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熱地和他熱愛的大地——訪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

2015年09月05日11:04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訪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

熱地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2015年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77歲的熱地,是西藏幾十年滄桑巨變的歷史見証人。

作為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個農奴出身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從西藏農奴到國家領導人,他是西藏發展變化的見証者、參與者、推動者,他的身上濃縮了西藏各族人民命運的變遷。

他曾經說,自己和家鄉西藏是水和土的關系,離不開,因為這裡的土地養育了他,這裡的人民養育了他。

近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熱地高興地表示:西藏,明天會更好。

西藏傳奇:從農奴到共和國領導人

熱地身上有三處傷痕,猶如歷史的烙印。

第一道傷痕,是右腳的小腳趾,小時候做農奴放牧時凍壞的,到現在還是變形的﹔第二道傷痕在腿上,是少年時代乞討時被牧主家的狗咬傷的。

誰能想到,一個曾經在生死邊緣掙扎呼號的農奴,能夠成為國家領導人?

1938年8月,熱地出生於西藏那曲比如縣一個貧苦牧民家庭,出生之后就沒見過父親,從小跟隨母親,居無定所,乞討為生。他給部落頭人、牧主、活佛當過佣人,在寺廟裡當過“小扎巴”……

農奴命如草芥。熱地記得,給頭人家的孩子當“馬”,嘴裡塞上繩子,抓著頭發,打鞭子,讓他爬,嘴巴經常被勒得鮮血淋漓。他的一個弟弟,活活餓死在母親懷裡……

“舊西藏延續了幾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反動、最野蠻、最殘酷的社會制度,比歐洲中世紀的農奴制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熱地說,時間已証明一切,分裂勢力還想把西藏帶回到以前,怎麼可能?誰會答應?

1959年,熱地21歲,這是他,還有無數藏族同胞命運的拐點。

這一年,西藏進行了民主改革,百萬農奴得以解放。熱地在解放軍和工作組的動員下,來到北京中央政法干校學習。

年輕的熱地,學會了說漢語,寫漢字。初學漢字時,對“毛”“共”“解”三個漢字記得最清楚——毛主席、共產黨、解放軍。

在那裡,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命不好,是因為剝削、壓迫造成的,並不是命運的安排。

1975年,熱地從那曲地委書記調任為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在自治區領導崗位上一干就是近30年。

2003年3月,熱地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一個西藏農奴,在時代巨變與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當代傳奇。

熱地身上的第三道傷痕,是1988年留下的。

1988年3月5日,拉薩發生大規模騷亂事件。當時熱地和中央工作組被圍困在大昭寺三樓上。寺外的武警在窗戶上用消防車搭梯子,再用部隊的背包帶把被困人員往外解救。熱地拉著背包帶下滑時,突然背包帶斷了,他從空中重重地摔在石板地上……到現在他的腰還經常疼,手上留下了傷疤。

熱地經歷過多次西藏騷亂事件,他說:“50多年來,在西方敵對勢力支持和縱容下,達賴分裂主義集團在西藏多次掀起大規模騷亂。實踐証明,我們同達賴集團的斗爭是長期的。對達賴,決不能抱有任何僥幸和幻想。”

熱地在藏北那曲與老干部在一起(2011年8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西藏巨變:一條與西藏命運交織在一起的天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7月21日,在中央的安排下,熱地乘專機由北京抵青海格爾木,然后從格爾木坐火車到拉薩。

“這是一段美好回憶,自豪、激動和由衷的高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熱地回憶坐火車回到拉薩,熱淚盈眶。

回憶起舊西藏的路況,他說:“1951年12月,十世班禪大師第一次進藏。從青海西寧出發,前后共行程2000多公裡,歷時5個多月。出發時,雇了3000多峰駱駝和7000多頭牦牛,但到達后駱駝就死了三分之二,牦牛也死了不少。”

