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5月29日晚的一場火災扑救中,楊科璋和戰友們發現被困人員后,迅速為他們佩戴上空氣呼吸器,他率先抱起最小的一名女孩(2歲)向樓梯間轉移。由於現場煙霧彌漫,不慎從業主私自增建的電梯井墜落到一層。當戰友們發現他時,他懷裡還緊緊抱著小女孩。小女孩得救了,但楊科璋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獻出了年僅27歲的寶貴生命。他用舍身救人的大義之舉詮釋了一名消防戰士的崇高精神。
數百名市民自發悼念消防英雄楊科璋。圖片來源:廣西文明網
1.“決不能放棄”是他最后的遺言
“決不能放棄!”這是楊科璋的最后遺言,也是他不辱使命的真實寫照。2015年5月29日23時33分,玉林市新民社區泉源街一幢9層民宅起火,1名婦女和她10歲的兒子、2歲的女兒被困在五樓。接警后,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隊官兵迅速趕赴現場,此時熊熊烈焰已竄出二樓窗口向上翻卷,一樓通往五樓臨時搭建的木質樓梯已被燒毀,而起火樓房周邊場地狹窄,舉高消防車無法施展。
為了在第一時間搶救出被困群眾,楊科璋主動請纓,帶領3名戰友組成搜救組,攜帶手提防爆燈、空氣呼吸器、滅火防護服等救援裝備,登上毗鄰的一幢6層民房的樓頂,再通過兩節拉梯與挂鉤梯聯用,艱難攀爬上著火房子9樓樓頂。當時著火樓樓道內毒煙彌漫,熱浪沖天,能見度極低,一不小心膝蓋、小腿、肩膀就磕到牆壁和台階,疼痛難忍,楊科璋和戰友隻能貓著腰,沿著樓梯艱難地往下搜救。每往下一層,煙霧越來越濃、空氣越來越燙。但想到多耽誤1秒鐘,被困人員就多一分危險,楊科璋毅然決然地帶著戰友向五樓摸索前行。
楊科璋到達著火民房樓頂。圖片來源:廣西文明網
到達六樓樓梯口時,大家感覺進了蒸籠一般,熱浪就像剛揭開鍋的水蒸氣,從樓下迎面涌來,脖子、手腕等皮膚裸露處汗水不停地往外冒,口干舌燥、渾身乏力。1名戰士猶豫地對楊科璋說:“指導員,我走不動了。”這時,突然從五樓傳來隱隱約約的拍門聲。人命關天,救人要緊,刻不容緩!楊科璋當機立斷,立即帶領戰友循聲摸了過去,迅速打開房門,隻見母子3人已經癱軟在地、不斷嘔吐、痛苦呻吟。楊科璋果斷下達命令:“快,趕緊救人!”並與戰友檢查被困母子傷情。
小男孩緊緊抓住楊科璋的手問道:“叔叔,我會死嗎?”“別怕!孩子,我們一定會救你們出去!”楊科璋一面安撫驚恐萬分的母子3人,一面用空氣呼吸器給他們供氧。樓下火勢步步緊逼,空氣呼吸器開始報警,形勢越來越危急,尤其讓人揪心的是女童不會使用空氣呼吸器,一味嚎哭,幾近昏厥。若原地等候救援,女童隨時面臨死亡威脅﹔若集體轉移,又沒有足夠的裝備,大家一下子慌了神。
在這生死關頭,楊科璋堅定地說:“大家不要慌,絕不能放棄!我先把小女孩救出去!”並吩咐戰友對被困母子進行安全防護,自己則用滅火防護服裹住女童,摟在懷裡,把空氣呼吸器的他救面罩套在女童的頭上,毅然拉開了房門。女童又哭又鬧,使勁掙扎,楊科璋邊哄邊調整她的面罩,並在黑暗中焦急地尋找往上轉移的通道。突然,一腳踏空,掉進了尚未安裝電梯的電梯井裡,瞬間失去了蹤影……
當戰友們在一樓找到楊科璋時,他已經失去了知覺,而女童仍被他緊緊環抱在胸前。楊科璋以自己的身體充當了“保護墊”,女童得以生還,自己卻壯烈犧牲。參與搶救女童的主治醫師事后講到:“女童如果沒有消防戰士緊緊抱住,沒有這個緩沖力,從這麼高的樓層掉下,絕無生還可能。從人體本能應急反應來說,意外跌跤都會自然張開雙手尋找支撐保護,但他始終沒有鬆手。這個消防戰士太英勇、太偉大了!”
