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屬於納爾遜·曼德拉級別的人物”——外國政要和媒體眼中的習近平

柯岩

2015年11月30日17:0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屬於納爾遜 · 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李光耀論世界與中國》一書記述了李光耀對習近平主席的印象:“習近平性格內斂,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令人愉悅的微笑。他更有鋼鐵般的意志”。

“非常友善、親切、溫暖而且大方”

1985年5月,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率石家庄玉米深加工考察團訪問了艾奧瓦(又譯“衣阿華”)州,與當地民眾深入交往,並短暫借宿於普通居民家中。2012年2月,已擔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重訪艾奧瓦,親切會見了當年結識的部分老朋友並同他們座談。習近平的兩次訪問給當地人民留下了非常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州長布蘭斯塔德接受香港《大公報》專訪,回憶了27年前習近平首次訪美的情況。他說:“他非常熱情,非常開放,充滿智慧,我們把他當作一個好朋友。”“過了幾乎30年,習副主席對當年訪問的情況仍然記憶猶新,這說明他是個念舊且非常重情誼的人,我們對他的到來感到很興奮。”

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訪問時,與各界人士廣泛接觸,坦誠交流。俄中友協主席、俄科學院遠東所所長、著名漢學家季塔連科院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是一個坦誠、務實、睿智而友善的中國領導人,人們都想接近他,都想和他交談”。“我認為,習近平的精神和性格與我們同樣喜歡表達形象生動、積極樂觀、喜歡微笑的普京總統的性格相契。他們幾乎同齡,普京比習近平大一歲,兩人一定會找到共同興趣。”俄共主席久加諾夫也評價說:“習近平待人親切、自然、朴實,同時又非常尊重對方。”

2013年6月,哥斯達黎加《民族報》就習近平主席拉美三國之行發表文章,標題稱“習近平是一名謹慎的‘中國夢’的締造者”。文章認為,習近平的形象“親切近人”,“講話簡短但有力”。

2013年6月10日,《環球時報》刊文《外媒評習近平:在對外關系上願意展露自己個性》稱,2012年訪美時,習近平在美國開拖拉機、看NBA球賽、與老友敘舊,盡顯“休閑式”外交魅力,被外媒形容為“展現出了一種充滿人情味的個人風格”。2013年春訪問俄羅斯和非洲三國時,習近平剛柔並濟的一言一行,被外交專家評價為穩重、溫暖、自信,展現出大國領袖風范。2013年對拉美三國的訪問和“習奧會”,讓“有定力、有張力、有親和力”的“習式外交”再次展現。

2013年2月,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在接受《日本新華僑報》採訪時,談到與習近平的四次見面,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習總書記給人以溫文爾雅的印象,頗具長者之風。我特別注意到,他肯於耐心地聽取對方的見解,不會一味地固執己見,在陳述自己的主張時思路清晰,有條不紊,而且能夠從多方面考慮對方的感受。有的時候,他的臉上也會浮現出嚴厲的表情,但這是一個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事后,他也會很快地和緩下來。我認為習近平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政治家,是一個可以坦誠相對的政治家。還有,我發現習近平並沒有因為地位的不斷上升而變得自高自大起來,他從來不端架子,一貫沉著穩重,給我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

在習近平主席2015年10月20日訪問英國之際,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道中稱:“習近平是中國人民的領導人,經常深入基層,體察民情。他用平實的話語告誡大學生,青年時期樹立價值觀非常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所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他曾在小餐館排隊買飯,不僅自己支付飯費,還跟民眾一起用餐。他曾經不戴口罩深入棚戶區視察,這讓外界覺得普通人能夠忍受的環境他也能忍受。總之,他不想讓民眾覺得自己遙不可及。”

荷蘭首相呂特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回憶了他2013年11月訪華時與習近平會面的情形,說:“我們建立了親密的個人友誼。習近平主席是一個讓人想同他打交道、同他合作的人。”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美前夕,曾任美國華盛頓州州長、聯邦政府商務部長和美國駐華大使的駱家輝談到他對習近平的印象時也說:“他非常友善、親切、溫暖而且大方。我太太和我與他聊得很開心。我常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

“意志堅定的領導人”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時,會見了俄羅斯的漢學家,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的伯尼·柳教授進行了親切交談。習仲勛同志率領中國代表團於1959年訪問蘇聯時,伯尼教授是翻譯。她在談到自己對習近平主席的印象時說:“我馬上就注意到了兩位國務活動家的相似之處:同樣的身材,只是兒子比父親略高,同樣和藹可親的面容﹔對交談者的同樣目光,這種目光隻有文化素養很高、有巨大內在力量的人才有。”

韓國總統朴槿惠評價說,習近平主席“相當溫和、圓融。他是對中國的發展具有非常強烈意志的一個人。我也讀過介紹習近平主席的文章,覺得跟我對他的印象有很多都是吻合的。還有,我也在很年輕的時候,在父母被槍殺等天翻地覆的變化中,經歷了非常痛苦和艱難的時期。我從介紹習主席的文章中讀到,他也經歷了父親受到影響等各種政治變動,也受了不少苦。所以,我覺得我跟習主席之間,也應該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南非國民議會議長西蘇魯、總統府部長柯林斯·沙巴納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說:“習近平隨和友善,是一位謙虛而又意志堅定的領導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吳元華長期關注中國改革進程,對習近平治國理政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他也得出了與此幾乎完全一致的結論:“自2012年底以來,習近平的一舉一動都被世界矚目。他外表溫文爾雅,卻具備卓越領導人的魄力和堅定的政治決心,是一位能夠把握國際局勢,也是中國當今必需的高瞻遠矚的政治家。”

2015年1月27日日本《鑽石周刊》網站刊文《解開崛起中國之“謎”的關鍵》指出:“習近平常聆聽別人說話,很容易接受對方所說,但並不意味著他會受別人意見影響。他對說話者表現出信任與興趣,並耐心傾聽,並不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習近平不輕易說出自己的意見,在認真聽取並綜合多人意見后適時做出決定和指示。在反腐敗斗爭中,習近平不顧各方重壓,敢於對高層‘開刀’,在充分准備並掌握確鑿証據后,做出最后決定,將腐敗分子拉下馬。”

李光耀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寫道,他不但對習近平主席的大氣印象深刻,而且“進一步想到他曾經受的磨難與考驗,1969年到陝西插隊,一步步往上奮斗,從未有過牢騷或怨言。我想,他應該屬於納爾遜·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