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羅志軍主持召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強調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焦構建發展新體制,突出精准發力,著力破解發展難題,落實主體責任,加大改革督察力度,確保改革攻堅突破取得預期成效。
省領導石泰峰、張連珍,省委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出席會議。改革專項小組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首先傳達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江蘇調研時的講話精神。會議強調,開放型經濟一直是江蘇的特色和優勢,當前在嚴峻挑戰面前要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拿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鼓勵各地各部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緊緊抓住外貿穩增長、調結構兩大目標,通過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勢,不斷培育新發展動能,確保全年進出口實現正增長。
會議審議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6年工作要點》和《全面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建議根據會議討論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報批。
羅志軍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各項改革任務十分繁重。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目標,落實主體責任,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提高履責效能,努力使各項改革落地生根。今年我省的改革工作,要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按照中央改革決策部署,結合我省實際,統籌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焦構建發展新體制,把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重點改革任務往前排,嚴明責任,狠抓落實,為邁上新台階、建設新江蘇提供體制機制和法治保障。
羅志軍強調,推進今年各項改革,要突出精准發力破解發展難題。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傳統動力弱化、企業活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等現實問題,都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謀劃和推動改革的重要指向。面對這些難啃的“硬骨頭”,要更加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把基礎性、支柱性、引領性的重大改革任務牢牢抓在手裡﹔要積極謀劃涉及民生的改革舉措,圍繞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熱點問題,更加精准地消除發展中的“堵點”、“痛點”和“盲點”,使人民群眾共享更多的改革紅利﹔要發揮改革試點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出一批有江蘇特色的改革創新舉措,做出成功案例,形成改革品牌。
羅志軍指出,推進今年各項改革,要明確責任主體抓好改革落地見效。承擔改革任務的部門,要進一步建章立制,把提高改革方案質量、推動改革落地見效作為重中之重,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時間進度,落實責任主體。對改革涉及的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及試點工作所需法律授權問題,牽頭部門要與立法部門主動銜接、同步推進。地方黨委對本地改革任務承擔主體責任,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改革落實的具體措施。黨委書記既要親自抓改革部署,又要親自抓改革督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責任主體都要增強改革主動意識,振奮精氣神,積極作為,敢於擔當,隻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江蘇實際,看准了的就要大膽試大膽闖。要加大改革督察力度,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大改革實績考核權重,引導各級干部爭當改革促進派和改革實干家,營造敢於擔當、勇於探索、善於創新、寬容失誤的社會氛圍。(記者 耿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