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六十六團職工王均余,至今也沒有搞明白,是什麼讓他通過手機就能與千裡之外的孫子視頻通話。老人遙望窗外白雪皚皚的天山,思緒不覺間回到了過去的可克達拉。
“美麗的夜色多麼沉靜,草原上隻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這首創作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經典歌曲《草原之夜》,訴說的就是可克達拉的故事。
可克達拉,意思是“綠色的原野”。半個多世紀前,位於中蘇邊境的可克達拉人煙稀少,發封信件都極為困難。王均余老人是第一批來到可克達拉的軍墾戰士。
“1959年,我們來這裡屯墾戍邊,那時這就是個草灘子,啥也沒有,我們的理想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王均余老人說。
為反映軍墾戰士艱苦創業的生活,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張加毅和作曲家田歌來此拍攝紀錄片,《草原之夜》作為影片的插曲蜚聲中外,其后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教材,稱之為“東方小夜曲”。
由此,可克達拉一夜間廣為人知。無數青年聽了《草原之夜》之后,乘著火車來到新疆,投身邊疆建設。一位70多歲的六十四團老戰士回憶說,他正是聽了這首歌后從湖北來到了可克達拉,“這首歌太美了,吸引著我們來到這裡,奉獻青春。”
經過幾代兵團人的奮斗,可克達拉真的變了模樣。昔日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邊境小農場,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一座活力四射的美麗新城。
眼下,正值第二季薰衣草收割時節,可克達拉鋪滿夢幻般的紫色花海。28歲的六十五團職工張琪看著一株株薰衣草花穗飽滿,香氣馥郁,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再過一段時間,這些薰衣草干花將萃取出一滴滴昂貴的精油,銷往海內外。“全國免費包郵!一周到貨。”張琪說,借助互聯網,當地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正在網上熱賣。
可克達拉目前已建成中國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基地,去年在這裡孕育的國內首家以薰衣草為主要產品的芳香產業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可克達拉市還成為新疆重要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為主的經濟體系。
去年,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可克達拉市,實行兵團“師市合一”模式。這個西部邊陲最年輕的城市,從“啥也沒有的草灘子”變成了高樓林立,大街通達,車水馬龍,商貿繁榮。由於毗鄰霍爾果斯和都拉塔兩個陸路口岸,現代化的國際物流港和電子商務中心正在建設中。
在可克達拉城中的文化廣場上,花紅柳綠,人們或散步或跳舞,音箱中傳出《草原之夜》悠揚動人的旋律。“等到草原上送來春風,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姑娘就會來伴我的琴聲……”(記者蔡國棟)
相關專題 |
·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