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好媽媽田麗的故事,源於一個重病被棄的孩子。2008年9月8日晚,田麗撿到一名出生沒幾天的重病女嬰。經檢查,孩子救活的可能性非常小,就是活下來,治療費用也是天文數字。而經歷過喪子之痛的田麗,卻不願輕易放棄一個生命,七年來,她輾轉北京、濟南等地求醫,花掉了全部積蓄,還欠下許多外債,用她的母愛創造了“奇跡”。
1.中年喪子邂逅重病棄嬰 堅持還是放棄?
田麗與人相處時總是笑容滿面,這很難讓人想到她是一個不幸的母親。
田麗今年51歲,是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一名普通的物業巡管員,丈夫是新汶礦業的一位普通員工,原本他們還有一個活潑的兒子,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三口之家。眼看孩子長大成人,然而2006年一場意外的車禍,奪取了兒子18歲的生命。晚年喪子讓這對夫婦幾乎崩潰,沉重的打擊讓她和這個家庭幾乎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2008年9月8日的晚上,田麗在小區大門值班時,發現大門的角落裡有個小小的黑影,她湊近一看,居然是用方便面箱子裝著的不到一個月大的小嬰兒。在原地等候多時不見孩子父母來,田麗隻好先把孩子抱回家,后來在多番尋訪孩子父母未果后,田麗和同樣善良的丈夫決定收養這個孩子。因為曾經失喪子之痛的田麗更能體會到一個小生命有多麼珍貴。
田麗夫婦與去世兒子的合影。每次說起兒子,田麗總會偷偷抹眼淚。圖片來源:萊蕪文明網
但是收養沒幾天,田麗便覺察這個孩子有些異樣。放心不下,她便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結果,這個女嬰重病纏身:肝臟硬化、雙肺結核、帶有較重的巨細胞病毒、先天免疫力低下……醫生告訴田麗夫婦,孩子的病治愈難度很大,並且需要花費巨額的醫療費用,一般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
面對重病的孩子,田麗心碎欲絕。放棄孩子,意味著一個生命或許將因此離開人世,可為孩子治病,高額的就醫費用從何而來?況且,還要去賭那不到50%的存活希望。
“我們是想抱個孩子,但也不能抱個重病纏身的孩子吧?”面對孩子的檢查報告,丈夫劉丙清試著說服田麗把孩子送出去。田麗也第一次陷入了沉思,堅持還是放棄?“想來想去,有病就治病吧,孩子已經夠可憐的了,咱可不能因為有病就再把孩子放棄了。”田麗說服了同樣善良的丈夫,倆人帶孩子走上了一條漫長的求醫之路。
2.善良媽媽執著求醫 多難都不放棄可憐孩子
田麗夫婦帶著孩子先后到泰安的八十八醫院、濟南兒童醫院等處治療,面對孩子的病情,他們都說不好治,都建議田麗去北京大醫院試試看。“天壇醫院、地壇醫院,隻要是醫院我就想抱孩子進去試試。”
“從決定收養這個孩子的那一天起,我就從沒想過放棄她。不管將來會發生什麼事,但畢竟是條人命啊!”田麗說,這些年,幾乎都是在醫院度過的,從泰安到北京,為了給孩子治病,田麗夫婦每天都會背兩個大大的編織袋,一個袋子裡面裝著三人的生活用品,另一個袋子裡裝著煎餅咸菜。很多醫院都因為孩子病情特殊不敢接收,甚至很多大夫都勸她放棄。可田麗,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回憶起當初帶孩子去看病的經歷,田麗仍然記憶猶新,她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最難的時候,她站在一家醫院12層的樓上,想要自殺,是醫院護士及時勸住了她。在北京求醫的時候,因為沒錢給孩子看病,她悄悄瞞著丈夫,甚至一度拿著身份証到街上去乞討,為了吃飯,站在人家攤前賴著不走,也曾為了給孩子看病,去給別人家哭喪。
田麗一家人。圖片來源:山東文明網
困難還不光這些,治病費用是一筆相當驚人的花銷。沒有辦法,田麗就四處借錢,街坊鄰居、親戚朋友被她借遍了。“花錢給孩子治病咱們不心疼,但是花的錢是親生孩子的死亡賠償金,想想覺得心裡挺不是滋味。”說起這些,田麗眼中淚水不斷……
就醫期間,曾有一名護士看著一臉憔悴的田麗,心疼地勸她,“看你兩口子真愁死了,你們這是圖什麼呢?”很多熟人對田麗夫婦直言不諱地說:“放棄吧,就算現在傾家蕩產將這個孩子的病治好了,等她長大成人,你們也早已入土了,況且還是一名無親無故的棄嬰。”
眾人的勸說,沒有動搖田麗給孩子治病的決心。但專家的診斷卻讓田麗絕望了。國內一名權威專家看了孩子的病歷后告訴田麗,這個孩子救活的可能性非常低,就是能活下來光費用也是個天文數字,不如放棄。專家的一席話讓田麗和丈夫劉丙清徹底絕望了。思前想后,田麗和丈夫決定把孩子交給民政部門,她覺得國家撫養也許還有救。可一進民政局,小家伙就跟什麼都明白似的,使勁摟著田麗的脖子,哇哇地哭。這一哭,把田麗的心都哭碎了。還沒等工作人員說什麼,田麗就改變了主意,不僅放棄了送走孩子的想法,還讓工作人員給正式辦理了領養手續,又抱起孩子回了家。“這回我是鐵了心了,就算砸鍋賣鐵,我也絕不能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離開我!”
