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
一、2014年全省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2014年,全省各級政府和各部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自覺把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落實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各環節,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考慮、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著力改進工作作風。嚴格落實“三嚴三實”要求,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實施辦法,鞏固和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推進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2014年,省政府工作會議同比減少12%,省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20%以上。全省清理糾正違規公務用車1080輛,騰退辦公用房118.3萬平方米。積極開展庸懶散專項治理,各級監察部門查處直接責任人2064人,問責相關領導337人,黨紀政紀處分406人。查實“吃空餉”人員4303人、收回資金1905萬元,查處公款吃喝、公款送禮、公款旅游等違紀違規問題6334起,黨紀政紀處分2478人。
二是著力推進源頭反腐。堅持把述職述廉作為廉政建設的重要環節,省政府黨組成員分別聽取分管部門領導班子及成員述職述廉,對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提出具體要求,對落實廉政措施及時進行督促檢查。堅持把深化改革、簡政放權作為釜底抽薪之策。2014年,省級行政權力事項由7371項精簡到4227項,壓減42.6%,行政審批事項再削減170項。強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26條意見,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積極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545名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辭去所兼任職務。省市縣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啟動實施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行政執法行為得到有效規范。
三是著力強化治權管錢。全面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強預算公開規范、轉移支付調整和政府債務管理。2014年,省級專項種類清理壓減71%,一般性轉移支付佔比提高到61.2%。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強化了對科技、教育、社保、扶貧等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探索建立“信用負面清單”制度。推進省級一級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和省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全省審計機關移送違法違紀案件線索和主管部門處理事項640件,比上年大幅增加,查處違規問題金額1441.4億元,促進增收節支429.7億元。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社會公益事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全年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75次。
四是著力懲治腐敗。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嚴肅查處各類腐敗行為和腐敗分子。2014年,全省有2486名違紀違法的公職人員受政紀處分,涉及廳級干部16名,縣處級干部176名﹔680人被開除公職,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77人。強化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領域失職瀆職行為問責力度,查處失職瀆職案件4033件,黨紀政紀處分4147人。堅決查處在項目審批、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的行為,對重點部門、重點項目和部分市縣進行了督查。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政府系統廉政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意識比較淡薄,作風建設成果還很不牢固,重要節點違反規定的問題時有發生。簡政放權不到位,事中事后監管相對滯后,全方位全領域覆蓋存在漏洞。行政審查備案效率還不夠高,一些中介機構帶有強烈的部門色彩,形成了事實上的行政壟斷。制度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一些部門和單位存在設租尋租和利益輸送行為,有的問題還非常嚴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政府系統廉政建設任重道遠。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全省政府系統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感、使命感,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反腐倡廉,以更堅定的決心和更有力的措施,毫不鬆懈地把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向深入。
二、深化改革扎嚴制度籠子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作出的決定是姊妹篇,是“破”和“立”兩篇文章。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央的部署要求,通過改革給權力“加鎖”,讓權力在制度的籠子裡運行。省委、省政府對全面深化改革已經作出了具體安排,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工作方案,落實職責分工,完善工作機制。
一要繼續推進簡政放權。目前,省市縣三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省級行政權力清單已向社會公布並實施,今年的重點是制定推行政府責任清單,探索推進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去年以來,省政府各部門,特別是省編辦、工商局、商務廳、質監局、國土廳、交通廳、文化廳等部門在簡政放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權力清單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進一步明確政府能夠做什麼。責任清單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進一步明確政府如何監管好市場。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能干什麼,清單以外,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嚴控新設行政許可。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做好政府規章的立改廢釋。對省政府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凡是於法無據、有損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的,都要抓緊廢止或進行修改。
