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建設一支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

楊霂霏

2015年12月28日16:33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建設一支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

又到一年歲末。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回顧今年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公務員管理部門深化改革,從嚴管理監督,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齊頭並進,各項工作呈現喜人態勢。

讓基層公務員引得進、干得好

“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基礎在基層。”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做好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的意見》,在中央和地方公務員招考中,積極採取措施適當降低艱苦邊遠地區公務員進入門檻,取得積極成效。

在2016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中,省級以上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和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外,全部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對艱苦邊遠地區的中央機關直屬機構縣(區)級以下職位,視情況單獨或者綜合採取了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限制、適當調整報考年齡、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單獨劃定筆試合格分數線等措施,降低進入門檻,同時,允許中央機關直屬機構拿出一定數量的縣(區)級以下職位面向所在市、縣戶籍或在當地長期生活、工作的人員招考,考錄政策向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傾斜。

各地結合本地實際特點,採取合理設置招考資格條件、適當降低開考比例、單獨劃定合格分數線等多項政策措施,適當降低艱苦邊遠地區公務員進入門檻。青海省結合本省實際,明確了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限制、放寬年齡條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降低開考比例等5項降低門檻的政策,2015年全省公務員招考1155個職位中,僅30個職位取消計劃,佔2.6%,較2014年有大幅下降。重慶在招錄時規定不得限制基層工作經歷、鄉鎮機關職位不得限制專業要求,對學歷、戶籍等條件可結合職位實際,自主選擇或自由組合,對於達不到面試比例(1︰3)的職位,放寬面試比例且不減少招錄指標,艱苦邊遠地區的縣鎮機關實現招錄計劃‘零空缺’。”

從嚴管理監督,加強公務員作風建設

結合今年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各地開展“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單位”和“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崗”創建活動,探索建立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長效機制。寧夏固原市人社局提出加強領導值班力度、加強平時考核力度、加強便民服務力度、加強作風建設力度、加強督促檢查力度五個要求,有力地促進了主題教育取得實效。江蘇沭陽縣在全縣公務員中開展以亮明身份、優化服務、公示承諾為主要內容的“名片亮化”活動,助推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

各地各部門加強了對庸懶散現象的專項整治,對為官不為、消極懈怠、避事逃責的公務員進行了誡勉,對不勝任、不稱職的公務員進行組織調整,促使廣大公務員勤政務實、奮發有為地做好各項工作。湖南、陝西等地出台嚴肅公務員問責規定,加大對不作為、亂作為的懲處力度。福州市委研究出台《關於整肅“為官不為”實行“下課問責”的暫行辦法》,對“不為”公務員掀起“下課問責”風暴,增強廣大公務員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建立部門“權力清單”、建立公務員個人“必為清單”、建立“追責清單”,通過定責追責打出整治“為官亂為不為”組合拳。

探索建立公務員日常管理社會監督評議機制,以從嚴管理監督促進公務員作風建設。為了廣泛動員和引導群眾參與公務員作風監督,湖北省漢川市專門出台了《作風建設違規違紀線索舉報獎勵意見》,舉報人採取手機“隨手拍”、現場舉報等形式,收集公務員公車私用、同城吃請、吃拿卡要、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帶彩”娛樂等違規違紀線索。安徽寧國市除對公務員實行綜合評價之外,還增加工作作風“反向評價”內容,讓群眾和服務對象綜合評議公務員各方面表現情況。

加強平時考核,促使公務員履職盡責

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入開展公務員平時考核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家公務員局會同中組部舉辦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專題培訓班,總結試點、聯系點的鮮活做法,交流推廣經驗。組織開展各省區市和部分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平時考核業務骨干培訓,對全面推進平時考核工作做了系統總結和詳細部署。

各地各部門根據工作實際,科學設置考核指標體系,創新考核方式,加大平時考核工作力度。今年浙江省監察廳、省人社廳等五部門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問題整改行動的通知》,在全省行政機關工作部門中推進以日志式管理為主要形式的平時考核工作。青海西寧市在公務員平時考核中明確“德行、業績、效率”導向,激勵基層公務員有為擔當,建立4個評估督查組,對平時考核完成情況進行督查。