有了正式領養手續,田麗給孩子辦了戶口登記,取名“書欣”,小名“時代”,田麗覺得,孩子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裡,她希望這個孩子能好好讀書,健康舒心地長大成人。
3.孩子病情奇跡好轉 好人好報愛心涌動
為了給小書欣看病,田麗夫婦負債累累,花費總計三十余萬元,很多人不理解,說她是傻子,為了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過得都沒個人樣了。可或許是好人有好報,田麗夫婦帶著小“時代”,跑北京奔濟南,不辭辛勞,求醫問藥,孩子的肺結核、肝硬化等病症,奇跡般地好轉了。醫生對著田麗豎起大拇指,像書欣這種情況確實是個奇跡,孩子能挺過來不容易,是媽媽的愛讓孩子支撐下來。醫生的話讓田麗再次看到了希望。
如今,小書欣雖然每天還是斷不了藥,但現在基本上一個月住一次院就行了,這些是田麗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總有人問她,你覺得苦不苦,虧不虧,田麗笑著說,“生活是苦了點,但看著孩子健健康康的心裡頭甜啊,要說虧,有啥虧的呢?救一條人命比吃了喝了好!”
然而,本該幸福的時刻,災難又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小書欣由於免疫功能低下,從小就有哮喘,但由於當時忙於治療其它疾病,一直沒有重視哮喘。可隨著年齡增大,小書欣的哮喘越來越嚴重,每次她一接觸灰塵場所、寵物甚至聞到香水味,必然會發作哮喘,嚴重影響到了她的生活和學習。
2014年7月下旬,正值濟南一家哮喘病醫院開展“彩虹絲帶”兒童哮喘免費救治活動期間,醫院的醫護人員從報紙上看到了小書欣一家的特殊情況,當即聯系到了田麗,決定免費為其進行全程救治。多年的奔波和操勞,讓田麗積勞成疾,近兩年來,她的糖尿病病情一天天加重,視力已經開始模糊,出現嚴重的並發症。2015年6月,濟南另外一家醫院在了解情況后,也免費為田麗進行了手術治療。
田麗夫婦與小書欣羊年全家福。圖片來源:萊蕪文明網
田麗夫婦收養重病棄嬰的故事還感動著無數的人。自從她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后,有病友給她被褥和錢,有好心企業給她捐過款,還有一家愛心醫院幫小書欣治愈了困擾多年的耳病,這些,她都一一記在心裡。2015年年前,省市領導到醫院看望母女,告知田麗她登上了“中國好人榜”,當時田麗還不敢相信。“咱是普通老百姓,竟然能成為‘中國好人’,我還以為是領導說錯了。后來礦上領導打電話,我才知道這是真的。”田麗說。
得知妻子榮登“中國好人榜”,田麗的丈夫劉炳清非常欣慰,年三十晚上特意喝了點酒。劉炳清不善言談,但是這些年他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持田麗。“他一直在堅持,現在我們的所作所為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他很高興。”田麗說。
4.老年學藝回報社會 忙作面塑感恩好人
人說年過三十不學藝,但已到知命之年的田麗卻有了學手藝的念頭。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田麗都一筆筆記在一個本子上,不時拿出來看一下。“咱不能老是靠著人家幫,誰家也不容易,我就想,自己能不能做點什麼補貼家用,要是能幫助別人就更好了”。
2014年,田麗在濟南陪女兒進行哮喘病治療期間,跟隨面塑藝人高桂英學會了面塑。現在田麗一天到晚忙著制作面塑,這已成為田麗的“正式工作”。
一朵面塑玫瑰,田麗剛開始時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做成,現在熟練了,半小時就能做好。除了玫瑰,田麗還能捏出十二生肖和各種卡通造型。不論是鄰居街坊、還是醫生病友,不論是幫助過她的人、還是至今都不理解她的人,隻要是喜歡面塑,她都會將做好的面塑當做禮物送給別人,還經常應邀去學校免費給學生們上制作面塑課,“隻要有人想跟我學,我就免費教。”制作面塑,使用的材料也花費不小,但田麗說,“這些東西花不了多少錢,就是費點工夫,自己制作面塑送給好心人算是咱的一份心意。”
田麗制作的面塑,她希望將面塑送給幫助她們的好心人。圖片來源:萊蕪文明網
她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言行,在向周圍的人傳達感恩之情的同時,也能讓書欣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她說,希望女兒長大了可以自食其力,有足夠精力的話,讓她回報社會,回報所有的好心人,學會感恩。
如今,小書欣已經七歲,馬上要上一年級,孩子非常懂事乖巧,說起話來儼然已是一個大姑娘。小書欣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爸爸媽媽健康長壽,和爸爸媽媽永遠在一起。看著活蹦亂跳的女兒,田麗覺得很知足。“我和這孩子有緣分。最困難的時候都挺過來了,現在書欣情況也好些了,我覺得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本網根據稿件《中國好人榜——田麗》《 “最美母親”田麗為哮喘病棄嬰劉書欣點亮未來》、《“好媽媽”田麗:普通職工收養重病棄嬰 偉大母愛超越血緣關系》等綜合整理,感謝山東文明網、萊蕪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田麗的大愛,在她孩子身上得到延續﹔她的精神,則在不斷感動著每一個人。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田麗用無私的愛救回了一條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生命,更用一個母親的博大胸懷撐起了孩子的人生,為孩子繪制了洒滿陽光、充滿希望的未來。一位母親傳遞大愛的執念,從未被展示得如此強烈!這愛跨越血緣,超越生死,讓人仰視,她是當之無愧的“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