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著595年歷史的北京雁翅樓,由昔日明清皇城的后衛哨所,變身為一家24小時書店,這是西城區為落實北京“1+3”公共文化政策,打造“十五分鐘文化圈”開設的第一家通宵營業書店。
今年6月,北京率先印發了“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據北京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3”文化政策文件包括《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的意見》《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創建方案》《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准》《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規范》。“1”是“意見”,是統領﹔“3”是“方案”“標准”和“規范”,是對“1”的有力支撐,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精心做好“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北京時提出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中心”功能定位,對北京市公共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5年初,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宣部、文化部等聯合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貫徹落實工作,並將2015年作為基層工作加強年。
北京市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要求,成立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專項小組,建立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啟動了“1+3”文化政策文件的起草制定工作。“1+3”文件從研究、認証到修改定稿,歷時一年,廣泛吸納了文化部專家,北京19個委辦局,16個區縣政府、文化委,基層代表意見以及工作成果,經20次修訂完善。北京市市長王安順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委會審議通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偉分別召開市委宣傳部部務會和市委深改組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會進行研究。
凸顯“首都”特色
文件以“共建共享”為著力點,強化機制創新,突出機制、資源、使用、經費“四個統籌”﹔以標准化、均等化、社會化、數字化“四化”為主線,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實現“保基本、促公平”﹔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並重,提高社會化水平﹔融入信息技術、組織管理、服務保障等要素,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現代性和時代感。
“1+3”文件的出台,得到專家的高度認可,認為是北京結合自身實際、落實中辦國辦《意見》的創新性舉措,是北京市未來一個時期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是北京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的方向引領、行動指南,堪稱“北京樣本”。
北京大學教授、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國新認為,“1+3”文件具有鮮明的北京特色和北京風格。如關於文化設施建設,明確提出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設施的規模、面積標准,構建北京“十五分鐘文化服務圈”。國際經驗表明,隻有形成“文化服務圈”,才能真正實現服務全覆蓋。
核心點是“基層”
作為國際大都市,北京如何確保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標准,既與國際一流宜居之都相稱,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呢?
李國新認為,實現均衡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在基層、在農村。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當務之急,是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
目前,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還不平衡,基層公共文化的建設管理與服務還存在著“短板”。為此,“1+3”文化政策文件結合北京城鄉特點、實際需求和形勢發展,在標准化和均等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社會化和數字化,體現了首都特色和水准。如,提出街道、鄉鎮綜合文化中心面積不少於800平方米和1200平方米,社區、行政村綜合文化室面積不少於20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特別明確了基層綜合文化中心、文化室的人均藏書量、人均新增藏書量、文化輔導培訓、公益演出和公益電影放映等活動次數﹔基層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每周不少於56小時﹔構建“一刻鐘文化服務圈”,將鄉鎮、行政村綜合文化中心納入到全市管理與服務體系,建立完善公共圖書、文化活動、公益演出“三個配送體系”。
2014年,北京市人均文化事業費達到115.91元,居全國前列,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建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當前,北京市正在全力按照中央有關要求,圍繞出政策、建機制、搭平台、樹品牌、育人才、促發展、惠民生方面,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發展、新機制、新格局、新動力、新服務,不斷推動首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邁向新台階。(記者 張景華)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