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好農民”馬義仁:不會水的庄稼漢洪流中兩進兩出救起兩孩童

2015年11月02日08:31   來源:中國文明網

不會游泳、不諳水性,但面對湍流的洪水,他不顧個人安危兩進兩出,相繼救起兩個孩子。一公裡的河岸記錄著他赤腳與山洪賽跑的精彩。

普通農民,生活貧瘠,但面對求助,他甘願伸出援手,慷慨相助。他懷一顆仁愛之心做人做事,譜寫美麗的人生篇章。

馬義仁和妻子、孩子在干農活。圖片來源:寧夏文明網

1.看到孩子水中起伏 不會游泳的他毫不猶豫跳入洪流中

固原市原州區中河鄉黃溝村四組,一條被雨水沖刷過的河道將這裡分為了南北兩段,馬義仁的家就在離河道不遠的地方。

2014年8月17日白天,原州區境內持續降雨。中河鄉黃溝村4組附近的河流水位開始上漲,下午2時許,山洪暴發。洪水沖刷河堤,馬義仁擔心家中房屋受損,便和妻子一起來到岸邊查看洪水情況。此時,馬義仁看見洪流中有個身影,隨著洪水上下起伏。“孩子要被洪水沖走了。”馬義仁的心裡猛的一驚,來不及多想,他立即跳入洪水中奮力向孩子所在的位置奔去。洪水有1米多深,已漫過了馬義仁的腰身,巨大的沖擊力夾雜著洪流中的淤泥讓他幾次跌倒,馬義仁卻拼命靠近急流中的孩子,終將孩子救起。

抱著被救的孩子上岸后,泥巴裹滿了兩人的全身,孩子的衣服已被泥石劃破,渾身上下隻有兩隻眼睛眨巴著可以看清。事后,回想起當時救人的場面,馬義仁說:“我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一心想著怎麼將孩子救上來,完全忘記了自己不會游泳,忘記了危險”。

馬義仁和妻子在鍘草。圖片來源:寧夏文明網

2.剛救起一個又發現一個 緊追猛跑救起被洪水卷住的第二個孩子

“快看,洪水中還有一個孩子。”當馬義仁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時,妻子的喊聲讓馬義仁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上。順著妻子手指的方向看去,發現了前方幾百米的洪流中另一個孩子的身影。情況十分危急!他吩咐妻子:“快把孩子抱回家洗一洗,讓孩子暖和暖和。”說完他急忙將懷中的孩子交給妻子,再次跳入水中。“孩子在洪水中一會露出腦袋、手腳,一會消失,水中掙扎的樣子,讓我緊張極了。”馬義仁說。此時,水流湍急,加之體力不支,馬義仁在水中向前滑行的速度明顯減慢,眼看著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馬義仁趕忙爬上岸一路追趕。

當時,河岸全部是苜蓿地,鞋子進水后跑起來打滑,馬義仁索性脫掉了鞋子,赤腳在苜蓿地裡沿著河岸奔跑,腳被苜蓿茬割破了,他渾然不覺。衣服被枝杈劃破了,他也不知道。就這樣沿著河岸猛追奔跑了1公裡左右,他來到河道轉彎的下水處等待。很快,洪水便卷著孩子到來,馬義仁順勢將孩子抓住帶上了岸。

馬義仁和他救的小孩王家亮、王家欣。圖片來源:寧夏文明網

看到孩子安全帶回岸上,已脫離生命危險,馬義仁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此時他已是筋疲力盡。

被救的兩個孩子是兄弟倆,馬義仁最先救上來的是弟弟,后救上岸的是哥哥。事發時,幾個孩子在河邊玩耍,當洪水來臨時,年齡稍大的孩子迅速跑上岸躲開,年幼的弟弟來不及跑開被洪水卷走。哥哥見弟弟被水沖走,情急之下跳入水中想要拉住弟弟,不想兄弟倆一起被洪水沖走。幸運的是,這兩個孩子除了被水中石頭蹭破皮膚外,並未傷及要害。

當聽說自己的兩個孩子被山洪沖走,徐小蘭一家人沿著河道找了一圈無果之后,回到家中。此時,兩個孩子已被收拾的干干淨淨,坐在自家炕頭。徐小蘭看到孩子完好無恙,連忙向馬義仁道謝。馬義仁卻說:“我和你一樣,都是做父母的,誰都疼孩子。”村民說他是傻子、沒心眼,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人不值。但他卻認為:“如果見死不救,我這44年算白活!”

3.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絕非偶然 平日裡就是人人夸贊的大好人

“馬義仁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並不是一時沖動。他是位地道的農民,平時靠外出打工賺錢貼補家用,日子過得並不寬裕。為了節省開支,一家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簡單的。可不論是在村裡還是在打工的地方,談起馬義仁,村民、工友、親戚、朋友總會豎起拇指,說他是位大好人。

馬義仁給工人送飯。圖片來源:寧夏文明網

每年春耕時節,馬義仁便成了黃溝村的“香餑餑”。他家有台四輪農用車,村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喜歡請馬義仁來耕地,地犁得深,要的工錢也便宜。村民王法榮說:“其他人一畝地收40塊錢工錢,他隻收35元。為了省油、省機器,其他人耕一畝地半個小時就能完成,他要花費一個小時。”馬義仁覺得庄稼就是農民的飯碗,地耕不好,就會影響糧食產量。“一年的庄稼兩年種,深耕細作才有回報,我不能圖眼前的那點利益,砸了村民的‘飯碗’。”大字不識一個的馬義仁在做人做事上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1997年,村民買政貴去新疆打工,一家老小的生活留給妻子一人打理。有一天,六個月大的兒子得了急性肺炎,如不及時救治,會有生命危險。那時買政貴家裡很窮,沒錢給孩子治病,馬義仁了解情況后,將身上僅有的600元積蓄拿出來塞進買政貴妻子的手裡。“當時這就是救命錢,我這一生都不會忘記這份恩情。”買政貴說。2012年,馬義仁在銀川工地打工,遇到了湖南籍工友老唐。老唐隻身一人來到銀川,輾轉多個工地打工。然而,工錢卻遲遲要不到手,馬義仁知道后,多次陪著老唐找工頭要錢,他用真誠和朴實感動了工頭,最終幫老唐要回了拖欠的4000元錢。

馬義仁給女兒看榮譽証書和獎杯。圖片來源:寧夏文明網

寧夏日報、新消息報、固原日報等區、市媒體先后報道了馬義仁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今年3月,馬義仁被授予第三屆固原市十大道德模范稱號。

(本網根據《馬義仁的“仁義”之心》、《中國好人榜——馬義仁》、 《馬義仁:危難之處顯身手 奏響“仁義”之歌》等稿件綜合,感謝寧夏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馬義仁,對被救的兩個孩子來說,這個名字有千鈞重,年幼的他們可能還不能理解什麼是救命之恩,但被裹挾於洪水中掙扎之時,這位伯伯伸過來的手是那樣溫暖和有力。是的,洪流肆虐,情況危急,沒有馬義仁不顧安危的搏命之舉,對兩個孩子來說,后果不堪設想。“這是我能做也應該做的事,我想任何人碰到這種事都會挺身而出的。”和許多見義勇為的英雄一樣,若不是媒體輿論的關注,在馬義仁自己看來,自己的救人之舉只是平常生活中的一個插曲罷了。英雄其實就是這樣在平凡中成長,我們無意再為這些平民英雄說些贊美之詞,在生命面前,英雄之名,馬義仁當之無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