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幽藍色的工作服,金色邊的眼鏡架在略顯害羞的臉上,記者第一次見到張忠的時候,這位高級焊工技師說著一口吳儂軟語,學者般儒雅的氣質,很像一位大學教師。然而當談到自己的工作時,這位學者般的焊工,卻表現出與其氣質截而相反的專業性與專注度。他就是江蘇省常州南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的一名焊工,多年的刻苦鑽研,張忠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江蘇省突出貢獻高級技師”等多項榮譽。
張忠在操作台前焊接。即使已成為“大師”,他仍然堅持在電焊崗位的第一線。張忠總戴著一副深變色眼鏡,是由於長期與電弧光“親密接觸”,引發眼疾,眼睛一接觸強光就會流淚。圖片來源:常州文明網
第一次見到張忠的人,很少能將他與電焊工聯系在一起。身量不高,體形偏瘦的張忠戴著一副框架眼鏡,說起話來輕言細語、面容溫和,像足了一位教書先生。可一旦他拿起焊槍,就立馬像換了一個人,眼神堅毅,下手技巧又穩又准。張忠說:“別以為焊接是個小活,它是整個火車最重要的環節,一旦一個焊接點沒接牢,那就可能發生車毀人亡的嚴重后果,所以絕不能有一絲一毫馬虎。”本著這樣一份責任心,張忠在電焊的崗位上一干就是32年,雖然練就了一身絕技,獲得了無數榮譽,他卻從未停下學習的腳步。面對企業國際化發展加速,面對技術知識的不斷升級,他總是說:“我隻有不停地奔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1.“啃”出來的焊接絕技 叩開成功之門
1984年12月,張忠跨進了中國南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的大門,走上電焊工崗位。電焊工是苦臟累工種,而且易學難精,用焊槍在金屬上劃幾條線不難、擦點火花容易,要把焊痕焊得結實可靠、焊得橫平豎直、焊得美觀耐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初,張忠拿著焊槍久了就會感到心浮氣躁、雙臂脹痛,腰酸腿痛,呼吸不暢,焊槍在手中也常常不聽使喚,焊出的工件也報廢過不少,不僅耽誤了生產進度,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一連串的困惑和挫折,讓張忠陷入了沉思:如果沒有能力怎麼實現自己的價值,又怎能為企業發展出力?技能工人有技術才能有底氣啊。
張忠白天焊接,與四濺的火花相伴﹔晚上就一頭鑽進書海裡,從初中生到技術“大師”,張忠用了32年,如今的他依舊在持之以恆的不斷學習,他說:“我隻有不停地學習、奔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圖片來源:常州文明網
重壓之下,張忠給自己訂下了在常人看來近乎“苛刻”的學習計劃。白天上班,他埋首於鋼鐵堆裡,一干就是數個小時,常常是眼睛被嗆得睜不開直流淚,手臂酸得抬不起來。晚上下班后,他就直奔夜校學習文化知識。隻有初中學歷的他,不甘心文化課成為自己的短板,每次從夜校上完課,他都要坐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才能到家,這時已經是深夜了。可就算再晚,他回到家中還要繼續學習電焊工技術書籍,查閱相關資料。家裡人心疼他,勸他早點休息,他只是笑笑說:“不要緊,技術學不到手睡不著啊。”這樣的近乎“苦行僧”般的經歷持續了整整12年。他不僅學習完成焊接中技、焊接高技、焊接技師的課程,還業余補修高中課程,並取得了大專學歷。而且,他憑借驚人的毅力,硬是把抽象、深奧的焊接理論書籍,一點一點地“啃”了下來,還另外學習了與電焊相關的其他工種知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他先后取得國際焊接技師証書和4項國際焊工資格証書等一系列資質認証,成為名副其實的“精一會二懂三”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是公認的“焊接大師”。2003年,榮獲江蘇省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名,並在全國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焊工決賽第六名的優異成績。張忠說,電焊沒什麼捷徑可走,勤學苦練是根本,要牢記“踏實做事”這四個字,每一個動作都要規范,每一條焊縫都要保持平整,把基礎打牢,才能練出絕活。
2.“攻”出來的創新能手 解決一個個技術難題
張忠積極參加 “傳、幫、帶”活動,並利用業余時間,培訓崗位操作人員。同時,張忠還承擔著為培訓班授課的重任,共培訓了5批160名焊工技師,促進了中國南車焊接技能人才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為中國南車引領中國高鐵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從全國列車平均旅行時速48.1公裡到如今風馳電掣的高速列車,中國鐵路在6次大提速中迎來了“追風時代”,面對技術知識的不斷升級,張忠深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他把練就的精湛技藝全部用在工作上,善於攻堅,敢於攻堅,在企業產品攻堅中成為了創新能手。
2008年初,鐵道部提出制造旅游觀光內燃動車組,開行於北京至八達嶺區間,滿足奧運會期間國內外游客出行的需要。北京至八達嶺段鐵路是百年京張鐵路中難度最大的一段,對機車牽引和制動能力的要求都遠遠超過其他線路,因此對動車組制動缸體質量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張忠就負責這種制動缸體的雙面焊接。
