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7日,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烏爾都隆窩孜村,柯爾克孜族牧民塔什鐵米爾(左)一家人在定居興牧房裡聽兒媳帕孜萊提唱自編歌曲《我愛祖國》。
2015年5月7日,兵團第二師29團職工住宅區外景。綠意濃濃的小洋樓周圍林木成排,草地成塊,一片生機盎然景象。 □杜炳勛攝
2015年5月5日,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二場居民在仁和佳苑小區內散步。近年來,該場加強城鎮化建設步伐,深入推進“生態靚場、生態立場”戰略,實施“綠滿二場”工程。目前團場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6%。□李乾紅攝
庫爾勒的夏夜,漫步在孔雀河邊,迎面吹來習習的涼風,看著滿河的璀璨光影,恍惚有置身珠江岸邊、黃浦江頭的錯覺。三河貫通之后,庫爾勒這座城市有了靈動的魅力。
不僅是庫爾勒,現在當你驅車環繞准噶爾盆地或塔裡木盆地,你會驚訝於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在視野裡拔地而起,高樓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生長。
城市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高級階段。可以說,一個社會有多少人享受到了城市文明發展的成果,就標志著這個社會發展的程度有多高。四通八達的交通、花團錦簇的環境、窗明幾淨的樓房、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這樣的生活環境,誰不向往?
民心之所盼,執政之所系。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成為新疆各級黨委、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推進社會大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有力抓手。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之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的新疆,以更大的氣魄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以人為本、規劃先行、城鄉統籌、布局合理、集約高效、特色鮮明”——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為新疆新型城鎮化發展定下這樣的基調。
理念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規劃先行”,是自治區推進本輪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原則。
新的形勢,需要重新修編新疆城鎮體系發展規劃。2014年7月,《新疆城鎮體系規劃(2014—2030年)》經國務院批准實施,成為推動新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行動綱領。自此,城鎮化進程,以新的姿態,在天山南北快速推進,並結出累累碩果——
中心城市快速發展,城鎮集群逐步形成!烏魯木齊都市圈、克拉瑪依—奎屯—烏蘇、伊寧—霍爾果斯、庫爾勒—尉犁、阿克蘇—溫宿、喀什—疏附—疏勒、和田—墨玉—洛浦等城鎮組群已經形成或正在逐步形成。
城市空間加快擴展,發展質量得到提升。全疆各地城鎮都在以新一輪城鄉規劃為引領,以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公共服務設施等重點項目為引導,拉大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用地,吸納鄉村人口。
城鎮生態日益改善,人居環境日益舒適。隨著各地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聯合國迪拜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一項項榮譽被新疆的城市收入囊中。
民族文化得到保護,歷史文脈得到傳承。經過打磨,喀什、吐魯番等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呈現出古典與現代水乳交融、骨肉相連的和諧景觀。從2009年開始試點的喀什市老城區改造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次改造完全保護了歷史風貌,把喀什歷史文化名城的風骨、靈氣、精神都巧妙地鑲嵌在了古城的建筑骨骼之中。
如今,到天山南北的城鎮走一走,你會發現:在黨的政策春風吹拂下,城鎮面貌早已煥然一新,人們的精氣神兒都顯得激情澎湃。
城鎮讓生活更美好。隨著新疆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新疆人必將享受現代城市文明的發展成果!(記者王永飛)
相關專題 |
·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