加快完善全省統一規范的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政務服務網上大廳,完善政務服務實體大廳。當前有的審批事項在辦事大廳或窗口“隻挂號不看病”,具體辦理仍要到各個部門,再走以前的程序,基層和群眾並沒有感到方便,這種現象必須改變。要進一步推進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和專業服務機構與行政機關脫鉤,堅決打擊“紅頂中介”和強制收費、強制服務等亂象,消除審批“灰色地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化全行業全領域監管,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積極推動省級公共信用信息交換和共享平台建設。
二要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做到“預算一個盤子、收入一個籠子、支出一個口子”。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繼續清理整合規范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強化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今后凡是市場競爭能夠有效調節的事項,一律不得設立專項轉移支付。創新財政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對用於產業發展的資金,主要採取基金等市場化模式運作。對用於社會事業發展的資金,探索實施以獎代補、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投資建設和運營城市基礎設施。去年以來,省財政廳、發改委、金融辦及許多市縣政府都進行了大量探索,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深入推進預決算公開,除涉密信息外,今年全省縣及縣以上政府要全面公開政府預決算,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都要公開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決算。政府預決算要區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反映支出功能分類和經濟分類科目。專項轉移支付預算要公開到具體項目,向老百姓交出一本能看得懂的“明白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全面清理各類財政存量資金,從今年開始,所有超期未用的資金都要按有關規定收回。
三要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和王岐山同志在中央最近召開的幾次重要會議上,都尖銳地指出了國有企業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的企業黨委負責人不履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職責,黨組織沒能發揮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有的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通過利益輸送謀求個人升遷,選人用人問題突出。有的企業內部存在買官賣官,搞團團伙伙。有的利用手中權力在資產資源交易中貴買賤賣,採購招投標違規牟利,家屬子女靠山吃山,牟取私利。這些問題我省各級政府管理的國有企業也不同程度存在,必須在從嚴整治的同時,通過改革建立起制度性的約束機制。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13號文件,今年2月15日,省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研究通過了《關於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幾項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及5個配套文件。昨天,省政府又召開專題會議,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國企改革的工作部署,就加快健全省屬國企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職業經理人、外部董事監事候選人人才庫等工作進行了研究。省有關部門要抓好落實,各地也要參照執行。
四要深化國有事業單位改革。近年來,在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下,我省事業單位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我們也看到,這些領域也暴露出一些腐敗問題,有的還形成了窩案。事實充分証明,專業性公益性較強的機構,也必須建立起廉潔自律的內部治理結構和有效約束機制。高校的治理,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內部治理結構。要完善教學、科研、人事、財務、資產、學生管理和后勤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自主辦學、自我約束、社會監督的長效機制,加快建立現代大學制度。要落實公立醫院獨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經營管理權,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探索建立理事會、管委會等法人治理機構,採取公開選拔、社會招聘等方式選拔院長,實行院長聘任制,進一步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堅決遏制醫院中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五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堅持不懈地推進同工同酬,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公平待遇問題。堅持開正門、關后門、堵旁門,從體制上解決不同機關和公益事業單位苦樂不均、鋪張浪費、灰色收入等問題。按照中央統一要求,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調整工資標准,優化薪酬結構,在縣以下機關全面實行職務職級並行制度,進一步提高基層公務人員工作補貼。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深化機關事業單位住房制度改革,堅持一戶職工隻能享受一次政策性購房優惠的原則,認真清理規范干部多佔住房和集資建購房等問題。按照中央確定的規則,從我省各地的實際出發,分步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要充分考慮縣鄉級公務出行成本高、部分崗位出行次數多、有的地處偏遠或山區等因素,合理確定基層公務人員的交通補貼標准,以及特殊地區的機要通信應急車輛,確保改革后公務出行得到有效保障。
六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府信息發布制度,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台建設。對群眾關心的城市規劃、工程建設、房屋拆遷、土地征收、土地劃撥,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住房、環保等事項,扶貧、移民、低保等資金發放,人財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敗的關鍵環節和權力行使的重點部位,都要進行公開,讓群眾看得見、看得懂、能參與、能監督。去年以來,民政廳、公安廳、人社廳、住建廳以及省政府辦公廳都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和治理整頓,應當給予充分肯定。
