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黃昏,湖南張家界人民醫院。手術室門開了,醫護人員小心翼翼地推出梅雄的遺體,格外顯眼的是他身上潔白的海軍軍服。通道裡,等待的人們紛紛起立,士兵們齊刷刷敬軍禮。梅雄的妻子周冰慶僵立在通道,手扶門框,淚水無聲流淌……
一起交通事故和隨后的舍身救援,是今天這個故事的悲壯前奏。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士兵——海軍駐湖南某部四級軍士長梅雄。
梅雄烈士。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1.事故現場:車還沒停穩 他就第一個沖了出來
2015年8月12日,張家界陰雨綿綿。在長張高速上,一輛載著20余名乘客的旅游大巴因雨天路滑,突然失去控制,撞破護欄后側翻。護欄碎落一地,大巴油箱內的燃油也開始外泄,困在車內的乘客,生命危在旦夕。
12日14時11分,梅雄乘車途經事故現場。“前面翻車了,快救人!”同行的駕駛員吳平回憶說,車還沒有停穩,梅雄就沖了下去。兩人從大巴車側窗和道路的空隙間奮力拉出了8名乘客。
現場柴油味漸漸濃重,必須加快速度,救出車裡的人!梅雄和吳平分別奔向車頭車尾,奮力砸擋風玻璃。也就在此時,對面車道上另一輛急速行駛的大客車失控沖過護欄,撞上了側翻的大巴。
“我聽到尖叫聲,一回頭就看到一輛車直沖過來。”吳平被沖來的大客車帶飛了五六米,大腿受傷。大客車右前方,直接撞上在車尾施救的梅雄。
事故中,數十名乘客及司機無一重傷、死亡。
吳平掙扎著站起來,走了幾步,看到癱在地上、渾身鮮血的梅雄。“你看下我的頭。”吳平聽到梅雄的話后,發現梅雄頭上有個雞蛋大小的洞,左小腿完全彎曲。在隨后到來的救護車上,梅雄握著吳平的手越來越緊。
被救乘客那新回憶,事故發生時,高速車道上停了許多車,“是他第一個沖了出來。”直到梅雄重傷入院,乘客們才知道,他是一名軍人。
梅雄被撞后坐在地上。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救護車上,梅雄深度昏迷。醫生檢查發現,他的瞳孔已經放大,沒有瞳孔反射。
被送到張家界市人民醫院后,醫生診斷,梅雄顱骨骨折,顱內大面積出血、肺部嚴重挫傷、中樞呼吸循環衰竭、右股骨和左脛骨粉碎性骨折。
海軍部隊從北京和長沙請來專家教授,會同張家界本地醫護人員一起連續多日全力搶救,英雄終因傷勢過重,無力回天。
事故發生16天后,救人英雄梅雄走了,留下年邁的母親、年輕的妻子和隻有四個月大的女兒。
8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黨委批准梅雄同志為烈士。
9月6日,海軍黨委追授梅雄“舍己救人愛民模范”榮譽稱號。
2.親友追憶:一直是個熱心人 考慮別人永遠比考慮自己多
在湖南西部山區,人煙稀少、樹木茂密。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盤旋,穿過一個又一個山洞,才到達梅雄生前工作的地方。
雖然身在海軍,梅雄卻是一名“深山水兵”。就在2015年,他曾告訴戰友:“自己從軍最大的遺憾是從沒見過大海、從沒上過軍艦。”
這是梅雄生前使用的床鋪、被子和軍帽。圖片來源:新華網
駐地宿舍,梅雄睡的下鋪還工工整整疊放著“豆腐塊”被子、上面是一頂潔白的海軍軍帽。這裡是梅雄所屬部隊最艱苦、最偏僻的駐地。他主動要求分配到這裡,一干就是十多年。
梅雄值班執勤在坑道裡,裡面潮濕悶熱。長期在這裡工作的他,患上了嚴重的老寒腿和關節炎。
王自勇曾是梅雄的老班長。他介紹,以前條件不好,每到梅雨季節,坑道裡被子都能擰出水來,抽濕機三個小時能接滿一大桶25升水。“一般執勤最多一周就要輪換,可那年趕上任務,又逢過年家屬紛紛來探親,梅雄主動提出代戰友值班,在山洞裡連續待了35天。這個紀錄,到現在也沒人打破。”
在年輕士兵們眼裡,梅雄是“最好的班長”。部隊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每個新兵都有半夜梅班長來掖被子的經歷。2006年,梅雄擔任新兵電工課排長,一個新兵發燒臥床不起,下著大雪,房間裡沒有空調暖氣,梅雄把自己的被子蓋在新兵身上,自己披著大衣睡了一夜。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正值部隊午休,整棟宿舍樓都在搖晃。住在一樓的司令部副參謀長溫四軍跑出大樓,抬頭一看,發現住在三樓的梅雄正一個個房間敲門叫醒戰友。
考慮別人永遠比考慮自己多,這是戰友們對梅雄的評價。盡管駐地有探親家屬公寓,可大伙都知道,梅雄的妻子周冰慶從沒到過部隊探親,梅雄覺得自己是湖南人,應該把很有限的房間留給外地軍屬。
梅雄在部隊裡獲得的榮譽証書擺滿了桌子。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梅雄是戰友們眼中的好人,而這個十幾歲就離開家鄉的娃,在跑馬村村民們眼裡也一直是個熱心人。村支書梅道說:“2008年村裡修路,號召家庭條件較好的村民集資。梅雄家經濟情況不好,就沒通知他家。可梅雄聽說后,立即從工資裡捐出1000元,除了一些企業,他捐的最多。村裡功德碑上,他的名字很靠前。”
