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次會議將於11月15日至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之后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1月18日至19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先后舉行的這兩次會議可以說是今年歲末國際舞台的重頭戲之一。那麼,G20與APEC有哪些不同,新華國際客戶端帶您看一看。
【覆蓋區域】
G20成員涵蓋面廣,代表性強。其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佔全球的三分之二,國土面積佔全球的60%,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90%,貿易額佔全球的80%。
APEC,全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亞太經合組織最高級別的會議。
2014年11月10日,北京在奧林匹克公園舉行焰火表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21+3與20】
APEC目前共有21個成員,分別為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墨西哥、馬來西亞、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此外,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島國論壇為亞太經合組織的3個觀察員。
G20成員包括:八國集團成員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以及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和作為一個實體的歐盟。
這是11月11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亞拍攝的G20領導人第十次會議主會場入口。 新華社記者賀燦鈴攝
【歷史沿革】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國際社會認識到,國際金融問題的解決除西方發達國家外,還需要有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參與。1999年9月,西方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華盛頓發表聲明表示,同意建立由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G20就國際金融問題進行磋商。1999年12月16日,G20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柏林舉行G20創始會議。
20世紀80年代末,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漸成潮流。隨著亞洲地區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明顯上升,澳大利亞總理霍克1989年1月提議召開亞太地區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經濟合作問題。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新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這一組織正式成立。
【對話方式】
G20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新機制,旨在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以及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APEC採取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的合作原則,所做決定必須經各成員一致同意認可。會議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各成員在政治上和道義上有責任盡力予以實施。
【運行模式】
G20議題涉及各方經濟金融主管部門,國際影響大。會議討論機制專業化、多層次,按照協商一致原則運作。G20以非正式的部長級會議形式運行,不設常設秘書處,主席採取輪換制。
APEC於1993年初在新加坡設立秘書處,為各級活動提供支持和服務。亞太經合組織的組織機構包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專題工作組等。
【它們與中國】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全球及地區形勢、亞太經合組織的合作方向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闡述看法和主張,為歷次會議的成功發揮了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是G20創始成員。中國組團出席了歷次G20峰會及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國是2005年G20主席國,成功舉辦了第七屆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兩次副手級會議以及研討會等活動。(編輯杜健,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