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的一個晚上,作為廣西南寧市邕江水上志願者救援隊隊長的郭慧仁像往常一樣到邕江橋下游泳。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呼救的聲音,隻見在橋下七八米的地方有個人影一沉一浮,看起來體力不支的模樣,隨時有溺亡的危險。郭慧仁二話不說縱身下水,立馬朝人影游去,然后熟練地側托著溺水者朝岸上游去,動作熟練,神情鎮定。這不是郭慧仁第一次救起邕江中的溺水者,31年來,他從死神手中救回了29條鮮活的生命。
1.31年前 他憑一腔熱血救起第一個人
31年前,也就是1985年的一天,邕江大橋上車水馬龍,橋下有不少游泳愛好者正與江水歡樂“搏擊”,無人注意到此時橋邊正站著一名十八九歲年輕女孩……由於生活上遇到挫折,女孩一時想不開,竟然來到邕江橋邊,選擇跳江來了卻自己年輕的生命。
忽然,隻聽見“扑通”一聲,年輕女孩急速墜落江中。此時,正在不遠處游泳的郭慧仁聽到落水聲響,還以為有什麼東西掉入了江中,沒有在意。直到四周人們開始高聲呼救,他凝神望去,才發現不遠處有一個人影正在水中掙扎,隨時就要被江水吞沒。他來不及多想,第一反應便是迅速地游到女孩身旁,一把將其抓住,奮力往岸邊游去。然而,湍急的水流阻礙了郭慧仁救人的步伐,漸漸地,他感到四肢有些脫力,游速也慢慢下降。
“我不能放棄,不能讓這花兒一般的生命,葬送在這無情的江水裡!”郭慧仁知道,一旦放棄,不僅是自己,懷中女孩的生命也會消逝在這無情的江水中。他定了定神,牙關緊咬,拼盡全身力氣,連拉帶拽地把人拖上岸邊。
救人后,郭慧仁因為有事就先離開了,對救人一事也一直隻字未提。后來,被救女孩的父母來到郭慧仁的工作單位,給他送來了一封紅艷艷的感謝信,眼含熱淚地向女兒的救命恩人道謝,郭慧仁的家人和同事才知道了他救人的感人事跡。
郭慧仁獲得的榮譽証書。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郭慧仁生活照。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而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救人時的場景,郭慧仁坦言:“當時聽到有人落水,來不及考慮其他,第一反應就是救人要緊。當時我不會任何救生技巧,只是全憑一腔熱血把人拖上岸,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些后怕。”
當時的郭慧仁沒有想到,正是這一次偶然的營救,將“邕江救援”與他的生活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從那以后,他隻要到邕江游泳,就會不由自主地關注周邊是否出現危險的征兆,以便在第一時間上去營救。有一次,他甚至在一天內一連獨立救起了三名落水者。
到現在,郭慧仁這名皮膚黝黑的南寧漢子,默默地在邕江上守護了31年,從江水中救起了29條鮮活的生命。
2.與死神搶生命 他成立專業救援隊守護邕江
每當獲救的溺水者和家屬們紛紛向郭慧仁表示感謝時,這個淳朴的漢子總是謙虛地擺擺手:“不用謝,不用謝,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朴實的語言折射出他純潔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在他眼裡,“救起落水者並不是一件‘高尚光榮’的事,而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在水浪裡與死神搶生命的鐵漢子,也有著柔情的一面。多年來,郭慧仁每次看到新聞報道邕江裡有人不幸溺亡時,他都感到十分痛心。其中,有一則新聞讓他至今記憶猶新。那是在2010年7月13日晚,四五名男孩相約到邕江游泳溺亡,其中還包括一對11歲的雙胞胎,男孩的親屬在江邊悲痛欲絕,那一聲聲令人心碎的哭喊聲不禁讓郭慧仁紅了眼眶。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組建一支專業的邕江救援隊伍很有必要。”這則新聞給了郭慧仁很大觸動,他開始意識到,救人應該是一種集體行為,不能單靠一兩個人的努力,遠遠不夠。郭慧仁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游泳愛好者一說,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郭哥是個熱心腸,他多年來見義勇為救人的事跡我們圈裡都傳開了,大家也願意跟他一起,守護邕江。”說干就干,郭慧仁和其他游泳愛好者經過多次協商,在2010年7月16日,“邕江水上安全救護隊”成立了,郭慧仁當仁不讓地當上了隊長,他的“就職感言”也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希望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挽救更多溺水者的生命,避免悲劇的發生。”