對梅雄這樣豁出性命救人的行為,家人也不感到意外。“弟弟一直就是這樣的人。”梅雄三姐劉桂香說。2009年,她從老家去廣東打工,梅雄包車送她們一家四口到車站,路遇一輛摩托車翻車,車上一家三口受了傷。“弟弟馬上讓我們下車,把包車讓給他們去醫院,后來我們誤車了。我那時還有點不理解,現在想來,我覺得很驕傲。”
3.英雄永生:家人含淚做出捐獻英雄器官的抉擇
對這個普通的農家來說,失去親人的同時,卻做出了另一個艱難但更令人肅然起敬的選擇——器官捐獻。
27歲的周冰慶是湖南某小縣城的基層公務員。在她看來,“腦死亡”是電視劇裡才有的情節。直到從醫生的病情診斷中數次聽到,她才把這個醫學術語和摯愛的丈夫聯系在一起。她拿出手機,在網上搜索“腦死亡”,然后看到了“人體器官捐獻”。
“把梅雄的一部分留在這個世界上”,周冰慶對這件事想了無數遍。幾乎同一時間,劉桂香也萌生了這個念頭。可是,誰也不敢向老母親提起這個話茬。
在湖南農村,對許多家庭而言,保持遺體的完整是對過世親人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尊重。
經過幾天思想斗爭,劉桂香和丈夫嘗試著跟母親談到這個話題。“讓弟弟救人救到底,也留一個念想。”劉桂香這樣告訴老母親。令她意外的是,作為一輩子在農村生活的花甲老人,默許了。
梅雄的家人主動聯系了紅十字會。隨后十幾天裡,部隊和家屬仍未放棄救治,天南海北的專家一次次趕來會診,又一次次宣告無望。經歷了難以言說的希望和絕望,家人終於下定了決心。
8月28日上午,周冰慶和劉桂香拿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噙著淚,一筆一劃簽下自己的名字。
“他是救人受傷的,就讓他救更多人吧。”劉桂香說完這句話,側過頭,再不忍看一眼志願書。
器官摘取的手術十分順利,進行了十幾分鐘。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十多位醫護人員一起,完成了一件職業生涯中從未做過的事——為已逝的病人穿上軍服和軍鞋。
做完這一切,所有人圍繞著手術台,默哀三分鐘。
2015年8月28日,醫護人員在為梅雄實施器官捐獻手術后集體默哀。圖片來源:新華網
8月29日早晨,小南的父親、湖南永州農民老吳(化名)完成肝臟移植手術,被推出手術室。梅雄的肝臟,給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帶來了生的希望。
小南的手機裡存著梅雄許多照片。“爸爸手術醒來后,我告訴他,是救人英雄為他捐了肝臟,他眼淚一下就出來了。”
與此同時,在湖南益陽,梅雄的腎臟被分別移植到兩名男性患者身上,來自益陽市中心醫院的消息稱,兩名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弟弟的一部分還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幫到了別人,弟弟一定很開心。”劉桂香在弟弟走后第一次露出笑容。
周冰慶說,部隊領導告訴她,他們會為還在襁褓中的梅鈺婕制作一個記錄爸爸的專輯,等她長大了,告訴她,她是英雄的后代。“我也會告訴寶寶,爸爸沒有離開我們,他在世界的某個地方關心著你,你要和他一樣,勇敢善良。”
8月30日,張家界市殯儀館。“以正氣還天地,將身心獻人民”、“軍中好戰士,家鄉好兒子”……挽聯挂起,素淨高潔的小菊花擺滿靈台,社會各界人士前來與梅雄道別。海軍首長、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常德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肅穆而立,士兵們身穿白色、綠色軍服,排列成整齊方陣,脫帽致禮。成百上千的市民自發前來,排成了長長的隊伍,手持菊花,向英靈致敬。
(本網根據《中國好人榜——梅雄》、 《“好士兵”梅雄:高速公路挺身救人犧牲》、 《“好士兵”梅雄:海軍戰士舍己救出八條生命》、 《梅雄:一位士兵的犧牲和永生》等稿件綜合,感謝湖南文明網、常德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君子以義為質”。梅雄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彰顯了當代軍人的勇氣與擔當。英雄沖出去的瞬間,心中隻有一個“救人”的念頭,殊不知他是家裡唯一的男丁,還有四個月大的寶寶和年過花甲的母親。在英雄梅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英雄犧牲了,但“梅雄精神”將永存並歷久彌新。讓我們向英雄梅雄致敬,讓我們為他的家人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