舊西藏現代交通完全是一片空白,嚴重影響了西藏同外界的交往,制約、阻礙了西藏的發展和進步。

路,是西藏巨變的一個縮影。熱地喜歡一首關於青藏鐵路的歌中唱到:“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這條天路,是西藏各族人民盼望了半個多世紀的一個夢想,也是熱地不懈努力終於實現的一個夢想。

熱地親眼看到,早在上世紀50年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想修通進藏鐵路,但因技術難題無法克服等而被迫中止。進入新世紀后,我國綜合實力增強,青藏鐵路於2001年開工,僅用5年時間就全線建成,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

熱地說:“青藏鐵路是當今世界最宏偉的工程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在地球之巔上立起的一座歷史豐碑!”

青藏鐵路的通車,極大地促進了西藏的跨越式發展,推動了西藏社會的全面進步。2015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9周年,已累計運送貨物40483萬噸,運送旅客9100多萬人次﹔僅2014年,西藏就接待國內外游客15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0多億元,這其中青藏鐵路作出了巨大貢獻。

“西藏各族人民把這條鐵路叫作通向富裕、幸福生活的天路。”熱地感慨道。

在熱地的老家,藏北比如縣,過去沒有一條公路,交通運輸全靠人背馬駝。現在比如縣公路四通八達,全縣百姓擁有小汽車、貨車等各類交通工具將近2萬輛。“比如縣半個世紀的發展,就是新西藏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

西藏紐帶:漢藏一家親,濃情一生緣

熱地第一次跟中國共產黨接觸,是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時。當時熱地在頭人家當佣人,解放軍讓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1961年10月,熱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說,沒有共產黨,西藏不會解放﹔有了共產黨,西藏會發生變化。

參加工作后,熱地常說“到北京講西藏話,回西藏講北京話”,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座橋梁,告訴中央西藏的困難和真實的情況,同時把黨和國家的關懷帶回藏區。

今年是內地西藏班開班的第30個年頭。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到北京接受教育的藏族人,熱地一直關心著西藏內地班(校)的建設和發展。原北京西藏中學校長李士成清楚地記得,北京西藏中學成立20周年時,熱地還親自來到學校看望師生。

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熱地一再提到“援藏”二字。

他說:“中央關心西藏,全國支援西藏”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顯示了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偉大力量。

援藏工作貫穿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區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涵蓋了整個西藏各領域、各條戰線的工作。

熱地說,一批批在藏工作的漢族同志,創造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改革開放后的幾十年,又不斷注入新時代內涵,特別講忠誠,特別能創新,特別能擔當,成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突出的特點。

西藏未來: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2003年夏天,在即將離開西藏前往北京赴任時,熱地流淚了。他說,生活在這12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的各族父老鄉親永遠會是他的情之所系、心之所向。

雖然遠離家鄉,但熱地每天都會看《西藏日報》。他笑言:“在北京時,西藏每天的新聞都不會漏掉。這比我在西藏時的頻率還高。”

2008年3月,熱地從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崗位上卸任,但他依然關心西藏,關心那片土地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

今年4月25日尼泊爾8.1級地震發生后,熱地時刻關注著西藏的受災情況和抗震救災進展,牽挂著災區各族群眾。5月8日,他還專門致信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表示慰問和哀悼。

“此次地震重災區都是邊境縣,我曾經去過多次。那一帶高寒缺氧、地質復雜,開展救援工作十分艱難。在災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抗震救災工作能取得如此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自治區黨委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多方支援、眾志成城的結果。”熱地說。

熱地回憶了舊西藏地震后受災群眾無人過問、反遭盤剝的悲慘景象,說:“隻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中,西藏各族人民才會有信心、有能力戰勝任何災害,重建美好家園。”

年近耄耋,熱地每年依舊往返於北京和西藏之間。提到西藏的變化,老人的眼中充滿喜悅。

熱地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當前的西藏政通人和,百業俱興,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半個多世紀以來,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熱地感慨萬千。

他說,他堅信,在黨中央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援下,西藏人民一定能夠不斷開創穩定發展的新局面。(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張曉華、王清穎、薛文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