郭慧仁(右一)和邕江水上救護隊隊員在邕江一橋南江邊合影。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邕江水上安全救護隊值班情況表。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救援隊成立后,隊員們輪流值班在邕江大橋南橋底至小碼頭附近巡邏,並做好登記,管理也逐漸規范起來。“我們每天安排一名隊員在江邊值班,”提起救援隊的工作,平時話不多的郭慧仁打開了話匣子,娓娓道來,“我們隊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勸說小孩不要私自下水、提醒游泳的人注意安全、發現危急情況及時施救等,還會向市民講解急救知識,讓大家更加珍惜、愛護生命。”此外,救援隊還在暗流較多的地點設置了警示標志,提醒前來游泳的市民大家哪裡的水域存在危險,而哪裡較為安全,這一貼心的舉動,也得到了其他市民的交口稱贊。
在郭慧仁的努力下,現在已經有65名隊員加入“邕江水上安全救護隊”。這支救援隊成立后,曾多次救起溺水者。“我們沒有具體統計到底救了多少人,”郭慧仁談到:“隻要發現有人溺水,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去救。”每晚值班的時候,隊員們都會詳細填寫當天的值班情況。“7月16日值班情況:江面無情況,正常。”這是郭慧仁的值班登記表第一頁上寫下的記錄,隻要未出現溺水情況,值班的隊員便會在值班登記簿上寫下這樣一句話。“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我們都期待不再發生溺水事故,每名游泳者都平安無事。”
志願服務教人自救3. 他將“救援”當做一生責任
如今的郭慧仁還是廣西紅十字應急志願救援隊的志願者,志願服務時長累計超過4000小時。加入救援隊后,讓他的救助技巧更為豐富,急救知識也更加專業。
“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冷靜地採取頭頂向后,口向上方,將口鼻露出水面,此時就能進行呼吸……”在救援隊的組織下,郭慧仁和他的隊員們經常到社區、學校向市民、學生傳授應急自救知識。他說:“我救不了所有人,但我希望讓更多的人學會自救。”
郭慧仁見義勇為的行為,得益於父親從小的教導。“父親從小一直教導我要多做好事、益事,助人為樂。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那些急需幫助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能得到極大的安慰。”郭慧仁說。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發揚“能幫就幫”的南寧精神。
郭慧仁(左二)參加志願活動,向市民演示溺水等緊急救護知識。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郭慧仁(右三)參加志願活動,向市民演示溺水等緊急救護知識。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對於他的公益事業,家人一直給予他最大的支持。妻子蒙瑞珍每當談起丈夫時,都止不住滿臉的自豪與驕傲:“他這個人平時就是愛助人為樂。當年我們談戀愛約會的時候,聽到有人喊抓小偷,他都會拋下我,立刻拔腿跑去幫人抓小偷。等到事情結束后,才想起把我忘到了一邊。”
31年來在邕江上的救護,讓郭慧仁深切體會到生命的脆弱。一次次的救險,也讓郭慧仁下定決心,將“救援”當做自己一生的責任。“很多人說我是英雄,但我不這樣認為。救人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人的本能反應。我喜歡游泳,一年四季都要到江裡游泳,看到有人發生危險,能救就盡量救,就像我們的南寧‘能幫就幫,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我只是本能地去救人,沒有別的想法。”如今,郭慧仁已年逾花甲,但他愛心不老,仍然在力所能及的時候盡量救助更多的人。
能幫就幫,將好事做到底,這就是郭慧仁。
(本網根據《中國好人榜——郭慧仁》、《郭慧仁:邕江上的生命守護者 30年勇救29名落水者》等稿件綜合,感謝南寧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對郭慧仁而言,救人已經成了生命中的平常,但對他救出的每一位落水者而言,卻是寶貴的生命得以挽回。如果道德可以稱量,那郭慧仁這份見義勇為之德就是無法估量的生命之重。而從郭慧仁31年的救人歷程來看,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僅憑熱血獨自救援到組建隊伍團隊協作,郭慧仁的英雄善舉亦見証了道德的漣漪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