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江蘇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舉行 羅志軍講話

李學勇主持

2015年09月05日14:5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我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南京隆重舉行

9月4日上午,南京人民大會堂激蕩著勝利的喜悅。我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偉大的抗戰精神,團結一心、奮力拼搏,銳意進取、積極作為,扎實推進“邁上新台階、建設新江蘇”的偉大實踐,奮發有為譜寫好中國夢的江蘇篇章。

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主持大會,省政協主席張連珍,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蔣定之,省委副書記石泰峰出席。

上午9時30分,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全體起立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羅志軍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和省軍區,向江蘇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老同志、愛國人士和抗日將領,向為江蘇抗日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的海內外同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抗日戰爭中支援和幫助過江蘇人民的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在抗日戰爭中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向慘遭日本侵略者殺害的無辜死難同胞,表示深深的懷念。他說,在抗日戰爭時期,江蘇大地是遭受日本軍國主義蹂躪最為慘痛的地區之一,也是反抗侵略、奮起斗爭最為壯烈的地區之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新四軍為代表的人民武裝力量在江蘇大地上開展了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不屈斗爭,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篇章。

羅志軍指出,在血與火的歲月裡,新四軍自覺肩負抗日救國的歷史使命,馳騁大江南北,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威震華中、無往不勝的鐵軍。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新四軍深入開展敵后斗爭,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不斷鞏固和發展抗日民主根據地,使江蘇成為華中敵后抗戰的主戰場。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新四軍不畏強敵、英勇善戰,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有效牽制了日軍的主力部隊,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勛。從1938年6月新四軍挺進蘇南敵后,在韋崗打響對日寇的第一戰,到1945年12月發動高郵戰役,成為中國抗戰中對日寇的最后一戰,整個抗戰時期,新四軍在江蘇及鄰近地區共進行大小戰斗2萬余次,殲滅日偽軍20多萬人,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書寫了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英雄史詩。

羅志軍指出,回望抗日戰爭那段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偉大歷史,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記憶中的,既有家國破碎、同胞死難的傷痛,也有中華兒女英勇抗敵、浴血奮戰的壯烈,更有歷久彌新、昭示未來的啟迪。歷史昭示我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所在,全民族抗戰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江蘇軍民抗擊日寇的過程中,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提供了寶貴的人力物力支持,江蘇人民將永遠銘記。

羅志軍強調,70年前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已由我們的先輩完成,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需要我們接續奮斗。站在新的起點,全省人民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著力把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升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體現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追求,轉化為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實際行動。要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努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要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要切實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新四軍老戰士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24軍政治部主任史乃,新四軍軍部所在地代表、鹽城市委書記朱克江,駐蘇部隊代表、鎮江軍分區司令員曹寅,青少年代表、南京大學團委書記葛俊杰在大會上發言。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同志,省軍區、省法院、省檢察院、省武警總隊和南京市領導同志,副省級以上老同志,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省級機關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在寧部省屬各高校、企業、科研院所負責人,省新四軍研究會老戰士、老同志代表,抗戰烈士親屬代表,國民黨抗日老兵代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死難者遺屬代表,駐寧部隊官兵代表,以及南京市市級機關、學校、企業、衛生等社會各界干部群眾代表共2300多人參加了紀念大會。

上午,在新四軍紀念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抗日山烈士陵園、黃花塘新四軍紀念館等地同步舉行紀念活動。(記者 耿 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