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下午,2016年省級金融機構新春座談會在南京舉行。省委書記羅志軍專門作出批示,省長石泰峰出席並講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雲峰主持座談會。
過去一年,全省金融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金融支撐作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卓有成效,地方金融改革創新不斷深化,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勢頭。全省金融業增加值達5333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和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7.6%和15.6%,較“十一五”末提高2.5和3個百分點。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0.8萬億元、貸款余額7.9萬億元,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86倍、1.88倍。全口徑直接融資發行額和保費收入分別達到1.05萬億元、1990億元,是“十一五”末的6.6倍和1.7倍。
羅志軍在批示中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液。2015年,全省金融系統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圍繞全省改革發展大局,全力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化解風險,對推動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希望全省金融系統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牢固樹立並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緊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讓金融活水更多、更順暢、更高效流向實體經濟,為建設新江蘇作出更大貢獻。
石泰峰在講話中說,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全省金融系統要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關於經濟工作特別是金融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抓好金融資源集聚、金融改革創新、風險防控等各項工作,努力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一要擴大有效資金供給,壯大實體經濟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總量適度增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兼並重組,鼓勵金融資本對接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鼓勵引導保險機構以可行方式投資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二要完善科技金融體系,增強創新要素支撐。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一中心、一基地”建設,創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企業技術改造等領域的投融資服務,開發符合科技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方式,支持省級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三要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激發新的發展動能。健全地方金融機構體系,支持應急轉貸基金建設,建立政策性擔保、再擔保與金融機構風險共擔機制,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建立完善綠色信貸機制。四要擴大金融雙向開放,培育國際競爭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和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生效等機遇,主動對接爭取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深化蘇台、蘇新、蘇港澳、蘇韓等金融合作,加強與亞投行、絲路基金和省裡基金的對接,幫助企業在深化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方面實現突破,建立“走出去”金融風險防控體系。五要加強潛在風險防控,維護經濟金融秩序。加快不良貸款核銷處置進度,抓緊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依法穩妥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妥善化解重點企業、重點區域債務風險。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証監局、江蘇保監局、國家開發銀行江蘇省分行、華泰証券股份有限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發言。
省政府秘書長張敬華參加會議。(記者 任鬆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