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至11日,本市召開“科技小巨人”做優做強做大座談會。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出席並講話。黃興國強調,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培育一批世界級核心技術、重大產品、知名品牌,佔據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為天津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提供有力支撐。市委副書記王東峰出席。
座談會用時三個半天,新藥創制、醫療機械、農業、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等領域的52家科技企業負責人先后發言,介紹了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市場開拓等經驗做法和未來發展設想。大家表示,市委、市政府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以來,企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業務收入、研發水平、人才聚集度、品牌影響力都有了顯著提升,具備了參與更高水平競爭的能力。特別是通過“科技專列”等一系列學習考察活動,開拓了思路視野,看到了自身差距,堅定了“十三五”時期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各位企業家還就建設研發中心、開展技術攻關、優化企業管理、引進高端人才、加快融資上市等暢談了思路,提出意見建議。
黃興國結合每家企業的發展情況,逐一作了有針對性的點評,並與大家深入交流探討。他說,我們利用三個半天時間召開座談會,就是要深入了解企業發展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建議,謀劃好“十三五”時期天津發展。大家介紹了各自的經驗做法,講了一堂生動精彩的創新發展課,聽了很受啟發。在發展實踐中,你們高度重視核心技術、人才支撐、資本運作、並購收購、營銷網絡,這些經驗值得全市企業學習借鑒。生機勃勃的創新創造來源於基層,“小巨人”企業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希望大家通過這次座談,相互啟發,共同做優做強做大。
黃興國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們正在抓緊編制“十三五”規劃。今后五年,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水平向中高端邁進,必須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和綠色發展的道路。當前,天津多重戰略機遇疊加,千載難逢,空間廣闊。落實重大國家戰略,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必須交出天津答卷。我們要挖掘新潛力,創造新動力,培育新優勢,使全市發展再上一個新台階。這其中創新是根本、是關鍵,天津未來發展必須向創新要發展、要效益、要潛力、要動力。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而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具成長性的創新群體,抓科技型中小企業就是抓天津經濟發展的未來。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能夠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科技型中小企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實踐証明,我市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和天津實際。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抓下去,充分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推動全市經濟轉型發展再創佳績。
黃興國強調,“十三五”時期,要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規模、創新能力、產品水平、品牌影響等實現新的提升和飛越。要積極推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對技術水平高、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制定規劃、加強培訓、做好宣傳,開展“一對一”服務。以此為抓手,在“專、精、特”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批有質量、有品牌、上規模的行業領軍企業。企業是實體,資本和技術是兩翼,要緊緊圍繞“一體兩翼”,研究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扶持政策,讓企業發展“如虎添翼”。要積極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和資本運作,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要鼓勵企業開發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建立研發中心、工程中心,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拿出更多“殺手锏”產品,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市領導段春華、成其聖、朱麗萍、何樹山和張志強參加會議。(記者 魏彧 米哲)
相關專題 |
· 中共天津市委代理書記黃興國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