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立法引航興海南

2015年08月25日09:38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立法引航興海南

一塊准備挂在儋州那大鎮政府辦公樓前的新牌匾吸引了不少農民駐足,牌上字樣引發著議論:啥叫“基層立法聯系點”?“這意味著我們最基層農民的意見也會推動法規的改變。”那大鎮人大主席符康祥形象地向大家解釋。

作為構筑法治海南的基石,立法探索正不斷延伸到廣大城鎮鄉村。包括儋州在內的我省6市縣,本月內將有10家基層立法聯系點相繼挂牌。聯系點專門收集來自基層的社情民意。換句話說,即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如果對任何一部法規有意見建議,都可以就近選擇聯系點反映。省人大常委會希望能在立法過程中,直接聽取基層意見,開展“更接地氣”的立法籌備。

在我國年初修訂出台《立法法》背景之下,今年前7月,省人大常委會共審議通過批准12部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賦予三亞、三沙兩市地方立法權,拓寬民眾參與立法的新形式、新通道。一系列立法探索,在引航改革中發揮著樣本效應。

立法怎樣緊密契合改革命題?

省委建立研究立法工作常態化機制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推進最關鍵的一步是要明晰誰承擔管理的主體責任。”

“旅游車在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至今天,迫切需要打破市縣間的壁壘,實現全島通!”

今年上半年,海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院長馮春萍馬不停蹄地參加省人大召集的多場立法座談會,在《海南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草案)》、《海南省旅游交通運輸條例(草案)》等多部法規草案征求意見中,馮春萍深知:誰能保障深化改革“一張藍圖繪到底”?法治,最為關鍵!

重點領域的立法,可以更好地引領推動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如何緊契改革的腳步?是擺在我省立法者面前的課題。

今年以來,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將年度立法計劃報請省委常委會審議批准。省委高度重視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年初開始就把研究立法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中共海南省委常委會2015年工作要點》第一次將《海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修訂)》、《海南省制定與批准地方性法規條例(修訂)》、《海南省稅收保障條例(草案)》等6件法規列入省委常委會審議的重大立法項目,省委研究立法工作常態化機制得以初步建立。

“行使好地方立法權,就是要將地方立法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去謀劃,實現立法決策與發展改革決策的銜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法制委主任委員畢志強認為,省人大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發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目標就是要確保重大改革於法有據,讓立法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

緊緊契合我省深化改革的步伐,省人大作出一系列立法部署:

——為保障將於2016年舉行的我省第八屆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省人大常委會修訂《海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對完善村民選舉委員會職責、選民登記范圍和提名候選人要求等進行規范﹔

——為推動我省旅游客運體制改革,促進客運車輛全省同城運營,省人大常委會組織修訂《海南經濟特區道路旅游客運管理若干規定》,擬從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權許可統一由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行使、適當降低許可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權的車輛數量條件等方面加以規范﹔

——為貫徹落實省委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海南省森林防火條例》,加大對森林火災肇事者處罰力度﹔為有效遏制人為水土流失,對《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進行了修訂,從政府水土保持職責、到強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法律責任上都進行修改完善。

立法工作,在深化改革的聲聲鼓點中得以穩步快速推進,12部審議通過和批准的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彰顯我省以立法鞏固改革成效的決心與信心。

地方立法權如何為經濟社會服務?

省人大指導三亞三沙地方立法權的制度創新

“54票贊成,0票反對,0票棄權。《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三沙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時間的決定》通過!”7月舉行的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主任會議提請的該議案。

而就在三沙市被授予地方立法權的兩個月前,《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關於三亞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時間的決定》獲表決通過,三亞成為國家新《立法法》公布實施后全國首批開始行使地方立法權的城市。

作為一項過去不曾有過的制度探索,根據新《立法法》規定,海南省三亞市、三沙市具有地方立法權。立法權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落地並非易事,還要思索怎樣能讓地方立法權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這些無不考驗著立法者的膽識魄力。

行使地方立法權籌備工作在省人大常委會指導下一路緊鑼密鼓:對於三亞,省人大對其行使地方立法權的步驟、條件進行專門研究,實地調研,在三亞市人大於4月提交《三亞市關於申請確定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的報告》后,省人大法制委、法工委再次對三亞市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和綜合評估,並建議指出:三亞市行使地方立法權,完全可從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生態保護三方面探索突破。

“被賦予了地方立法權的三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很快起草《白鷺公園保護管理規定(草案)》,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認為,三亞可以自信地為白鷺公園打響“保衛戰”,就是因為有了立法這一最根本的保護之策。

對於三沙,省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創新,數次與三沙市交換意見,聽取其開展地方立法准備工作的匯報,就三沙立法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立法項目、立法程序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在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指導下,三沙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廣泛征集立法項目,確定數件生態環境保護的立法項目,並於6月設立了法制委員會。省人大調研組隨后親赴三沙,全面了解三沙立法條件、立法能力和具體立法工作准備。

“三沙被賦予地方立法權,是建市發展以來的大事,包括生態保護條例草案在內6項法規作為預研立法項目,將對三沙社會發展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三沙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符戇說。

民眾參與立法渠道如何拓寬?

統籌整合立法資源廣開言路

過去,農民反映法律問題靠什麼途徑?

海口市城西鎮人大專職副主席吳盛林感觸很深,“隻有通過區人大下基層調研、召開座談會時才有反映問題的機會,農民沒有固定渠道。”

“海口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城鄉結合部土地拆遷問題可否納入法律層面加以解決?”與吳盛林收集到的群眾建議一樣,符康祥也已經收到了不少群眾反映的儋州農村學校周邊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

“基層立法聯系點有專門辦公室、專門的負責人和聯絡員,最基層群眾的呼聲擁有‘直達’通道,好的建議意見完全可以作為日后的立法條款所採納。”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表示。

建立立法基層聯系點制度是今年省人大貫徹中央依法治國戰略,拓展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的舉措之一。省人大法制委員會於今年年初公開向社會征集基層立法聯系點,遴選確定10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單位,這10家基層立法聯系點,既有省直單位,又有基層鄉鎮﹔既有立法機關,又有大專院校和智庫﹔既兼顧到東南西北中的不同區域,又兼顧漢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可以說各有特點,互為補充。同時法制委配套制定《省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定》,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在實施的一系列俯身向下、開門立法的舉措中不難看出,統籌整合立法資源,廣開言路,形成合力,是省人大常委會提高立法質量的“巧字決”。

省人大積極吸收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立法,羅素蘭、馮春萍、王和平、童光政、吳杰、李明曦等我省一批知名學者受聘為立法顧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省人大將熱點法規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對法規草案採取召開立法座談會、論証會、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

在修訂《海南經濟特區道路旅游客運管理若干規定》中組織召開論証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民主黨派各界代表對旅游車全省同城運營進行研究論証﹔在走進三亞市召開《海南經濟特區導游人員管理規定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上,年輕導游們與旅行社、旅游服務公司負責人坐在一起,現場討論熱烈,觀點交鋒。

“省人大還將進一步健全立法起草、論証、協調、審議機制,健全向下級人大征詢立法意見機制,並探索建立有關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專家學者等對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調整論証咨詢機制。”畢志強說,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精細化立法的探索中來。

良法善治之海南,值得期待!(記者 杜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