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是一個榜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聽中國聲音

2015年09月29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中國是一個榜樣”

聯合國總部大廈。(資料圖片)

9月28日,紐約街頭擁擠得水泄不通。這一天,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舉行一般性辯論。在這個被譽為聯合國“最高講台”的地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舉世矚目。

走在紐約街頭,時時能感到中國的分量和人們對習近平主席的關注。紐約市市民哈山姆對本報記者表示,習近平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中國發展得很好,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他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看到中國面孔和中國制造。在紐約第五大道上,一位賣冰淇淋的俄羅斯小伙說:“我知道中國主席,他的名字叫習近平。我常常在時事新聞上看到他,他是一位十分重要的、有力的領導人。我們俄羅斯和中國是好鄰居、好朋友。”送記者到聯合國總部的出租汽車司機來自埃及。他說,中國是一個迅猛發展的國家,世界各地都能感到中國發展的影響,“到處都能看到中國人。”

經過重重安全檢查,記者在媒體集合地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同行等待進入現場。站在本報記者前面的是來自盧旺達國家電視台的莫裡斯和詹姆斯。莫裡斯去年訪問過北京和天津,對中國的發展變化贊不絕口。莫裡斯說,中國經濟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中國向非洲國家進行了很多投資,比起帶有條件的援助,盧旺達更需要中國這樣能夠給當地帶來持續發展的投資。莫裡斯說,他希望聽到習主席在今天的聯大講話中提及全球安全、貿易等話題,因為中國在世界各項事務中正發揮更大作用,希望聽到習主席在這些事務上闡述中國的立場和目標。“中國是一個榜樣!”莫裡斯在記者耳邊強調說。詹姆斯在一旁連連點頭。

上午11時25分許,習近平主席在全場期待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中登上聯合國講台。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對歷史,我們要心懷敬畏、心懷良知。歷史無法改變,但未來可以塑造。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之際,習近平深刻闡釋銘記歷史的重大意義。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向未來,習近平主席指明世界發展的方向。

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習近平主席鄭重承諾“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鄭重宣布中國支持聯合國事業的新舉措。

大約20分鐘的講話,一次次贏得熱烈掌聲。講話結束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多國領導人上前祝賀,會場內外贊賞不斷。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裡克表示,習主席在一般性辯論時的重要講話,具有前瞻性和現實意義,中國的政策建議和主張有利於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貝寧外交官恩古科馬表示,對習主席講到的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的表態非常贊賞。他說,中國正在積極地參與非洲建設,歡迎中國來非洲和貝寧投資,帶來適合非洲的工業生產技術和農業種植技術。貝寧也希望向中國學習先進的生產和管理經驗,搭上這趟快車。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西蒙對本報記者表示,習主席說“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贏得了全場掌聲,這說明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朋友遍天下”。中國沒有忘記幫助過自己的老朋友。在安理會改革問題上,中國一直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特別是非洲國家的代表性,讓全體發展中國家看到了希望。

美國《赫芬頓郵報》的報道認為,習近平主席的多項宣布表明中國在涉及聯合國很多問題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奧地利《南國風》雜志記者羅森博格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經做出了巨大努力,很多標准都在向歐洲看齊,可以看出中國的決心和勇氣。土耳其《民族報》記者澤塞告訴本報記者,當前世界仍面臨氣候變化、疾病和恐怖主義威脅等危險,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國能在關系人類命運等重大利益問題上共同攜手應對,他很欣慰。

南非《新時代》報紙的記者左伊說,她關注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宣布的對非盟和聯合國維和部隊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幫助措施,她認為這些舉措能夠惠及非洲普通民眾。來自意大利的一位代表團成員告訴本報記者,隨著中國的發展,世界也期待中國在維和事業上發揮更大作用。(本報聯合國9月28日電)

  中國對聯合國的突出貢獻(延伸閱讀)

  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1990年4月,中國首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5名軍事觀察員,正式開啟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序幕。25年來,中國維和力量已遍布亞、非、歐、美四大洲。

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迄今,已有3萬余人次參加了29項聯合國維和行動,共有17名中國維和軍警在行動中犧牲。自2008年12月底中國海軍開赴亞丁灣、索馬裡海域開展護航以來,中國已派出19批護航編隊為5800多艘國際船舶保駕護航。

在維和攤款比重上,中國所承擔的維和攤款居聯合國成員國第六位,在發展中國家居第一位。目前,中國有近3000名維和人員在包括南蘇丹、利比裡亞、黎巴嫩、塞浦路斯等9個維和任務區為和平值守。

  積極參與人道主義救援

長期以來,中國積極參加國際災難救援和人道主義援助,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

2003年以來,中國先后在阿爾及利亞、伊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海地、新西蘭、日本和尼泊爾等國地震災區執行國際救援任務。

中國還在全球范圍內實施醫療救助,特別是對非洲地區防控疫情方面給予的大量幫助。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國家肆虐后,中國派出多批專家和醫護人員,先后向疫區國家提供了4批總價值7.5億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是累計向非洲提供援助批次最多和醫療物資最多的國家之一。

  積極參與國際發展合作

60多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發展合作,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700多名中國好兒女為他國發展獻出了寶貴生命。

與此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南南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幾十年來,中國通過分享發展經驗、傳授專業技術知識、減免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等途徑,先后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據新華社9月28日電 記者王龍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李放、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