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趙全營鎮東水泉村,綠化景觀由專業綠化公司精心設計,既清新又美觀。
懷柔喇叭溝門鄉苗營村,在村邊空地種植了白樺林,林下是一片壯麗的花海。
硬化多、綠化少,這是京郊不少村庄的通病。一進村,哪兒哪兒都是白花花的水泥路,成片綠蔭難覓。
為改變這一現狀,本市今年啟動村庄綠化美化提升工程。11個郊區縣1872個永久性保留村庄,將在6年時間裡增綠3萬余畝。村邊、溝邊、路邊、河邊、渠邊,是這次綠化提升改造的重點突破區。
村庄內外見縫插綠
本市開展新農村建設已近10年時間。街巷路面硬化作為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幾乎覆蓋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隨著村庄內外道路硬化越來越多,裸露的綠地越來越少,從空中俯瞰,白花花一片。甚至有農民給自家庭院也澆上了水泥,雖說出行方便了,但農家特有的田園氣息卻在逐漸消失。
首綠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本市啟動村庄綠化,就是要為村庄增綠、補綠,打造有特色的綠化美化景觀。特別是村邊、溝邊、路邊、河邊、渠邊“五邊”綠化,今年起正式成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
“五邊”綠化大部分利用的是村庄內外的閑散地塊。其中,村邊綠化主要是建環村綠化帶或開放式村邊公園﹔路邊綠化,是在現有行道樹的基礎上,增加地被、灌木,提升綠量,豐富景觀層次﹔溝邊、河邊、渠邊綠化,是在不影響行洪的情況下,在河床兩側依次營造護灘林、護岸林。有條件的在岸邊建設護欄、台階、座椅、園林小品,給村民增加一兩個親水、賞景的好去處。
今年以來,“五邊”綠化已經在京郊379個村庄開展,截至目前,實現綠化美化面積8500多畝。
專業公司進村設計
順義區趙全營鎮東水泉村,今年綠意增添不少。進村路兩側,原先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了整齊的綠化帶。生機勃勃的法國梧桐,婀娜多姿的紫葉李,一排排矗立在道路兩側。行道樹之間,點綴著上百塊園林石。
進了村,路兩邊的植被就更豐富更有層次感了。龍爪槐、月季、油鬆、玉蘭、竹子……各種花木參差錯落,美不勝收。取代過去的水泥花池,綠地四周圍了一圈白色的木柵欄,看上去既清新又美觀。
“全鎮25個村,全部請的是專業綠化公司設計景觀。”趙全營鎮林業站農業科副科長劉麗麗介紹。這次景觀提升不主張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尊重自然”。以東水泉村為例,村中今年新增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但實際綠化地塊非常零散,有的在農戶牆根兒底下,有的在街道中央,有的是拆違騰出來的空地。設計公司因地制宜,有的設計成了街心小公園,有的設計成了小巷綠籬,形式不一。
同屬趙全營鎮的解放村,今年新增綠化面積63畝,除了常規綠化樹種,今年村裡還引種了芨芨草、錦帶花、委陵菜、連錢草、蛇莓、嶗峪苔草等10多種耐旱的鄉土植物,后期管護成本相對較低。
懷柔喇叭溝門鄉苗營村,根據本村海拔高的地勢特點,在村邊空地上種了一片白樺林,林下遍植百日草。藍天白雲下,五顏六色的花朵盛開,遠遠望去,一片壯麗的林間花海,煞是好看。
綠化達標 區縣獎勵
村庄綠化,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記者從首綠辦了解到,目前,村庄綠化前期投入主要靠鎮村。各區縣每年對綠化村庄進行檢查驗收,對於驗收合格的村庄,區縣財政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獎勵。
部分區縣園林綠化部門,向村民免費發放樹苗、花草種子,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后種植,美化身邊環境。
另外,本市還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支持村庄綠化建設。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70個中央、市屬和區縣屬單位與70個京郊村庄結成對子,通過提供綠化規劃設計技術指導、提供綠化資金和苗木幫助、到新農村開展民俗旅游等多種形式,提供綠化扶持資金近800萬元,植樹約5.6萬株。(記者 王海燕)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