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陽學習很刻苦,在家也很勤快。
553分,超出山東省理科二本線63分,距一本線9分。單看分數並不算高,但分數的主人卻非普通人,而是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曾做過兩次大手術。當初被認為“活下來就是奇跡”的他,憑借一顆“勇敢的心”參加了今年高考,並即將走進大學校門,他就是泗水縣濟河街道辦事處康泉社區的王正陽。
曾做兩次心臟手術
平時能考600多分
7月16日,本報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來到泗水縣濟河街道辦事處康泉社區,見到了一名特殊的高考考生——泗水一中的考生王正陽。
說特殊,是因為王正陽是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剛出生時就做過兩次心臟手術。“當時還有人勸我扔了這個孩子,再要一個,但我無論如何也不能不要自己的孩子。”王正陽的媽媽張傳岩說,孩子能活著就是個奇跡,她對孩子沒有過高要求。
表面上文靜瘦弱的王正陽卻有一顆好強的心,盡管不能做劇烈運動,不能干體力活,但在家裡他願意做一些掃地、拖地、擇菜等家務活﹔在學校裡他刻苦學習,從來不用父母操心。“從上小學時就要強,語文、數學必須考到100分,考99分都不高興,三好學生、班干部,獎狀得了很多。”張傳岩說,王正陽如果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就會下定決心下次考試再追回來。
今年高考,王正陽考出了553分的成績,超出山東省理科二本線63分,距一本線9分之差。對此,王正陽很失望,他說平時考試都能考600多分,由於緊張,數學、英語都考得不理想。“知道成績后,我把兒子罵了一頓,但罵完后就后悔了,孩子能做到現在的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張傳岩表示。
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幫助像自己一樣的人
王正陽身體情況特殊,他的家庭也不一般。父母下崗多年,目前居住的樓房是回遷房,母親張傳岩聽力和視力都不太好,在家裡照顧自己和8歲的弟弟。父親王士民整日給商鋪送塑料袋,以此謀生。
王正陽告訴記者,爸爸早晨6點多就出門,中午回家休息會兒,下午接著走,直到天黑才回家。“其實我也想出去打工掙錢,但我身體不行,平時上體育課跑一圈還可以,多了就悶得喘不上氣。”他說,上大學的費用,寄希望助學貸款解決。
“我和他爸爸先后下崗,家裡窮的時候,30塊錢都拿不出來。”張傳岩說。
不能出去打工,這個假期,王正陽就在家盡可能幫媽媽做些家務,同時輔導弟弟功課。現在他每天都在背大學英語四級詞匯,想早一點通過考試。“我一定好好學習,爭取獎學金。”
7月21日報志願,王正陽做好了決定,報考醫學院,當一名醫生。“既為了多了解自己的病情,也能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人。”
王正陽的決定最初並沒有得到母親的支持。“當醫生多累啊,而且現在醫患關系也不好。”母親心疼他。但要強的王正陽堅持自己的想法,最終張傳岩同意了。
“其實我很為兒子驕傲,沒想到他能有這麼大出息。以后希望他平平安安的就好。”張傳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