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揭秘中國防化部隊(圖)

2015年08月19日08:30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揭秘中國防化部隊(圖)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濱海新區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經過一天的緊張救援,危險仍未遠離。北京軍區已派出某部防化團2批人員趕赴現場參與救援。僅第一梯隊就派出23人,出動4台車輛,200余件專業設備。

  同時,國家級核生化應急救援隊也在趕赴一線,這支摩托急行軍由北京軍區214名官兵組成,於13日11時從北京出發,趕赴天津爆炸現場。

  雖然近年來化工事故時有發生,但很多人仍然對“防化團”這個群體倍感陌生——作為專業兵種,防化兵曾經在抗美援朝戰爭、金門炮戰、解放一江山、唐山抗震救災、核試驗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如今作為國家反恐處突的重要力量,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我軍防化兵最大建制是防化團

  防化兵是防化學兵的簡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兵是一個戰斗保障兵種,由防化、噴火、發煙等部(分)隊組成。裝備主要包括觀測、偵察、防護、洗消、噴火、發煙等六種基本類型。主要任務是對核、化學、生物武器及燃燒武器進行防護﹔進行化學、核輻射偵察與放射性沾染觀測﹔組織實施煙幕保障﹔用噴火器等燃燒武器協同步兵作戰等。

  另外,防化兵還要指導其他部隊對核武器和化學武器進行防護,並協助地方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實施上述防護。

  從戰場上一路走來的防化兵

  1932年12月13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在軍委特科隊中編設化學排,其主要任務是施放煙霧,以迷惑敵人、掩護己方戰斗行動。1938年年底,我軍曾在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成立化學隊,並在延安舉辦防毒培訓班。解放戰爭后期,華東野戰軍在第7、9、13縱隊組建過防化分隊。

  1950年11月,中央軍委軍訓部長蕭克向中央提出成立化學兵學校,並建議野戰軍和兵團編設防化科,軍編設防化股,師、團、營設防化參謀。蕭克建議得到周恩來贊同。12月1日,毛澤東批准成立化學兵學校,后擴編為防化兵學院。1953年大軍區相繼成立防化兵處,總參軍訓部設置防化兵處。

  1955年4月19日,中央軍委決定組建總參謀部防化學兵部,1956年1月1日正式成立,張乃更任首任部長﹔1957年5月,軍委決定防護學兵部作為兵種來建設,履行兵種領率機關職能,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學兵,任命肖學林為政治委員。1959年4月,國防部決定,解放軍防化學兵改稱總參謀部防化學兵部。如今,總參防化學兵部並入總參兵種部。

  曾多次參與重特大事故救援

  近年來,我國的防化團在福建漳州PX石化爆炸、江蘇南京化工廠爆炸、汶川地震、彝良地震中都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防化部隊的戰士們還曾赴尼泊爾對震后防疫工作進行支援。

  對話專家:為什麼防化團沒有第一時間參與救援?

  天津爆炸現場有太多的未知,公眾也有著太多的不解,為此記者第一時間連線反恐處突專家、武警指揮學院處置突發事件研究室副研究員相虎生。

  記者:在天津爆炸事故中防化團能發揮什麼作用?

  相虎生:防化團一直是國家反恐應急處置的重要力量,主要承擔著生物、化學、核與輻射類突發事故的應急響應和救援、危險品處置的功能。這次天津爆炸事故伴隨有危險化學品泄漏,所以也需要派駐防化團參與救援,可以對現場危化品進行檢測鑒定、洗消,利用制式防護器材對現場人員和施救人員進行救護,最大限度地減少有毒物品/氣體對人的二次傷害。

  記者:為什麼事故發生后不立刻派出防化團?

  相虎生:防化團更多的是進行預防性處置和事件發生后的救護性處置,而面對火災事故,首要任務隻能是扑滅明火,防止發生二次爆炸或者其他次生災害,在現場勘查后再考慮調動防化團。不可能一開姶就調動防化團去滅火,尤其是天津爆炸事故發生在深夜,在火情未明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造成更多人財物的損失,消防官兵必須要義無反顧地沖到一線。而且,調動防化團也需要一個過程,涉及到多部門的協作,還要調動專業裝備都需要一個應急准備時間,部隊開到現場也要一個時間過程。

  記者:很多人擔心后續救援,是否能順利展開?

  相虎生:事故發生是我們所有人始料未及的,目前仍未脫離險情,我們更應該相信專業的救援力量,目前政府已經派出了國家級的救援隊伍,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處突經驗,有能力處置好現場險情,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面對突發事故,與其懷疑猜測和轉發流言,不如多關注救援進展,關心傷亡家庭。如果危化品還可能引發爆炸,最好不要去現場圍觀,附近居民也需要遠離玻璃、簡易房等容易受沖擊波影響、造成二次傷害的危險設施,做好防護措施。

  小貼士:

  人群密集區遭遇火情怎麼辦?

  STEP1:用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離。穿過煙火封鎖區時,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和身體裹好,再沖出去。

  STEP2:如果身上著了火,不可跑動或用手拍打,這樣形成風勢會促旺火勢,應盡快用衣服扑滅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跳進水中或使用滅火器效果更好。

  STEP3:如果在高層、多層公共建筑,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如果沒有這些設備,安全通道又被堵,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帘、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並用水打濕,從窗台或陽台沿繩緩滑到下層或地面。

  STEP4:如果門窗都無法逃出,可採取創造避難場所的辦法。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間,固守房內等待救援。

  STEP5:呼救時盡量在陽台、窗口等易於被人發現和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白天可以向窗外揮動鮮艷衣物,或拋出輕型晃眼的東西,晚上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