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冠軍背后的郎平和中國女排

2015年09月09日09:3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冠軍背后的郎平和中國女排

7月14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后排右一)指導隊員訓練。 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攝

9月6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前排左)在世界杯頒獎儀式上慶祝。新華社記者 馬平攝

9月6日,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世界杯冠軍領獎台。9月8日,載譽歸來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帶領朱婷、曾春蕾等隊員出現在媒體面前,坦露了中國女排世界杯賽奪冠前后的故事。

20年前,褪下五連冠光環不久的中國女排,在世界大賽上屢遭敗績,中國女排原主教練袁偉民親自說服郎平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帥,1996年,她便把中國隊帶上了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領獎台。此后,郎平率領中國女排出征了一系列國際大賽,但始終未能再度獲得世界冠軍。其間,連續的征戰讓郎平的身體嚴重透支,在訓練場和比賽場上她曾昏厥了好幾次,加上女兒恰逢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親的時刻,這讓郎平更加心有余而力不足。無奈之下,郎平隻好提出辭職。

2013年,當中國女排再次陷入低谷時,人們又想到了郎平。幾經考慮,年過五旬的她又站了出來。經過一年的努力,她率領中國女排奪得世錦賽亞軍,接下來,迎接她和姑娘們的便是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杯,同時又擔負著爭奪明年裡約奧運會入場券的重任。

然而未及出征,隊中接連出現的傷病讓郎平“險些徹底崩潰”。先是接應二傳楊方旭在參加世界女排大獎賽時不慎受傷,此后,惠若琪又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參加世界杯賽。面對接踵而至的困難,郎平知道首先不能退縮的就是自己,因為她是隊員們的榜樣、是主心骨。所以她找到了讓自己對打擊變得麻木的辦法,就是研究比賽:“每天就是想辦法,怎麼弄對手、怎麼揚長避短。”忍住內心的煎熬,郎平不斷安撫隊員的情緒、給隊員做思想工作,她的超強凝聚力和人格魅力喚醒了隊員的拼搏熱情,也給了她們挑戰強敵的決心。

世界杯上,中國隊首戰即遭遇勁旅塞爾維亞隊。直到今天,郎平還為這場比賽的過程心有余悸,她認為這是本次比賽壓力最大、困難最大的一場比賽:“對陣塞爾維亞,我們的陣容因為突然出現的傷情而有了很大的變化,幾個主力都想多承擔,但不知道怎麼使力,一上場比賽就有些亂七八糟,練了一年特別順的節奏一下子沒有了,我就覺得不太對勁,我想反正就來吧,對手也感覺我們有些不對勁。后來沒招時,我就換人,其實我們的陣容是到后面才試出來的,陣容一直在試。對手就感覺挺奇怪,也許在想‘中國隊這都是什麼戰術’。對手的教練老看我,我想‘你看我干嗎’,他們肯定在想‘中國隊的這些人、這個戰術沒見過,這個人打這個位置沒見過’,我心裡想說‘我也沒見過’。”

正是郎平的“奇怪陣容和打法”讓塞爾維亞隊徹底失去了章法,中國隊取得了開門紅。

這看似偶然的結果其實也是對郎平兩年來辛勤努力的最好回報。凡是了解這一屆中國女排和郎平的人都知道,郎平是一個極其勤奮的教練。她的母親曾說,女兒是個一絲不苟的人,堪稱工作狂。即使在家裡,她也不忘看錄像,作分析,晚睡、周末無休是常事。執教中國女排時,她付出全部的精力,甚至幾次暈倒在訓練場上。助理教練安家杰透露,這兩年郎平做了很多方案,考察了很多球員,有前瞻性地做了不少工作。這次中國女排能夠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取得成功,“這個事情不能叫運氣,事先是有准備的,機會永遠是給有准備的人”。

世界杯上最后一場對陣日本隊,當比賽進行到賽點時,郎平派上本屆世界杯沒有打滿一場比賽的老將魏秋月,讓這位帶傷出征的老將,也一嘗冠軍滋味。這個小小的細節,讓全世界的觀眾都對郎平的執教之道由衷地敬佩,郎平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向人們解釋,為什麼她能將女排這群90后姑娘緊緊擰在一起。曾春蕾說過,“郎導真的像媽媽一樣愛著我們,誰有頭疼腦熱,最急的就是她。”

在談到自己的這批隊員時,郎平說:“我覺得她們比較自信,有時自我感覺良好,有時得拉回來一點。有的隊員不太自信,我們就天天表揚她﹔有的隊員有點太自信了,還沒發生就覺得自己特別棒。這樣的隊員我們就得往回拉著點,有時開玩笑要損她兩下,大家笑一笑,讓她心理有點觸動。”

曾春蕾對明年的裡約奧運會很有憧憬,她的話有些詩情畫意:“在參加裡約奧運會時我們正是當打之年,青春無限可能,為了我們的夢想,我們也是無畏無懼。”

對於朱婷而言,裡約奧運會有特別的意義,這將是她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明年奧運會是我參加的第一屆奧運會,我會按照郎導的布置訓練,打好就行了”。(記者 王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