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別樣青春,綻放雪山之巔

——探尋西藏軍區崗巴營官兵的內心世界

2015年09月25日09:56   來源:解放軍報

青春是五光十色的歲月,是可以盡情揮洒的年華。可對西藏軍區崗巴營官兵來說,平均海拔4800米,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40%,每年200多天8級以上大風……這才是他們的青春世界。

人們對這裡的軍人充滿好奇:常年駐守偏遠孤寂的高原,他們會不會跟不上這個時代了?守著雪山為伴、望著星空入眠,他們會不會空虛孤獨?用生命履行使命的他們,還懂不懂得愛情?這樣的青春流逝到底值不值?

堅守雪域邊關的日子,究竟是苦澀煎熬還是充實快樂,讓我們走進崗巴軍人的內心世界一探究竟。

離天最近,離繁華最遠,青春夢想是否被隔絕?崗巴軍人說——

“這裡是最接近夢想的天堂”

今年7月,從軍校畢業的榮宗意主動要求分回崗巴。新兵不解,老兵卻笑著點頭。

一些親友勸他:傻不傻?好不容易脫離“苦海”又回頭。

“崗巴雖然苦,但這裡有我的夢想。”看著熟悉的雪山,走過曾經死裡逃生的山口,榮宗意沒有絲毫猶豫。從2010年底入伍,到2012年8月離開崗巴上軍校,不到兩年時間裡,榮宗意不斷追逐著自己的青春夢想:到最苦的地方當兵、巡邏最險的路段、駐守最高的哨所,他都實現了。如今,榮宗意又種下了新的夢想,他希望成為上查果拉次數最多、駐守時間最長的軍人。

在崗巴營,官兵的夢想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在有的人眼裡看來很傻,但他們嘴邊卻常挂一句話:高原哨所離天最近,這裡是最接近夢想的天堂。

去年冬天,服役期滿的戰士黃申偉,接到遠在杭州的好兄弟陳顯的電話。

“我這裡有個小項目,你快退伍回來和我大干一場!”

“我要留隊,已經遞交了申請。”

“你腦子缺氧了吧?社會發展那麼快,你在那裡與世隔絕,再呆下去就OUT啦!”

“你錯了!現在的邊防不是以前,你接觸的東西我們通過網絡都能了解。”黃申偉打消了好兄弟的質疑,“錢以后可以慢慢掙,趁著年輕,我要再任性一次!”

正如黃申偉所講,這些年,隨著部隊的建設發展,邊防早已今非昔比。記者在崗巴營看到,網絡早已連到班排,官兵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大千世界,衛國戍邊和充實完善自己兩不誤,他們對社會的認知並不落后於同齡人。

極目高原,滿眼荒涼,是否注定孤寂相隨?崗巴軍人說——

“背后是祖國人民,身在邊關不寂寞”

崗巴縣面積近4000平方公裡,卻隻有6000多人口。生活在這種連飛鳥都難覓蹤跡的環境裡,崗巴軍人卻常說:“背后是祖國人民,身在邊關不寂寞。”

在崗巴營榮譽室,有一個不上鎖的大木箱,裡面裝著上萬封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有退伍老兵的,更多的來自人民群眾。記者隨手展開幾封已經泛黃的信箋,隻見上面寫著:“我在課堂上聽到你們的故事,特別感動,我要向叔叔們學習”“崗巴的戰友們,祖國邊防有你們在,我放心”……副教導員李國強告訴記者,每次新兵入營,讀一讀這些信、聽一聽信背后的故事,已成為新訓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

營衛生所所長蜂雪雁講述了讓他感動的一次經歷。那是他准備第二次上查果拉哨所前,休假到女朋友家做客。聽說他是崗巴軍人,女友的奶奶隨口唱起了《鮮花獻給查果拉》這首歌:“金色的草原開滿鮮花,雪山上面有個查果拉,查果拉山高風雪大,山上自古無人家, 解放軍為咱守邊疆, 雪山頂上安下家……”

