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羅志軍9月10日至11日在宿遷調研時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全省特別是蘇北地區要在確保今年實現農村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脫貧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做到標准再提高、重點再聚焦、內涵再拓展、底線再織牢,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確保低收入人口同全省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農村。
今年是我省實施脫貧奔小康工程的最后一年,六個重點片區扶貧開發進展如何,牽動著羅志軍的心。10日下午,羅志軍和省委常委、秘書長樊金龍來到成子湖片區的泗陽縣調研。隻見一條嶄新的旅游公路平坦寬闊,拓浚改建后的成子河航道碧波蕩漾,破解片區交通瓶頸制約的關鍵工程進展順利,羅志軍強調,基礎設施對促進片區扶貧開發具有重要意義,要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加快建設步伐,提高建設質量。盧集鎮成子湖社區,兩年前羅志軍曾來這裡調研,當時看到交通閉塞、房屋破舊,村民反映增收渠道少,村集體收入低。再次來到這裡,看到農民已搬遷到集中居住點,昔日的破舊房屋變成了粉牆黛瓦的小樓房,村裡綠樹成蔭、道路整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醫務室、小學校等一應俱全,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多萬元,羅志軍十分高興。在村民楊軍家中,羅志軍與聚攏過來的村民拉家常。“土路變成了水泥路,舊瓦房變成了新樓房。”聽到村民們說起這兩年的變化,看到大家的笑容,羅志軍說,實踐証明,隻要我們基層黨組織真正發揮作用,依靠大家共同努力和各方幫扶,完全可以擺脫貧窮和落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在高渡鎮周崗嘴村,羅志軍來到貧困戶邵前旺和周玉家中走訪。了解到他們在各方的幫扶下都有了增收來源,羅志軍十分欣慰,他強調,要按照“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的要求,絕不讓困難群眾在全面小康建設中掉隊落伍。隨后,羅志軍來到周崗嘴村產業扶貧項目基地、卜湖家庭農場集群服務中心,看到這裡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許多特色農產品正通過農村電商平台熱銷全國各地,給農民拓寬了增收渠道,羅志軍強調,農村電商“異軍突起”,對拓展農產品市場、擴大農民就業、解決誰來種地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要因地制宜積極推進“一村一品一店”,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和服務體系。
泗洪西南崗片區是全省對低收入人口進行集中連片幫扶最早的片區。11日上午,羅志軍來到該片區上塘鎮馬巷村和墊湖村走訪調研。在馬巷村,得知村裡依托食用菌特色產業基地和兩家工廠,已帶動100多名村民就業,羅志軍指出,要推動更多的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尤其要想辦法解決留在家中、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墊湖村村民周茂服,是3年前羅志軍“三解三促”駐點調研時的房東。再次來到這裡回訪,聽說周茂服生豬營銷生意不錯,全家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兩個雙胞胎兒子都已上了大學,羅志軍非常高興。在周茂服家中,羅志軍召開鎮村干部座談會,聽取大家對“十三五”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建議。
座談會氣氛熱烈,大家爭相發言。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后,羅志軍說,從現在起到年底還有3個多月的時間,實現這一輪的扶貧開發目標時間緊迫,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准扶貧、“攻堅拔寨”的要求,對象再排查、工作再發力、責任再明確,確保今年如期完成脫貧任務。要在消除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建設“強富美高”新農村。
羅志軍指出,江蘇能否在“十三五”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關鍵要看蘇北。要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把農業發展方式真正轉到科技創新驅動和體制創新推動上來,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持續興辦農村實事,鞏固村庄環境綜合整治成果,著力在水環境整治、健全長效管護機制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農民文化生活質量。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積極探索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要深化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加快探索鄉村治理新機制。羅志軍強調,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要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強化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廣大鄉村干部在農村一線工作,矛盾多、任務重、壓力大。各級黨委要更加關心關注他們,為他們集中精力干好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調研中,羅志軍還考察了新晨化纖股份有限公司、ABB精科互感器有限公司、可功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等南北挂鉤合作、產業梯度轉移的落戶企業,希望這些企業在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加大轉型升級力度,更加注重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為蘇北全面小康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耿 聯)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