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謙:精准發力激情干事 綠色發展跨越趕超

2016年01月18日08:54   來源:河北日報數字報

原標題:精准發力激情干事 綠色發展跨越趕超——訪衡水市委書記李謙

記者:衡水市委三屆七次全會通過的衡水市“十三五”規劃建議,確定了建設“經濟強市、美麗衡水”的奮斗目標,並提出,“十三五”期間力爭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甩掉全省倒數第一的帽子﹔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務求全省領先。提出這些很有挑戰性的目標,衡水的底氣源自哪裡?

李謙:這源自我們對衡水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清醒認識和判斷。昨天的衡水,“鹽鹼地土坯房,糠菜半年糧﹔花錢靠救濟,吃糧靠返銷”,經濟總量長期全省墊底。經過多年持續健康發展,衡水的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十二五”期間,衡水人均GDP、年度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資實現了“與倒數第一說再見”,人均全部財政收入、年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在全省墊底分別躍升到第八、第九位,百億元產業項目實現零的突破。作為無資源、欠發達、總量少、體量小的設區市,我們已經積蓄了向更高層次發展、向更高目標邁進的新動能。

展望明天的衡水,這片土地充滿著發展的激情。趙克志書記在衡水調研時提出了“三個努力”、“四個突出”的要求,與全市人民對衡水發展的美好憧憬高度契合,也是我們黨員干部必須主動扛起的歷史責任。這要求我們努力在產業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改革開放、中心城市建設、縣域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三區同建”、脫貧攻堅、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發展九個重點領域精准發力,實現新的跨越。到“十三五”末,我們要讓“三個努力”變為現實,把“四個突出”抓出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記者: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衡水一無資源優勢,二無“近水樓台”之便,您如何認識衡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李謙:機遇是公平的,也是辯証的。衡水在區位上雖然離北京、天津不是最近,但必須牢牢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重大歷史機遇,努力在全國全省的大方陣中找准自己位置,立足比較優勢,錯位發展,積極作為,力求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把優勢發揮到極致。

謀劃建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平台,精准確定對接任務,積極招商引資、引才、引智、引技,加快“三個一百”(開展100項高校企業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組織百家服裝企業進衡水,組織百家食品企業進衡水)項目落地,推動衡水更多優勢產品在京津市場擴大份額,力爭更多京津產業項目、科教文衛項目向衡水轉移。

全力打造冀中南綜合物流樞紐,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圍繞“市市通快鐵、縣縣通高速、市市有機場”的目標,推進京衡客專、津衡邯客專等項目啟動實施,打通京衡、津衡、石衡、衡港、衡濟五大通道和衡水機場、通用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京津衡一小時經濟圈。沿交通干線打造全市物流業發展核心區,加快國家級現代商貿物流中心、衡德商貿綜合物流園等園區建設。

記者:市委全會還提出了“十三五”期間率先在全省建成現代農業強市的目標。衡水是農業大市,那麼現代農業強市與農業大市內涵上有何不同?

李謙:從農業大市到現代農業強市,更多地強調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實現新突破,強調了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近年來,我們用抓工業的思路、理念、機制和辦法抓農業,進行了一系列新機制新體制的探索,農業農村改革成效明顯:在全省率先整市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工作﹔流轉土地面積佔家庭承包總面積的40.9%,注冊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數量均居全省首位﹔創新土地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饒陽縣的“一權一棚”(土地經營權和棚室產權)抵押貸款經驗全省首創﹔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探索出6條增加集體收入的新路子。這些成功的探索,為我們實現現代農業強市目標增強了信心。

河北省“十三五”規劃建議中,要求衡水建設“安全食品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配送基地”。圍繞這一定位,我們將精心謀篇布局,大力推動規模化、產業化經營,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上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打造現代農業園區。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建成國家農業公園,建設現代農業強縣(市)。

記者:我們注意到,您在多個場合強調“生態環境是衡水的優勢所在、命門所系”。作為我省設區市中唯一毗鄰湖泊的城市,衡水如何統籌考慮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打造生態宜居的濱湖園林城市?