七要從嚴執行回避和報告制度。在研究深化國企改革過程中,我們重新梳理了一遍回避規定。對一些規定不明確的,做了進一步補充和完善。鑒於我國人情社會傳統沉重和當前利益輸送問題突出的實際,在這方面要從嚴要求。要嚴格執行中組部2010年制定的《公務員回避規定》,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和近姻親關系,任職上都要回避。要嚴格執行公務回避。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以及其他親戚和來往密切的個人朋友,不得在其從事公務活動的領域進行商業活動。機關事業單位特別是國有企業,不准與本單位領導人員的配偶、子女個人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發生經濟關系,原則上不准與本單位領導人員其他親屬及關系密切的私人朋友直接開展業務活動和進行交易活動。要嚴格執行相關信息說明報告制度,如果確有特殊原因而難以做到回避的,要主動報告,登記備案,並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披露。與此同時,我們要自覺支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組織部門正在嘗試由領導干部個人書面推薦提拔人選的做法,希望大家要以對黨和國家事業負責的態度,積極主動參與。當然也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組織、局部與全局的關系。
三、切實加強黨風政風和廉潔勤政建設
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對“四風”和腐敗問題,必須橫下一條心,堅持零容忍,持續加壓,以壓促變,以懲促防,不斷鞏固和擴大戰果。
一要堅持以法約束權力。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各級黨政組織、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可以為所欲為、隨心所欲的。每個黨政組織、每個領導干部,必須服從和遵守憲法法律,不能以黨自居,不能把黨的領導作為個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如果法治的堤壩被沖破了,權力的濫用就會像洪水一樣成災,必須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講話精神,依法履行職責,帶頭尊法學法、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促進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所有公務人員都要依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不能對上越權,不能對下越權,也不能橫向越權。
二要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黨組(黨委)要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增強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失職的意識,認真履行選人用人之責、正風肅紀之責、源頭預防之責、領導支持之責、表率示范之責。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強化書記意識,牢記自己是管黨治黨、落實主體責任的第一責任人,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管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自己,當好表率。黨組其他成員要切實增強黨的觀念和責任意識,堅持“一崗雙責”,根據工作分工,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種好自己的“責任田”。要旗幟鮮明支持紀委以及派駐政府各個部門紀檢機構的工作,主動接受紀委監督。
三要完善並全面推進述職述廉工作。進一步規范述職述廉內容,述職述廉報告字數不一定多,最好不要超過1500字。主要是對照“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責,向上級領導機關講清楚自己的履職情況,講清楚執行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財經紀律的情況,講清楚履行黨建和廉政建設責任情況。要如實報告個人收入、住房、用車、婚姻、出國(境)、家屬子女從業等情況。要逐步在一定范圍內向干部群眾述職述廉,把存在的不足、整改的措施向群眾交代清楚,發揮好群眾的監督作用。要開展360度評價,包括上級的評價,下級的評價,左右同級的評價。部門的分管領導要打分,而且權重要高一些。部門的中層干部也可以打分,服務對象也可以打分。同時結合不同部門和單位的特點,也可以通過民意調查中心做一些隨機訪問,搞一些行風評議。評議結果要在適當范圍公開,並作為干部考核、任用的依據。
四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講紀律、守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從近年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來看,領導干部違紀往往就是從破壞規矩開始的。各級黨組(黨委)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堅持把政府工作置於黨委的領導之下,強化程序觀念和組織意識,嚴格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黨內政治生活准則辦事。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進一步規范黨組(黨委)議事規則和重大決策程序。所有公務人員都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違背組織決定。
五要馳而不息糾正“四風”。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繼續抓好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和承諾專項任務的整改,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實施辦法,努力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加強對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厲行節約、辦公用房、公務接待、公車配備等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穿上“隱身衣”的公款吃喝、旅游和送禮等問題,加大公開曝光力度,徹底打消一些人的觀望僥幸心理。今年,各級政府部門和所屬單位都要帶頭清償拖欠的工程款,補交應繳稅費。堅持糾“四風”和樹新風並舉,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做好作風建設“破”與“立”兩篇文章。要加強督查問責,對不敢抓、不敢管,執行不力導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不能完成的,該約談的約談,該問責的問責,該處分的處分。
六要加大審計監督力度。要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崗位開展審計,做到法定監督對象審計全覆蓋。抓住重點項目審批、大額資金使用等事項,公共資源交易等腐敗易發多發領域,財政財務收支和國有資產管理等關鍵環節,做到行政權力運行過程審計全覆蓋。強化政策措施執行、重要經濟活動、公共資金管理使用的監督,做到公共資金及重要經濟活動審計全覆蓋。今年,所有國有企業、公立學校和醫院都要按計劃進行嚴格的內部審計和政府審計,還要選擇部分單位實施外部審計。對政府貸款修建的高速公路,特別是建成收費超過15年的每一條高速公路都要進行專項審計,並要公布審計報告。此外,配合干部住房清理工作,還要對各地各部門的集資建房和團體購房項目進行專項審計。環保方面也要加強審計,例如黃標車淘汰就要作為專項。審計結果要及時通報,舉一反三,加強成果運用。
七要堅定不移懲治腐敗行為。不斷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發現一件處理一件,堅決查處各種腐敗行為和腐敗分子。突出查處行政審批、國有資產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的腐敗問題,突出查處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的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等腐敗問題。嚴厲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加強廉政警示教育,使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牢固樹立公私分明意識,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筑牢拒腐防變堅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