把媽媽的頭發均分為兩份,其中一份用牛皮筋扎起來,把剩下的沒有扎牛皮筋的頭發又均分為兩份,以此類推,直到可以數清楚頭發的根數為止。他一共分了14次。
C方格測量
李楊浩同學數頭發的方法跟很多人不一樣,他借助了小方格,讓頭皮面積更准確。他的實驗報告是這樣子的——
第一步,在A4紙上畫好每格為一平方厘米的小方格,把其中一個小方格鏤空﹔
第二步,拿畫好小方格的A4紙在媽媽頭上筆劃一下,媽媽的頭皮大概面積為520平方厘米﹔
第三步,取一縷媽媽的頭發塞滿鏤空的一平方厘米的空洞裡,把頭發填滿空洞為止,數一下空洞裡有230根頭發﹔
第四步,把媽媽頭皮的面積乘以空洞裡頭發的數量,得出媽媽的頭發數119600根。
D畢克定理
用這種方法的同學隻有盧延軒一人,看起來有點復雜:用布作為中間算面積的橋梁。
第一步,用剪刀把布剪成媽媽的頭型﹔
第二步,在40cm×40cm的紙上畫好每格為一平方厘米的小方格,把布蓋在方格紙上,描繪布的外形,把邊界上的格點用黑筆描出,把內部的格點用紅筆描出﹔
第三步,用畢克定理(一個計算點陣中頂點在格點上的多邊形面積公式:S=a+b÷2-1,其中a表示多邊形內部的點數,b表示多邊形邊界上的點數,S表示多邊形的面積)求布的面積:20/2+703-1=712平方厘米,也就是媽媽的頭皮面積﹔
第四步,數出來媽媽的頭發一平方厘米有140根,計算出媽媽的頭發712x140=99680(根)。(通訊員 李燕 記者 梁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