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暢通公務員交流渠道

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是強化基層實干導向、建立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鏈、暢通國有企事業單位優秀人才進入黨政機關渠道的重要舉措。今年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的相關措施進一步調整完善,更加突出面向基層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特點,強調選拔人員與職位的匹配度,突出體現制度的“二次擇優”功效。在2015年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中,54個中央機關共拿出400個職位,較去年增加了58.1%。

各地也不斷改進公開遴選工作方法,提升選人用人科學化水平。四川省印發《關於省直機關公務員公開遴選有關問題的答復意見》,對公開遴選工作作出進一步規范,明確開展省直機關公開遴選工作的周期為一年一次﹔符合條件的中央在川單位也可參加遴選。福建省統一規定遴選對象的范圍要求,既根據省直機關工作特點規定“共性”的基本條件,又根據遴選崗位情況對專業、經歷、特長等提出具體的“個性”要求,避免由於“門檻”設置不科學而導致選人不准、不符合崗位要求等問題。

2015年,全國有25個省(區、市)開展了公開遴選工作,2700余名基層公務員通過公開遴選進入省級機關工作,為基層公務員向上級機關流動暢通了渠道。

推進公務員分類改革和聘任制公務員試點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立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聘任人員管理制度”。對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是實現管理科學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的前提和基礎。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在推進分類管理改革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在工商、稅務等系統進行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管理試點,在公安、司法等系統實行執法勤務機構警員職務序列,完成了職務套改,兌現了工資﹔在海關系統開展了專業技術類公務員試點,在公安等機關試行了專業技術職位任職資格制度,將警務技術人員納入專業技術類公務員管理。按照中央推進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據人民警察的職業特點,研究制定了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警員職務序列和警務技術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為推動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分類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礎。

通過推行分類管理,建立起符合不同類別公務員成長規律和特點的職務序列,改變公務員晉升渠道單一狀況,實現對公務員的分類考錄、分類考核、分類培訓,提高公務員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各地繼續推進聘任制公務員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天津、山東、福建、湖北、貴州等18個省區市開展聘任制試點。北京、上海、四川等地不斷深化試點內容,積極探索合同管理和績效考核,為健全完善公務員聘任制提供了鮮活經驗。

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履職能力

今年各級公務員培訓規模進一步擴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行政機關截止到今年10月共培訓約1000萬人次,為西部、東北和中部等地區對口培訓2600余人。全國初任培訓進一步規范,參訓率、學員滿意度均達100%。

各地各部門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基層公務員培訓深入開展,貴州、吉林等地大規模開展了鄉鎮公務員送課到基層巡講等活動﹔稅務、安全等系統積極推進初任培訓分類改革,開展導師制和崗前實訓﹔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廣泛應用,北京、河南等地實現網絡培訓全覆蓋。

各地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突出專業化能力和法治專業化培訓,增強培訓針對性。天津市舉辦公務員“名家大講堂”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培訓班,結合現象案例闡釋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的相關法律法規﹔山東省青島市公務員局將公共服務實訓作為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的一項“必修課”,要求各區市及市直有關單位組織新錄用公務員參加不少於2周的公共服務實訓﹔長沙市公務員培訓以“兩型建設”為主題創特色品牌﹔寧夏舉辦首屆公務員公文寫作大賽,促進公務員提高公文寫作能力。

各地還深入開展職業道德培訓與實踐活動。江蘇、陝西等地開展“公務員志願服務”“職業道德社評議”等活動﹔北京、上海、吉林等地制定了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意見、行為規范、失信行為追究辦法等制度。

新疆岳普湖縣組織新錄用公務員集體培訓。圖為新錄用公務員參觀該縣城市展覽館。

青島市今年聘任制公務員招聘於4月24日正式啟動,4個職位共有41人報名。圖為該市統計局聘任制公務員簽約儀式現場。

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雲南水富縣地稅局公務員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基層開展新稅法宣傳。

近年來,浙江杭州市富陽區研發機關公務員日常考核智慧管理系統,從嚴從實加強對公務員的日常管理。圖為該區公務員從后台抽查平時考核工作情況。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人社局通過集中培訓、法律知識競賽、普法漫畫以及“法律六進”等方式,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全市公務員法制教育培訓。圖為該市公務員在普法骨干培訓班課間觀看法制教育宣傳展板。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