李謙:衡水坐擁享有“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濕地佳譽的衡水湖。我們一直把生態建設作為生命線,把綠色發展、生態振興作為推動跨越趕超的戰略選擇。圍繞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我們把城市建設和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做好“湖、水、綠、氣、淨”五篇大文章。一是把衡水湖濕地恢復保護放在突出位置來抓,著力建設衡水湖國家濕地公園,把衡水湖做美、做靚、做優﹔同時實施滏陽新河、滏東排河等環湖水系治理。二是堅持不懈地抓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到2020年基本實現採補平衡,並以此為契機,引水入城、引水入園、引水入村,修復水生態、打造水景觀、改善水環境,大力構建以衡水湖為中心、以滏陽河為主脈的“一湖九河”大水系格局。三是大力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以擴總量、提質量、促轉型、強管理、重實效為目標,扎實推進綠美廊道建設、林業園區建設、超採治理林業項目和農田林網四大工程,著力打造生態園林城市。四是在大氣污染防治上持續用力攻堅。堅持發展為環境讓路,全力清欠賬、補舊賬、不欠新賬,舉全市之力大打一場環保翻身仗,以最嚴厲的措施確保在“十三五”期間摘掉“全國后十”的黑帽子。五是整治城鄉環境質量,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五年基本實現全覆蓋。

記者:在衡水,改革是個熱詞。作為全省唯一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改革的紅利體現在哪些方面?下一步改革還將在哪些地方發力?

李謙:實現綠色發展,跨越趕超,根本出路在改革。我們出台了68個改革文件,推行了創新產業發展機制、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優化發展環境等6大方面的改革。其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率先突破,做到了全省保留審批事項最少,在全省率先放開非國有投資項目招投標環節監管﹔在全省第一個實現“三証合一”全覆蓋﹔在全國率先實行“一鄉一法庭”﹔在全省率先全部放開城鎮落戶限制等。去年前10個月,衡水7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很大程度上源自這些改革釋放出的紅利。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我們要把打造“全省最優、全國一流”的發展環境作為不變的改革目標,大力實施行政審批“提速瘦身”行動,扎實開展“鎮區合一”改革,大力推行開發區“雙軌制”﹔率先推出企業自主登記、電子執照等一批便民利民措施,全面砍掉各類無謂証明,全面放開中介市場﹔推進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和新型農村社區“三區同建”﹔探索“小微金融”服務經濟新模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改革土地供應方式,破解要素瓶頸﹔創新京津衡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積極融入協同發展。

記者:在衡水,干部群眾的精氣神兒給人印象深刻。在全省的綜合考核中,市黨政班子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等次。這種“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事激情是如何提振起來的?又如何讓它“保鮮”?

李謙:人活一口氣。激情干事,展現的是生命活力,體現的是黨性要求。我們基礎差,發展沒有其他捷徑,隻能拿出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做好長期苦干、實干的准備。一方面我們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強調各級黨員干部的擔當意識,認真落實趙克志書記的要求,把夙興夜寐、激情工作作為常態,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同時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在全市叫響“做事不作秀”、“以改革發展實績論英雄”,讓實干興衡成為時代最強音。

另一方面,我們努力完善落實工作機制,推動干部創先爭優常態化。我們對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的重點工作,實行了清單式管理考核辦法,一月一通報,一季一小結,半年一考核,年終算總賬。每周一一上班,市委常委、市政府領導,以及縣市區、工業新區、濱湖新區黨政主要領導上一周的工作情況,都會出現在我的辦公桌上﹔每個月初,市直部門上月的工作情況,也都要上報市委。誰干什麼、怎麼干的、干到了什麼程度,一目了然。我們還要落實發展排名通報機制,對各縣市區的工作每年拉出清單公布一次,業績突出的要褒獎,連續退位的要問責。(記者 王立志 韓現軍 馬朝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