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1.75米的個頭,身材瘦削,臉龐黝黑,兩鬢染白,經常一身塵土和油污,戰友們稱他為“郭老黑”。最近這幾年,特別是成了先進典型之后,經常有人問他:“你是怎麼獲得那麼多榮譽的?”每次郭峰都會腼腆一笑說,秘訣隻有四個字:熱愛、堅持。
郭峰愛坦克是出了名的,每次訓練返場,他都要對坦克進行“全面體檢”,確定各項指標正常,方能安心入庫。在他眼裡,坦克是通人性的,是他最親密的兄弟、最要好的戰友。作為基地裝備保障巡診的主要骨干,他走到哪裡就將對裝備的熱愛帶到哪裡。
一天晚上11點,氣溫驟降,郭峰被凍醒,他一下就想到坦克,如果水箱被凍壞,那可就麻煩了。郭峰急忙叫起身邊的戰友,披上衣服沖到車場為坦克加溫。“如果不是郭峰及時提醒,不知道要凍壞多少坦克水箱。”跟隨郭峰的技術骨干趙亮回憶,“郭峰要求大家輪流為坦克發動加溫,而他則整夜留在車場。”
“我入伍時隻有高中學歷,也沒有什麼特長優勢,就是靠著一股鑽勁兒來學專業、練技能。”最初面對專業教材時,郭峰就像手捧“天書”一樣,怎麼也看不懂。是放棄還是咬牙堅持?郭峰從最基礎的知識學起,從最基本的技能練起,給自己“約法三章”:不弄清楚不撒手,不整明白不罷休,不搞精通不放鬆。經過不懈努力,他在一年內就掌握了兩種坦克的操作技能,考取某新型坦克駕駛一級証書。
坦克翻越土嶺,作為學兵教學課目,通常都是一擋慢速通過。但郭峰想,實戰中,如果這種速度過土嶺就是活靶子,能不能高速通過呢?心動不如行動,郭峰信心滿滿地登上戰車,剛開始由於沒有控制好時機,坦克猛地從土嶺一躍而起,重重摔在地面,差點把他從坦克裡顛出來。失敗無數次、重來無數次,額頭碰破了、膝蓋磕腫了、腳踝扭傷了、腰痛加重了,郭峰仍堅持不懈,最終,他駕駛坦克成功躍過土嶺。按照郭峰總結的方法,戰友們很快掌握了高速通過土嶺、車轍橋等險難課目的動作要領。
這些年,每當遇到苦累難關,郭峰都會在心裡大聲喊:“郭峰,沖鋒!郭峰,沖鋒!”他就這樣逼著自己,跌倒了爬起來,動搖了堅持住。就是憑著這股敢於擔當的血性和不弄明白不罷休的鑽勁,郭峰熟練掌握了最先進的99式主戰坦克等3代4種車型8個專業的使用與維修技能﹔負責大隊近200輛坦克的日常技術保障工作,使裝甲裝備100%處於完好狀態﹔攻克了變速箱不轉向、抽塵泵易失靈等12個訓練保障難題,摸索出32種應急修理辦法﹔創造了一個月默畫出我軍最新型坦克全車2000多條電路圖的奇跡,獲得國家和軍隊聯合頒發的裝甲車輛駕駛員最高級職業資格証書。
面對各種榮譽,郭峰十分冷靜,他說,農民的兒子永遠是他人生的底色,普通一兵永遠是他身份的原色,無論取得多大的成績,他都將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青春和熱血續寫軍旅人生的新篇章。
(記者 劉小兵 通訊員 邢冠芳 潘曉妍)
相關專題 |
· 人物事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