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80后重慶女子辭職做環球採訪 曾邂逅挪威公主

她曾入選“世界上最好工作”前五十名,辭職后環球採訪100多人,將經歷寫成一本書

2015年06月29日08:01   來源:重慶晨報

原標題:80后重慶妹兒余瑩 環游世界搜集夢想

余瑩相信,隻要堅持,夢想都是會實現的。

余瑩和挪威公主瑪莎·路易絲(右)。

余瑩和環球勵志演講家尼克·胡哲。

每天下午,余瑩都會去離家不遠的地方教授瑜伽。

上午,她會在自己租住的小屋內打理眾多的多肉植物,整理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和故事,為自己的下一本書做准備。這位頭上頂著眾多光環的重慶女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環球旅行后,寫了一本書《出發,和每個人談一次夢想》。

在送給好友那本書的扉頁上,余瑩這樣寫道:即使絕望的時候也請選擇一直向前,因為希望常常在我們毫無准備的時候,從天而降。

這些年,她一直是這麼做的。因為她相信,隻要堅持,夢想都是會實現的。

追逐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2009年,澳大利亞昆士蘭旅游局全球選拔大堡礁看護員。全球35000人報名,角逐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如果是你,有膽量報名嗎?

余瑩就有。她真的覺得自己特別適合這個工作。讓她想去試試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她之前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大堡礁這樣一個地方,覺得那裡太不可思議了。她並不覺得最后一定能成為最幸運的那個人選,但是如果有機會能去一次大堡礁,就很滿足了。

按照要求,她拍攝了1分鐘的視頻發到官網。視頻中,她穿了一套漢服,背景是北京的胡同南鑼鼓巷,另外一套是現代的衣服,想體現中國文化的古老與現代。隨后對方發來一個測試,包括性格和智力方面的。最后,余瑩成了全球五十人名單中的一個。后來她才知道,自己是內地唯一入選的女性。

很多人都問她,為什麼覺得自己能得到這份工作。這次角逐“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帶給她的啟示就是,當你心中有夢想的時候就要去做。最后,余瑩真的獲得了昆士蘭旅游局的邀請,去了大堡礁。

環球採訪每個人的夢想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從大堡礁回來后,余瑩辭職了。之前,她是名模馬艷麗的助理,也得到了很多機會,但每天穿梭在時尚圈的浮躁中,讓她的內心無法得到滿足。

余瑩在大堡礁上認識了很多人,大家一起去出海,有一群澳大利亞的年輕水手,他們把防晒霜整個抹在她的臉上,然后和余瑩一起大笑,一起享受陽光,享受海水,享受航行。余瑩突然發現,其實這是種很好的人生狀態,享受工作的同時,又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

“如果我去實現了夢想,是不是我就是快樂的?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他們活在自己的夢想裡,我想採訪他們,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樣實現夢想的。”於是,回來后,余瑩就跟老板說,“我想去流浪”。

為此,余瑩做了一個策劃,找到贊助商,支持她去做這個環球採訪。因為沒有經驗,當時覺得有10萬塊就夠了,哪裡知道后來花了二三十萬。

出發前,余瑩回了趟重慶。送她去機場的出租車上,一直沉默的媽媽突然說,要是贊助不順利的話就算了。余瑩堅持說,沒有錢也要做。一開始,她也沒有特別的採訪計劃,甚至想見的人都不是非常確定。

余瑩的第一站去了香港。第一段採訪完成后,回來找了半年的贊助,才得以繼續第二段的,最終一共採訪了100多人。

和挪威公主在門口邂逅

採訪中,給她印象最深的人之一是挪威公主瑪莎·路易絲。

公主的夢想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夠打開心靈外面的圍欄,能夠以真心相對。余瑩當時跟挪威公主的助理聯系說想見公主,然后約好了時間和地點。她提前大概半個小時在門口等著,15分鐘之后,來了一個中年白領女性,穿著牛仔褲、高跟鞋,挎著包,端著兩杯咖啡。

那位女士跟余瑩打招呼,問她要進去嗎?余瑩說自己有個約會,大概15分鐘之后再進去。那人說你是從中國來的呀,是不是有個採訪啊。余瑩說你怎麼知道,你是公主的助理嗎?然后,她就很開心地大笑:“我就是瑪莎·路易絲公主。”

天啊,事前余瑩設想過無數次見面的場景,但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場邂逅。所以挪威公主的夢想真的很讓她感動。