“孩子,你們辛苦啦!我們年輕的時候,查果拉哨所就在全國很有名,這首歌老一輩的人都會唱。”奶奶的話讓蜂雪雁渾身充滿被愛包裹的力量。

今年8月,由一名網絡時評人發起的“走進英雄崗巴營”話題,短短兩天,閱讀量就達160多萬,僅留言就有數千條。祖國人民感謝、祝福的話語,讓崗巴軍人的腳步走得更加堅實。

隔空遙望,兩地相思,邊關會不會成為愛的荒原?崗巴軍人說——

“我用自己的方式愛你”

邊關冷月,遠離親人,邊防軍人有太多辛酸故事。但是,走近崗巴營官兵,你會發現,他們的情感世界並不蒼白苦澀,而是那樣地豐富精彩,充滿軍人特有的浪漫情懷。

他們會把巡邏時撿到的高原彩石,串成精美的項鏈送給愛人﹔根據愛人的模樣,堆一個雪人、做一個冰雕,拍成照片發回去﹔寫一段邊防軍人的愛情詩行,向深愛的妻子表白﹔磨一枚彈殼戒指,向熱戀的女友求婚……

今年8月,記者到塔克遜邊防連採訪時,正值七夕節第二天。當同行的記者提出幫他們隔空示愛時,新婚不久的連長梁建國搶先站了出來。

“老婆,我想對你說,你辛苦了,我愛你!”梁建國躲到角落寫了又擦,足足20分鐘才寫下這句話。他舉著寫字板站在塔克遜主峰標志前,請記者拍下照片發給他妻子,還不忘提醒:“先幫我P得白一點,別讓老婆看到我的‘崗巴黑’心疼。”

在軍嫂們眼裡,崗巴軍人是最疼老婆的男人,他們的愛更純潔、更熾烈。梁建國告訴記者,戰士潘成華把跟了自己8年的舊水壺送給女友作定情信物,種養班班長張兵和未婚妻在連隊舉辦婚禮時,給新娘子獻上的是自己親手在高原種活的青筍。沒有甜言蜜語,沒有花前月下,但崗巴軍嫂卻自豪地說:“嫁給邊防軍人心裡踏實,衛國戍邊的人是最有責任心的男人。”

拋家舍業,爬冰臥雪,堅守邊關到底值不值?崗巴軍人說——

“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

崗巴營有個“崗巴軍人”QQ群。這個群有377名從崗巴營轉業、退伍的軍人,年齡最大的是1971年入伍的老兵。

在這個群裡,大家聊得最多的是對戍邊歲月的懷念,對當下生活的滿足,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沒有一句抱怨和后悔的話。

去年7月,65歲的重慶籍老兵楊家書帶著老伴,回到闊別近40年的崗巴“探親”。走進營區,到哪裡都覺得新奇,一棵樹、一盆花都會讓他駐足良久,但老兵最想看的,還是多少次在夢裡回去過的查果拉哨所。因為楊家書心臟有問題,老伴死活攔著不讓去,急得他在營部又跳又鬧,像個小孩。營領導帶上醫生陪他乘車來到山腳下,遠望著查果拉主峰高高飄揚的國旗,楊家書筆直地站在車旁,敬禮的手久久不願放下,臉上老淚縱橫。

營長胡廣軍兩年前就該到海拔較低的邊防某團擔任副團長,但他舍不得離開待了10多年的崗巴,上級考慮到他對防區情況非常熟悉,特許他繼續留任。其實,胡廣軍的身體已經不太適合在高海拔地區工作,但他寫在筆記本上的一首小詩表明了這位崗巴軍人的心跡:

我是中國人,華夏文明是我的魂,偉大復興是我的夢﹔

我是中國軍人,聽黨指揮是我的魂,能打勝仗是我的夢﹔

我是中國邊防軍人,雪域邊關是我的魂,祖國安寧是我的夢……

正是心懷這樣的夢想,崗巴軍人的青春在雪山之巔盡情綻放。(記者 歐 燦 特約記者 陳偉平 晏 良 許凌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