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近日在一份報告中分析了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合作發展情況。報告認為,過去10年裡,中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有了更大規模、更廣范圍和更深層次的參與,中國對促進該地區的發展和經濟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報告指出,過去20年裡,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增長強勁有力,這和該地區與中國的經濟聯系密不可分。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該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和金融合作伙伴。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合作關系體現在貿易、投資和發展援助等幾個方面。
在貿易方面,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貿易增長十分迅速。2000年,中國與該地區的雙邊貿易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009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該地區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到2013年,雙邊貿易額超過1700億美元,佔該地區對外貿易額的22%。
就投資而言,中國是在非洲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1979年至1990年期間,中國對非投資額僅為5200萬美元﹔到2012年,這一數字已超過210億美元。除傳統資源行業外,中國在其他領域,尤其是制造業的投資堪稱巨大。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非洲國家持續增長的國民經濟和不斷成長的消費市場為其提供了廣泛商機。對非洲企業來說,他們獲得了越來越多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自2012年以來,中國對非洲商品市場開放力度加大,已經給予約30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零關稅待遇,有效推動了非洲國家擴大對華商品出口。
報告認為,非洲是中國對外發展援助的最大受益者。在中國海外援助版圖中,非洲所佔比重明顯超過其他地區,其所佔份額還在逐漸增加。中國的援助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包括通過多邊機構實施發展援助等。總體而言,中國的發展援助同西方對非援助項目有著明顯差異,中國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記者蔡淳)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