和尼克·胡哲一起微笑

余瑩還採訪了著名殘疾人勵志演講家尼克·胡哲。這位生下來就沒有手腳的80后,激勵了世界上很多人。

但見他一面,真的好難。在出發前一年,余瑩就通過各種方式聯系他,包括給他和他的經紀人寫郵件,但都沒有得到回復。

但是余瑩心裡面覺得,一個有那麼多愛,那麼有毅力的一個人,不會是一個這麼冷漠的人。所以余瑩還是堅持不懈地主動與他聯系。她試著打通了對方經紀人的電話,沒想到經紀人說,應該可以採訪尼克·胡哲。

雙方約好了採訪的時間和地點,余瑩坐了將近三個小時的公交車,然后轉車,下車后再步行去了一個學校,去尼克·胡哲的演講現場。

進入會場,她一眼就看見了他的電動輪椅和背影,余瑩走過去說:“尼克·胡哲,你好”。他轉身回來看著余瑩說:“你是中國的那個記者”。余瑩說對啊,就這麼一下,兩個人說說話,她就覺得他是自己的一個朋友了。其實對余瑩來說,此時採不採訪已經不重要了,他在那兒,他帶來的微笑和愛的力量,已經足夠。所以當他說他的夢想,就是把這種大愛帶給更多人的時候,余瑩完全能夠理解他在說什麼。

“I am not a dreamer,but a doer。我不是夢想家,而是執行者。”

“重慶話最有特點的就是‘嘿’,嘿孬、嘿好、嘿有意思、嘿乖。我覺得‘嘿’字很有力量。”——余瑩

人物簡介:

余瑩:30歲,重慶南岸人。

現居北京朝陽區蘋果社區。中國即客代表人物,自由撰稿人、環球旅行作者、夢想實踐者。16歲就讀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本科,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研究生。“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大堡礁看護員”全球前五十名,中國大陸唯一入圍女性。

即客的意思是即刻去做的人。余瑩就是這樣的人。在跨越一年的時間裡,她環游世界收集夢想,採訪了100多人,其中有挪威的公主、波蘭的財政部長,有世界島嶼經紀人(“島主”)、有身體殘障的勵志演說家等等。2012年出版《出發,和每個人談一次夢想》。

對話>

我骨子裡那股韌勁 是重慶賦予的

對話>

夢想會讓你走得很遠,但鄉愁會帶你回到起點。每年余瑩都會回重慶幾次,每次都會去品嘗新開的火鍋店。不管走到哪裡,家鄉都讓她無比懷念。

重慶晨報:鄉愁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余瑩:鄉愁對我來說,就像你們剛來的時候,看見你們衣服上寫的“逐夢他鄉重慶人”的時候,我會有一種淡淡的鄉愁。但是總的來說鄉愁,不太在我的詞典裡面。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它是跟著我的,無論我走到哪裡,我都不可能離開它,它是我的一個基礎的東西。

所以,我會覺得我很驕傲,就像我去很多國家去採訪他們的財政部長,採訪他們的公主的時候,我會說我是一個中國人,然后我做著這樣一件事情,覺得很驕傲。

作為一個重慶人,我去了這些國家,然后我生活在一個外地的城市,得到很多人的認可,或者說做了一些有益於別人的事情,它都離不開我重慶人的身份。這個東西是一直在我身上的。再加上現在交通、通信工具這麼發達,我覺得對我來說,重慶不再是哪一個地方,而是一直在我的身邊,在我的血液裡面。

前面有段時間我老想說,重慶的小面那麼好吃,為什麼北京就沒有重慶的面館。但是你就會發現從去年開始,整個北京滿大街開著重慶小面館。現在北京有這麼多重慶人,甚至去國外,也會發現有很多重慶人。

重慶晨報:重慶這座城市賦予了你什麼?

余瑩:我遇到很多人,他們說我的性格很溫和,但是我骨子裡面的那股韌勁,是一直在那裡的,是重慶這座城市賦予的。

首先我們吃很多辣椒,所以性格裡面都有那種潑辣的東西。骨子裡面的那股沖勁,是很原始的東西。我在重慶生長,我所有記憶裡的女性都是很堅強的,像我們重慶有很多女企業家。她們都能夠撐起半邊天,所以我覺得,重慶女性身上那種很堅韌的東西,就像一座山,一座非常秀麗的山。應該說它已經融入我的血液。

我從小在南岸長大的,印象最深的當然是科普中心,那是小時候最愛去玩的地方。重慶話最有特點的就是“嘿”,嘿孬、嘿好、嘿有意思、嘿好耍、嘿乖。我覺得“嘿”字很有力量。(記者 肖慶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