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饅頭爺爺”感動甜城:天天開水下饅頭為老伴(圖)

2015年09月21日08:26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天天開水下饅頭 就為了81歲的你



“饅頭爺爺”照顧老伴



79歲爺爺吃饅頭充飢

饅頭,79歲的唐自良一天三頓的主角,早餐和晚餐用開水下饅頭,中午打一碗稀飯對於他來說已經算奢侈。這樣省錢,是因為他和81歲的老伴羅淑芳是五保老人,每月的經濟來源有限。如今,羅淑芳因為腸梗阻、心臟病正在內江市市中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這讓本就拮據的家庭捉襟見肘。

9月16日,“饅頭爺爺”唐自良的故事被愛心網友發到了網上,一時間,在內江各大論壇、微博、微信朋友圈瘋狂轉發,幾百名甜城市民紛紛來到病房奉獻愛心。目前,羅淑芳的病情已經得到緩解,據羅淑芳的侄子唐吉勇介紹,截至9月20日,他們已經收到六、七萬捐款。

相愛 不受門第約束 攜手走過金婚歲月

9月18日,記者在內江市市中區人民醫院外一科23號床見到了“饅頭爺爺”唐自良,身形瘦削,胡子泛白,朴素的單衣已經有些破舊,十指因為剝了核桃呈青黑色。入秋的天已涼意十足,老人家卻還穿著涼拖。

其實唐自良的身體也不好,可老伴的身體更差,他也就顧不上自己了。

兩位老人是內江市市中區龔家鄉獅陽村人,羅淑芳比唐自良大3歲。1963年經人介紹,他們一見傾心。那時的羅淑芳是工人,唐自良只是一個農民,可是羅淑芳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唐自良。

對此,唐自良一直有些愧疚,“她當工人一個月不僅有工資還能領到大米,嫁給我后,隻有吃玉米糊。”唐自良一直很心疼老伴,羅淑芳腸胃不好,不能餓著,所以,他就寧願自己少吃點。

不知不覺,兩位老人相濡以沫走過了52年金婚。唯一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親生兒女。

相守 省錢給老伴治病 一日三餐饅頭充飢

2005年,家裡的泥土房倒塌后,羅淑芳的侄子唐吉勇便將兩位老人接到了全安鎮的新房子。平時老人單獨開伙吃飯,有時也需要幫忙做點家務活、照看孩子。

因為是五保戶,每個月,唐自良夫婦分別有250元的補助,加上一人75元高齡津貼,兩人經濟來源一共有650元。可是這筆錢,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看病上。

9月13日,羅淑芳因為肚子痛被緊急送到了內江市市中區人民醫院,經過初步檢查,羅淑芳被診斷為腸梗阻。當天交了500元住院費后,唐自良身上僅剩幾十塊。為了給老伴治病,他唯一的辦法就是盡最大可能的省錢。

羅淑芳因為腸梗阻不能進食,唐自良就每天靠吃饅頭充飢。“有時一頓一個饅頭,有時兩個,早上和晚上就喝水,中午打一碗稀飯。”他一再強調,這樣吃得飽。有一天,一位醫生幫老人買了碗抄手,可他硬是吃了一天。

雖然有唐吉勇幫忙,但唐自良還是包攬下大部分照顧老伴的活。羅淑芳耳朵不好使,兩人的交流並不多,多年的相處已成為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互相意會。

感動 求助信息網上瘋轉動 愛心人士組團探望

以前,79歲的唐自良不知道微信是什麼東西,如今,他卻因為微信感受到了內江這座城市的溫暖。9月16日晚,同病房一位病友的女兒將他吃饅頭守護老伴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一時間,內江各大論壇、微博、微信都在轉發這條求助信息,網友們都被“饅頭爺爺”的故事所感動。

9月17日一早,就有愛心人士陸續來到病房探望老人。唐自良清晰記得,第一批愛心人士有五六個,不僅買了鮮花,還拿了3000多元。光是記者採訪的一個多小時裡,就有8批愛心人士來奉獻愛心,有的買水果、牛奶、日用品,有的直接拿現金。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小何說,她在朋友圈看到后第一時間發到了高中同學群裡,有七八個同學響應號召,請她幫忙捐款。

最新情況

婆婆病情緩解已收到六七萬愛心捐款

外一科主治醫師周盛元說,入院檢查后,羅淑芳診斷為不全性腸梗阻,還有嚴重的心臟病。腸梗阻的病因有待進一步檢查,如果要做深入檢查必須先為她安心臟起搏器。經過幾天的補液,調節身體內環節,目前,羅淑芳病情已經得到緩解,肚子也沒那麼痛了。9月19日開始,她已經可以下床在病房內走一圈了。

老人所在的市中區龔家鄉獅陽村李國清說,兩位老人是五保戶,按照規定,醫療費用醫院可以報銷 80%,剩下的出院后提交材料向民政部門申請報銷一年最高3000元的補貼,這樣老人隻需要承擔極少部分費用。

唐吉勇告記者,截至9月20日,他們已經收到六七萬捐款。這些錢在墊付醫院要預交的醫療費用后,將用於改善兩位老人的日常生活。(記者 黃曉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