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五日,生活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安置點的聶拉木縣樟木鎮商戶王俊生(左二)收到了一件特殊禮物——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委托人送來的一面嶄新國旗。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六周年之際,期盼許久的老王終於得償所願。本報記者 格桑吉美 攝
今天,生活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安置點的聶拉木縣樟木鎮商戶王俊生收到了一件特殊禮物——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委托人送來的一面嶄新國旗。在新中國成立66周年之際,期盼許久的老王終於得償所願。
“4·25”地震發生后,在聶拉木縣樟木鎮經商的58歲商人王俊生,在黨委、政府組織撤離時,不顧個人其他財產,從廢墟中搶救出一面國旗。在到達安置點后,王俊生將這面國旗通過西藏電視台工作人員轉交給自治區黨委、政府,感謝黨和政府的救命之恩。幾個月來,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王俊生和其他居民一起在安置點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老王心裡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擁有一面可以永久珍藏的國旗,讓自己能時時感恩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感恩偉大的祖國。10月4日,西藏衛視《西藏新聞聯播》在“國慶故事”專欄中報道了王俊生和國旗的感人故事。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被王俊生對國旗、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偉大祖國的真摯感情所深深感動,特意委托日喀則市負責同志將一面嶄新的國旗送到了居住在桑珠孜區安置點的王俊生手中。
今天上午,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劉虎山來到“4·25”地震受災群眾安置點,代表陳全國書記將國旗贈送給王俊生。
老王深情地捧起國旗,將國旗緊緊貼在胸口,眼眶裡閃爍著晶瑩而幸福的淚花,他說:“在新中國成立66周年之際,陳全國書記給我送來了這面有特殊意義的國旗,我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好這面國旗,讓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高高飄揚,表達災區群眾對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感恩之情。”
也許有人並不理解這位58歲的老人為何對五星紅旗有著如此深深的愛念,但對於王俊生來說,國旗就是他的親人,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的全部。在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老人總是時不時地拿出手機,一遍又一遍地看著當時手機裡留存的國旗照片,他說:“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與我們災區人民心連心,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們最溫暖的關懷和最有力的支持。看到國旗,我就想起了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就更加堅定了震后重建的信心和決心。”轉移到安置點后,王俊生堅定地選擇留在了這裡當一名志願者。他說,“我在西藏生活了40多年,在樟木生活了30多年,樟木的一草一木我全都認識,西藏就是我的家,樟木就是我的家,這裡的藏族群眾就是我的親人。親人們受災了,我也幫不上什麼大忙,就是希望留下來能為親人們做點事。”
胸懷愛國心,常思感恩情。“是黨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黨的恩情比雅魯藏布江水還深,我們一定聽黨話、跟黨走!”“有黨和政府在,我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重建家園。”“五星紅旗就是我們樟木人民的精神支柱,再強的地震,也震不倒!”“樟木人對國旗有著特殊的情懷,大家都知道‘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樟木很多人都與老阿媽有著相似的經歷。”“我們搬進帳篷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帳篷裡挂上領袖像,在帳篷頂上插上五星紅旗。”安置點內,各族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紛紛表達著災區群眾對國旗的深深愛念,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無限感激。
風展紅旗如畫,記者在地震災區安置點看到,家家戶戶的帳篷頂上都插著國旗,那一面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無聲地訴說著西藏各族人民的愛國精神,更是雪域兒女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心連心的真實寫照。“4·25”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西藏抗震救災工作、十分關心災區各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俞正聲主席、劉雲山常委、張高麗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做好抗震救災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強了信心、提供了動力,當前抗震救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順利展開。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堅強領導下,災區各族人民一定能早日重建家園,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記者 李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