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雙、高楠
前不久,長春工業大學學生李沅先在“全國大學生模擬e提案征集”活動中提交的大學生就業方面的提案備受關注。“如果沒參加‘青馬班’,我可能不會主動關心時事政治。”他說。
“青馬班”——大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班,是長春工業大學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學組織之一。目前,吉林省高校已建立大學生自學組織4000多個,全省有一半以上大學生參與其中。
理論自學產生“漣漪效應”
吉林省大學生自學組織發源於長春地質學院。1989年,3名同學成立了馬列主義學習小組,至今累計發展會員2.5萬多名,每年有4000多人參加活動。
東北師范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習研究會”、長春工程學院“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校”、吉林建筑大學“鄧研會”……如今,各具特色的大學生自學組織在全省“開花”,形成了核心層、骨干層、全員層融合聯動的“漣漪效應”。
“青馬班”幾乎成為全省各高校的“標配”。“青馬班”選拔各學院部分優秀學生作為核心層進行理論學習輔導,使其成為大學生理論學習的帶動者﹔骨干層涵蓋了各學院下設的二級理論社團成員,在組織全校開展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等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員層則是在骨干層的帶動下,覆蓋了全校所有學生范圍。
吉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葆光介紹,核心層學員大多被評為優秀大學生,骨干層學員80%以上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員層學員90%以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將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坐炕頭與農民拉家常、“望聞問切訪”了解農民心願、與農民一起務農……吉林農業大學青年學習踐行特色理論聯合會結合吉林省新農村建設情況,在假期組織63名成員赴省內127個村庄開展了“百村千戶”調研活動。
“調研讓未出校門的農大學生切身感受‘三農’,更讓我們發現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踐行了將論文寫在吉林大地上的誓言。”該校大三學生劉建國說。
“高校要善於借助新媒體手段推進大學生理論學習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將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吉林大學團委書記姚毓春說。
“截至去年底,微信平台通過貼近學生的文字表達貫穿理論知識和時政解讀,吸引了兩萬多名學生的關注,交互評論量達270多萬次。”平台創始人張天譯說。
“五老”專家護航 長效機制作翼
近年來,各高校為自學組織配強理論輔導隊伍,聘請馬列學院專家和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的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范等為自學組織進行理論輔導。另有地方黨政領導、高校教授以“兼職輔導員”身份作專題報告。
長春師范大學宣傳統戰部部長、“青馬班”指導教師陳愛梅說:“導師要履行嚴格的遴選程序,每一項理論實訓,導師都要親自帶領﹔每個月至少和學員面對面交流一次﹔學員閱讀的每本書目,導師都要深入閱讀,以便提供指導。”
目前,吉林省大學生自學組織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制度和經費保障長效機制。吉林師范大學黨委制定了《大學生自學組織管理規定》、吉林農業大學制定了《大學生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團章程》……對自學組織的管理明確責任,嚴格要求。
東北師范大學在學生科研立項資助體系中專門設立馬列主義自學組織理論研究專項經費,每年拿出2萬元支持自學組織的課題建設、8萬元支持各類馬列理論及實踐領域的科研課題立項、3萬到5萬元支持學生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