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能否“上講台”,必須有理論功底作支撐。然而,一些領導干部既不學習,更不研究,丟掉講稿就說不出話了。空話、套話、假話、段子話,往往耳熟能詳﹔名人經典、歷史故事、理論特色等卻成為一些領導干部的“短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干部要能夠走上“講台”,必須要有榜樣作用,成為干部與群眾心中的敬仰者,才能起到教育和感化作用
日前,中央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建立和實行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制度。領導干部尤其是地方主要領導能不能走上“講台”,關系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
要有政治眼光,做政治與思想上的明白人。領導干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如果沒有政治眼光看大勢、看大局、看大事,是走不上“講台”的。要有很強的政治定力。一個人的政治定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長期的鍛煉與實踐才能形成。少數領導干部敢於違紀違法,一個根本原因在於政治定力不夠,沒有擺正組織與個人的關系,沒有擺正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背離了黨性原則。要有很強的政治辨別力。在大是大非問題出現時,能頭腦清醒,能明辨是非,有正確的立場。自願去當別人的“門生”,甘願為所謂的“貴人”服務,搞利益輸送與利益交換,必然要在某一天“倒下”,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要真正讓自己的思想成熟。看領導干部是否政治成熟,主要是看有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支撐著他的觀點與方法﹔有沒有唯物主義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支撐著他做人、做事、做官﹔有沒有辯証思維來看待一切問題與矛盾﹔有沒有科學的方法和藝術來處理領導活動中的矛盾與問題﹔有沒有戰略的思維與眼光看待問題的發生、發展、趨勢、結果,真正讓人信服。
要有理論功底,做理論與實踐中的結合者。領導干部能否“上講台”,必須有理論功底作支撐。然而,一些領導干部以忙為借口,既不學習,更不研究,離開講稿就說不出話了。空話、套話、假話、段子話,往往耳熟能詳﹔名人經典、歷史故事、理論特色等卻成為一些領導干部的“短腿”。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走上“講台”,必須要有理論功底,做理論與實踐中的結合者,才能講好一堂課。要系統的學習研究。對待理論的學習與研究要做到持之以恆,講究系統性、連續性、持久性,絕不能根據個人好惡,斷章取義,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同時,也不能在實踐中遇到了問題再臨時去找理論,更不能用自以為是的歪理指導實踐,而成為群眾心目中理論“膚淺”的干部。工作實踐要有理論指導。領導干部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同時也要看到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做到與時俱進。實踐成果要讓群眾檢驗。在當前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往往問題很多,且交叉相連,牽一發而動全身。領導者有沒有系統的理論指導實踐,關系重大。善於思考要讓理論升華。領導干部要勤於思考、善於思考,注重調查研究,總結實踐。
要有辯証思維,做大局與小局裡的體驗家。要學好哲學才能當好領導。要有辯証統一的思維方式,領導干部才能處理好“變與不變”的事務,才能走上“講台”。要能夠從小局中看到大局事。任何時候不妄議中央,嚴守政治紀律。領導干部做任何事情,不能隻顧眼前、隻顧自己、隻顧小“圈子”、隻顧局部的利益,而應當站在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問題。要能夠從大局中體會到責任。“小洞不堵、大洞難補”。基層是社會的基礎,許多社會矛盾都是從“小問題”引發的。能不能從“小問題”中找到“大問題”,並及時解決,是一個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要能夠有始有終緊緊抓落實。中央出台了許多改革方案,從頂層設計上提出了要求,基層就要加強落實,這需要領導干部很強的執行能力。
要有榜樣作用,做干部與群眾中的敬仰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基層干部如同池塘中的水,領導干部如同池塘中的魚,魚有什麼生活習性,池塘中的水知道一清二楚。這些年,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不願意上講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台上”說的與“台下”做的有著很大的差別。領導干部要能夠走上“講台”,必須要有榜樣作用,成為干部與群眾中的敬仰者,才能起到教育和感化作用。一是發好黨的聲。要能夠及時地宣傳和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中央的聲音要靠我們各級干部去貫徹落實,群眾才能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到。二是講好群眾語言。領導干部做工作都應當要深入群眾,到群眾中用群眾語言講話,群眾才能聽得懂、聽得清、聽得進。三是用好手中權。四是辦好群眾事。講法律、講規矩、講程序、講公開、講效率、講公正,才會受到群眾歡迎。(作者系安徽省全椒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相關專題 |
· 《中國組織人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