張忠反復試驗,多方查找相關資料,吃、住都搬到了廠房,最終總結出了四步要領,採用獨特的焊接方法,有效解決了制動缸體焊接難題。當這列被命名為“和諧長城號”的動車組駛過由詹天佑設計建造、著名的“之”字形線路時,“古長城”與 “新動車”交相輝映,為奧運期間的長城觀光客增添了一道獨特的視覺風景。
每次遇到技術難點,張忠都會細致的進行分析、計算及論証,一干就是4、5個小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圖片來源:常州文明網
張忠利用業余時間培訓崗位操作人員。圖片來源:常州文明網
從學習、鑽研技術起步,張忠的焊接技能也日趨成熟,但他始終沒有停止對焊接技術的探究。他總結編寫了兩萬多字的《DF11制動缸體環焊縫焊接》、《和諧5機車構架焊接》、《美國GE機車、澳大利亞機車、泰國機車轉向架焊接》等操作法,指導一線操作員工運用於實際,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張忠所總結提煉的先進操作法,代表了我國內燃機車制造焊接工藝的最高水准,在我國內燃機車制造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此外,張忠完成的15項關於和諧N5型機車轉向架焊接的工藝評定參數,使每台機車節約成本4.5萬元,累計為公司創造利潤 2700余萬元。
2011年8月,“張忠大師工作室”成立,立足技術攻關創新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形成了一個焊接技術創新團隊。張忠作為團隊負責人,積極參加 “傳、幫、帶”活動,並利用業余時間,首創了“1+1+2”的模式,即由1名高級技師授藝1名技師,技師帶領2名高級工,高級工再用“傳、幫、帶”的形式,培訓多名崗位操作人員,以此擴大培訓受益面,帶動各個技能等級員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提升。近年來,他先后舉辦電焊工技術操作表演60多場次,開展技術講座120余次,授課培訓時間達到600多課時,培訓電焊工近4000人次。
3.“傳”出來的大師風范 毫無保留培養技術人才
張忠帶過多少徒弟,恐怕很難精確計算。“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是張忠作為師傅和培訓老師的教學宣言。
徒弟蔣紅是個急性子的姑娘,張忠對她就採取“冷處理”的辦法,遇到問題總讓她自己動腦筋想辦法,這讓蔣紅心裡很不舒服,“為什麼師傅對男生都能和顏悅色,對我一姑娘家卻如此嚴格。”可慢慢蔣紅就體會到師傅的良苦用心,“我性子急,動手快,卻毛毛躁躁不仔細,師傅這是在磨我的性子呢。”果然在嚴師的指導下,蔣紅的焊接技能取得了很大提高,成為公司年輕電焊工中的佼佼者,屢屢在技能比賽中嶄露頭角,並被評為“常州市十大杰出女性”。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是張忠作為師傅和培訓老師的教學宣言,他把每個徒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圖片來源:常州文明網
雖然有絕技在手,但張忠總能將凝結著自己心血的操作法,手把手地教給其他工友,工友們紛紛為他點“贊”:“在焊接方面,張忠絕對是我們大家心目中的高手。隻要生產中遇到焊接難題,大家總是第一個想到他,而他也總能非常完美地完成,並且還把技術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人們對於張忠的成就耳熟能詳,對他的成功津津樂道,更為他總能保持謙虛的心態,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藝而肅然起敬。
4.“大師”工人的朴實本色 “保密事情”寫奉獻
溫和低調的張忠有個好人緣,在年輕員工眼裡就像是 “鄰家大叔”,大家喜歡叫他“大師”。可就是這樣一位一點不怕別人麻煩的“大師”,卻是個最不喜歡給人添麻煩的人。有次張忠由於肺炎要住院,他為了不給單位添麻煩,自己悄悄請了假,只是跟單位領導說家裡有事,直到工作室的同事發現“大師”不見了,“沖”到他家,這才“暴露”了出來。其實,這樣的“保密事情”還不止這一次。
張忠的愛人生病住院,情況比較嚴重,因為他也沒有跟任何人提起愛人住院的事情,公司臨時派他去新疆出差,由於任務非常重要,他走得很匆忙,隻能將生病的愛人托付給朋友。兒子小高考的時候,作為父親,他多想陪在兒子身邊,可他帶隊在外參加培訓考試,把所有的祝福和鼓勵送給了考試的工友們,卻忽略了自己的兒子……這樣的例子太多,張忠就是這樣一位本本分分的“大師”,身上永遠保持著工人朴實的本色。
“用知識和技能激發工作的活力。”這是始終以奔跑的姿態前行的張忠為自己寫下的座右銘,這也是對他以不竭的創新精神演繹新時代青年工人成長軌跡的最好注解。
(本網根據《32年堅守焊工崗位攻克眾多技術難題 成為中國南車“焊接技術第一人”》、《常州"好焊工"張忠:從初中生到"大技師" 32年"啃"出絕技》、《張忠:焊花澆鑄的閃耀人生》等稿件和材料綜合,感謝常州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敬業是熱愛工作、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它的核心是無私、是奉獻。 張忠在平凡的焊工崗位上,恪盡職守,默默奉獻,將責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堅守的動力,他身上完美的體現著新時期敬業奉獻的精神力量,而擁有這種力量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