2.孝順長輩 他事無巨細為父母考慮
2007年9月,楊科璋考上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在大學同學眼裡,他是一個有擔當、責任感強的人。“上大一時,有一次去爬山,每到山路陡峭的地方,楊科璋都會主動站出來維持秩序,幫助女生和瘦小的男生。凡有集體活動,他也都會主動張羅,為大家做好服務。”與楊科璋同一宿舍的小羅說。
楊科璋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后同學們都投身企業或市場賺錢,楊科璋卻堅定地追逐並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參軍,以優秀成績考入並投身消防隊伍。2012年10月,楊科璋結束入警培訓,分配到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隊工作,他主動要求分到條件較艱苦的北流中隊,並先后要求到執勤任務重的特勤中隊和名山中隊任職。
“今年春節科璋沒回家吃飯,單位離家不過20分鐘路程,可至今半年了他都沒回家吃夠5次飯。”楊科璋的媽媽林姨抹著眼淚說,“每次他都說隊裡工作忙,要值守,隨時待命,我心疼他,他就安慰我,‘媽,我做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盡心盡責。’”
楊科璋生前慰問老人。圖片來源:廣西文明網
為了工作很少回家的楊科璋每次一回去,總要買些水果。他家住的是筒子樓,爺爺住二樓,他先把水果拿到二樓給爺爺,然后一層層樓上去分水果給父母、哥嫂,隻留一點給自己。楊科璋很疼爺爺,工作第一個月領到工資,就給爺爺買了一塊手表,還特地告訴老人“不用上鏈的哦”,把老人樂得眉開眼笑。
“有時家裡煮的飯多了,剩出半碗,科璋就會說:‘媽,我飯量大,我把這半碗飯吃了,明天你就不用吃剩飯了。’”說起兒子的懂事和可心,林姨的眼淚抹了一遍又一遍:“他還說要帶我們兩老去旅游,但如今……”
楊科璋有一個已談婚論嫁的女朋友,孝順的他和哥哥在籌劃著買房計劃:在城東買相連的兩套房,打通一面牆或陽台,兩家變一家,這樣爸媽就可以和兩個兒子住在一起,不用兩邊跑,一家人就不用分開了。這美好的藍圖曾讓楊爸爸和媽媽無限憧憬,而今隻剩唏噓。
3.身先士卒 他總是沖在救援最前線
楊科璋生前參與救援現場。圖片來源:廣西文明網
平日,楊科璋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潛心研究消防業務上,偶爾參加同學聚會,大家擔心他工作有危險,他總是說,他們經過了專業的滅火救援訓練,各種危險都能面對,“我們不沖到一線,還有誰沖到一線?怕死不當兵,當兵不怕死!”
2013年6月2日零時許,玉州區大新社區13社附近倉庫起火。楊科璋帶領中隊官兵到場時,大火正處於猛烈燃燒階段,身先士卒的楊科璋深入復雜的火場內部偵查,發現倉庫隨時可能坍塌,3米開外就是大片的倉庫和民房,一旦火勢蔓延開來,后果不堪設想。楊科璋一面組織官兵採取呼喊、敲門方式疏散群眾,一面布置水槍陣地滅火,搬開阻礙物,開辟一條隔離帶,終於將火扑滅。
楊科璋生前參加日常訓練。圖片來源:廣西文明網
2013年8月19日上午,城區一居民房8樓,一名留守男孩頭被卡在防盜網格上,身體懸空。楊科璋率領中隊官兵攜帶動液壓剪切鉗、鋼筋速斷器、安全繩等搶險救援裝備直奔現場,兩名公安民警正在拼命拉住小男孩,上下不得脫身。小男孩雙頰發紫,驚恐萬狀,不斷發出聲音:“叔叔,我痛,救我!”楊科璋做好安全防護后,攜帶液壓剪切鉗出到窗台外施救,另一名戰士抓住小男孩,減輕他的痛苦。10多分鐘后,小男孩成功獲救。
4.堅守初衷 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013年4月29日,博白縣出現百年罕見的持續暴雨,導致多個鄉鎮發生山洪和房屋坍塌現象。在雙鳳鎮均田村,5名群眾被迫到二樓陽台及樓頂避險,楊科璋帶領官兵渡過齊腰的洪水,用繩索將被困群眾全部救出。在雙鳳鎮木長崗村,楊科璋頂著滂沱大雨,冒著山體滑坡、山洪等危險趕到現場,成功將被埋壓人員救出。在茂江村南流江中心一處孤島上,楊科璋帶領官兵救出了3名水性好的被困群眾,有一名老人不會游泳,緊緊抱住一根樹干,隨時會被沖走。楊科璋果斷帶上兩名戰士登上沖鋒舟,冒著急流靠近老人,楊科璋不顧一切迅速往前一扑,成功將老人從樹上拉到了沖鋒舟。
楊科璋生前在安全教育培訓班上做培訓。圖片來源:廣西文明網
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愈發磨亮了楊科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衷,洗練了他愛民、為民的情懷。玉州區名山社區五保戶呂阿婆是名山中隊的幫扶對象,逢年過節或空閑時間,楊科璋和官兵們會帶一些生活用品到村裡看望呂阿婆,幫助打掃衛生、清洗被褥,陪老人嘮嗑聊天,他每月還拿出200元給呂阿婆補貼家用。在楊科璋的提議下,通過新聞媒體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孤寡老人,幫助他們安度晚年。
烈火雄風顯忠誠,留取丹心照汗青。楊科璋在短暫的消防從警生涯中不斷在烈火中書寫傳奇,在平凡中鑄就輝煌,用行動忠實地踐行著“人民消防為人民”的誓言。
(本網根據《楊科璋:舍身取義鑄忠誠》《中國好人榜——楊科璋》等綜合整理,感謝廣西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入伍近4年,楊科璋火光中出生入死,險境裡拯救生命,用鮮血和汗水守護著一方消防平安。在清理楊科璋遺物時,戰友們在他的工作日記中看到了這麼一段話:“一次次扑滅火災保護群眾的財產,一次次搶險救援解救群眾的生命,一次次應急救助解決群眾的困難,一次次獲得人民群眾最真誠的褒獎,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充滿了價值和意義。”字字句句真摯感人,好戰士楊科璋用生命踐行著“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