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賀林平
2015年12月20日09: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一些政府機構,各個部門內部的數據信息都是條條分割,彼此不聯通。廣東佛山南海區進行數據統籌,實現各部門、各單位、各層級的信息共享,為職能部門之間、政府部門和基層群眾之間的業務協同和治理模式的轉型提供了支撐。
網格員有了“新法寶”
每天早上7點半,廣東佛山南海區獅山鎮羅湖社區第二網格的巡查員黃祝林准時出門,開始一天的工作。
前幾天在城中路一棟出租樓巡查時,黃祝林發現一樓臨街的文具店裡,突然多了個早餐攤。黃祝林拿出手機,點了兩三下,眉頭就皺了起來。他立刻將情況報告有關部門,執法人員及時查處了這間涉嫌超范圍經營的小店。
黃祝林是怎麼這麼快知道這家店有問題的呢?“這就是法寶。”他指了指手機上的南海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系統,“各部門數據全在裡面。通過工商局的數據,我知道這家店的經營范圍隻有文具、圖書,沒有食品﹔我又查了食藥監局、衛生局的信息,賣食品需要衛生許可証或食品流通許可証,涉及餐飲還要有餐飲服務許可証,但這家店都沒有,明顯涉嫌非法經營。”
黃祝林就是社會治理監管系統中的一環,他每天“掃樓”“掃街”,了解網格內的人、地、事、物、組織的最新情況。以店鋪巡查為例,基層巡查員一旦發現有新店鋪開張,或者店鋪近期擴大了經營業務內容,便可查詢系統,了解店鋪是否合規經營,消防安全是否符合要求等。
“網格化管理早就有了,過去也有網格,但那是沒有數據共享支撐的網格。”獅山鎮網格辦常務副主任朱曉雲說,以前巡查一個企業,別說查超范圍經營,就連營業執照真假都無法知曉,隻能回去再向有關部門申請查詢。而各部門間監管信息不共享,巡查根本無數據可依。
現在不同了,網格員外出巡查攜帶一部與區裡“七大庫”相連的智能手機,裡面整合了消防、安監、綜治、民政、國土、市場監管等9部門數據,對象涉及出租屋、廠企、店鋪、退伍軍人、殘疾人等,查詢信息一目了然。
數據統籌讓監管“快狠准”
數據統籌實現了業務上的協同,帶來了監管模式的變革。過去每個職能部門一張網,基層人員各自為政。“一方面政府部門人手不足,巡查會出現漏洞﹔另一方面,企業得應對多部門上門檢查,影響正常生產生活。”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數據統籌局局長潘永桐說,以環保部門為例,獅山有3萬多家企業,鎮環保辦隻有十來人,環保辦人員跑不過來﹔但讓社區人員去查,又不掌握信息數據。
如今,各部門基層工作人員按所在地區重新編入各網格,成為綜合巡查員﹔在問題的處理上實行查辦分離——巡查員巡查到線索后,分門別類報給相應的職能部門去查處。潘永桐說,通過這個平台,能真正做到基層治理的精細化,讓查的人面更廣,讓辦的人更專業。
同時,正是因為有了數據統籌來提供支撐,南海的網格化治理才真正實現網格化,“南海的網格化,讓上級職能部門和基層網格員對社區情況基本做到了如指掌﹔同時通過任務清單,把網格員日常工作標准化,有章可循。”南海區數據統籌局副局長林莉說。
獅山鎮務庄社區黨支部書記葉登方介紹說:“玻璃、五金、照明企業集中的務庄社區,如今分5個網格,每個網格1.2到1.5平方公裡,內有60多間廠﹔每個網格有5人每天巡查,各部門信息共享,上下聯動,實現了監管快、狠、准。”
信息互通讓服務“一點通”
“排一個隊、交一套材料便辦成了三件事。”在南海區行政服務中心,譚瑞文順利地完成了企業登記注冊過程中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証、稅務登記証“多証聯辦”資料遞交。他任職的公司,主要協助進駐商戶辦理各類行政審批類事項。
今年6月30日,南海在區級層面,對企業、工程、個人、不動產等類別共660個審批服務事項全面實施“一窗通辦”。以往同一件事,譚瑞文得把一樓到三樓多部門的窗口跑遍,准備多套材料逐個窗口排隊,至少15個工作日才能拿到全部証件。現在,在一個綜合服務窗口遞交一套材料,“並聯審批”后辦証隻要5到7個工作日。
從三級網上辦事服務體系、南海政務通,到市民之窗,再到一窗通辦,“南海政務以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再造行政審批流程,倒逼行政體制更深層次的變革,逐漸走向以移動互聯、自助服務和大數據庫聯合的路子。”南海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孔小燕說。
更高效的服務正隨著數據統籌的日益深入,在南海逐步成為現實。“南海一點通”APP,梳理整合全區各部門對公共服務的APP需求,建設面向公眾的統一入口,能夠與市民之窗、網上辦事大廳、醫療健康系統等對接,提供在線辦事功能,向市民推送政務信息,同時與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合作,創造更豐富的數字生活應用。
未來,系統還將基於人口庫、企業庫,智能推送個性化信息服務,如歷年納稅、行政審批、表彰處罰信息等。“比如,全區有16萬家企業,我們可以把48個部門對這些企業所有的表揚、處罰等記錄都整合起來,把個人20年來在各個醫療機構所有的健康檔案、診療記錄都關聯起來,整理出來供其使用,促進信息消費。”孔小燕說。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20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