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他們的愛情在退休后更醇厚

年輕時聚少離多未太在意對方,老了相濡以沫活得更有滋味

2015年07月03日08:54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他們的愛情在退休后更醇厚

張法俊幫助妻子陳艷芬鍛煉右手手指。

現年72周歲的張法俊和陳艷芬是經過相親走到一起的。經人介紹倆人相識於1968年,工作之初,兩個人分隔兩地,聚少離多,由於忙於工作張法俊直到60歲才第一次過生日,這才知道了老伴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老了,這對老夫妻感情變得更加深厚了,陳艷芬在2009年患病不能行走,張法俊成為妻子的貼身保姆,每天給妻子按摩陪妻子鍛煉,陳艷芬開始康復並能獨自下樓。

相識最初三年

兩人隻見兩面

1968年還在山東工學院上大學的張法俊在家人的安排下開始了相親,老家是河北的他由於父親在濱州工作,朋友給介紹的對象是山東省德州市樂陵縣的一名教師。“放暑假后,我就去樂陵見面。當時挺害羞,就是相互見了見面,也沒說什麼特別的話,只是感覺還不錯。”張法俊看著身邊的妻子陳艷芬笑著說。

大學畢業后,張法俊被分到菏澤梁山機械廠,而陳艷芬則在樂陵當老師,從第一次相親相識到1971年兩個人結婚的三年多時間裡隻見過兩次面。“當時兩個人交流主要是靠書信,基本上是一個月一封信,內容多是匯報工作之類的。”張法俊提高聲音對著陳艷芬說。“是啊!”陳艷芬用發顫的聲音給予回應。兩地分居讓張法俊和陳艷芬聚少離多,結婚后,兩個人每年隻見一次面,直到1974年陳艷芬去菏澤當老師,這一年他們才有了第一個孩子。

60歲慶生

才知同年同月同日生

1984年,張法俊和陳艷芬都調回了濱州,兩人仍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我1999年退休,退休后也不願意閑著,出去干點活,經常不在家,這些年全是艷芬在家忙裡忙外。”張法俊為此感到愧疚。

2003年,陳法俊60歲,兒子和媳婦要給他過生日,沒想到陳艷芬說,農歷四月十八日也是她的生日,“我倆認識時就知道是同一年出生的,但是沒想到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以前沒有過生日,都忙於工作,再就是過去生活比較艱苦,也沒有心思過生日。張法俊說,孩子們知道后很高興,“知道這件事后,我們感情更深了。”

妻子患病

丈夫悉心照顧六年

2009年初夏的一天,陳艷芬突然犯病暈倒,經醫院檢查為腦梗死,左腦大面積栓塞。得病后的頭兩年,陳艷芬一般半個月就會犯一次病,而且經常感冒和嘔吐,一病就抽,好幾次差點就醒不過來。

“這個家艷芬付出了很多,我欠她的很多。”張法俊說。張法俊身邊退休的朋友沒事都進了老年大學,為了陳艷芬能夠早日康復,張法俊全天在妻子身邊照顧她,換洗衣物、按摩全身。張法俊說,身體恢復需要陳艷芬的積極配合,主動的想去鍛煉和被動的接受鍛煉,對於身體的恢復是不一樣的。張法俊每天和陳艷芬都說一些鼓勵的話,並合理搭配食物。

陳艷芬在張法俊的照料下,開始能在攙扶下拄著拐杖走路了,偶爾也能拖著長長的聲音說上幾句話,現在每天隻要不下雨,張法俊就帶著陳艷芬下樓鍛煉。“開始的時候,一個台階一給她搬腿,兩層樓要12分鐘,現在5分鐘就能下來了。”張法俊說。下雨的時候,陳艷芬也不會放棄鍛煉,她會使用張法俊自制的簡易工具練習站立和活動全身。“在醫院看見過一些病人鍛煉的機器,回家沒事就琢磨著用木材制作簡易的,包括腳蹬輪和推木板。”張法俊說,“現在艷芬在鍛煉的過程中,因為右手很難活動,還需要分指板來鍛煉。她左手會寫字了,這說明她自己也積極地鍛煉,接下來她的身體會越來越好的。”

張法俊說,雖然他和老伴年紀都大了,但他們覺得這樣的歲月更值得彼此珍惜。(記者 譚正正 王領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