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工作筑牢團結進步思想基礎

正確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政策——“去極端化”專家談之一

2015年06月29日10:16   來源:新疆日報

開欄語

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宗教工作,針對宗教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近年來先后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工作的若干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伊斯蘭教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修訂實施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兩文件、一條例”體現了新疆工作的總目標,體現了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的原則,體現了“五把鑰匙”理念,體現了“去極端化”工程的重大部署要求。為了幫助全疆干部群眾認真學習掌握“兩文件、一條例”的精神實質,並在現實生活和實際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運用,從而深入推進我區“去極端化”工作,筑牢全疆團結進步思想基礎,本報特邀一批新疆社會科學院相關領域的專家,分七期分別對“兩文件、一條例”進行深度解讀和闡釋,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幾個突出問題進行認真把脈和剖析。

在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加劇、暴恐犯罪多發的背景下,自治區在長時間調研討論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黨的宗教工作方針政策為指針,由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工作的若干指導意見》(新黨辦發〔2013〕11號,2015年2月修正)。

為了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好11號文件精神,本報特邀新疆社科院研究員馬品彥、副研究員地力木拉提·吾守爾、於尚平三位專家,對文件中涉及到的重點問題進行針對性解讀。

新修訂的11號文件體現出的新特點新理念

於尚平:2015年新修訂的11號文件具有四個明顯的特點:第一,體現了長治久安的治疆總綱領﹔第二,體現了自治區黨委堅持的“一反兩講”原則,從宏觀上講是對社會秩序和社會治理重要的參考﹔第三,體現了自治區黨委在“去極端化”工作中各個層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方法、新舉措,比如說打擊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導的一手也要硬﹔用好“五把鑰匙”,持續在思想教育上到人、管用、有效﹔法治約束、文化對沖、正信擠壓“三管齊下”等等﹔第四,體現了新疆在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遏制極端思想工作方面的連續性和持續性。

地力木拉提·吾守爾:它體現了四個原則,第一是依法治理的原則,就是要用法律的思維,用法律的方法去進行宗教事務管理,既要旗幟鮮明地保護信仰宗教的公民的自由,同時也要旗幟鮮明地保護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的權利﹔第二是綜合施策的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科學的方法論﹔三是齊抓共管的原則,這是基於宗教工作比較復雜,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廣﹔第四,先行先試的原則。

於尚平:11號文件有兩大理念在裡面,第一個,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第二個,相信基層、依靠基層、相信群眾智慧。

正確把握11號文件涉及的對宗教極端思想的一些重要論述

於尚平:宗教極端思想主要有三個共性:一是具有極端的排斥性。排斥一切現代文明、一切現代社會、一切世俗政權﹔排斥一切其他宗教,也排斥伊斯蘭教內部不符合他們主張的教派。二是極具暴力性。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也被極端分子殘忍地殺害,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暴恐活動是非常殘忍、沒有人性的,宗教極端主義和宗教完全是兩回事。三是具有極端欺騙性。極端主義打著宗教旗號,披著宗教外衣,冒充宗教的維護者,對普通群眾進行思想灌輸,群眾不明真相就很容易接受,很容易被蒙蔽、被欺騙、被一步步地引誘,很多青少年都是受到了宗教極端主義思想的蠱惑和欺騙,走上了暴力恐怖的不歸之路。

馬品彥:宗教極端主義從上世紀80年代滲透到新疆以來,一直採用了一個微觀滲透的基本策略,從微觀入手,從小的方面入手來改變我們,比如說我們新疆自古以來,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女性很少有人蒙面紗,極端分子說不蒙面紗就不是穆斯林﹔男性中青年不留胡子,極端分子說不留大胡子就不是穆斯林﹔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極端分子說音樂和歌舞不符合伊斯蘭教。滲透結果就是改變了我們。有的人認為這些問題是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問題,這是錯誤的理解,它恰恰是違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為什麼?服飾也是一種文化,宗教服飾代表了宗教文化,在公共場所,當大家看到這種服飾,就會產生聯想,如果產生了聯想,就是強行宣傳了宗教文化,也就是破壞了宗教信仰自由。

於尚平:蒙面罩袍不是新疆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更不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服飾,這一點毋庸置疑。烏魯木齊市去年通過了禁止在公共場合穿戴蒙面罩袍的法令,從2015年的2月1日起開始執行,這也是自治區在“去極端化”、在立法層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升,也是我們貫徹依法治疆、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依法遏制宗教極端思想的重要體現。

非法宗教活動和宗教極端主義之間的關系

馬品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明確了新疆總的戰略目標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那麼,我們首先要分析對我們當前穩定構成最大威脅的暴恐活動,為什麼再次進入頻發高發期,是因為我們沒有鏟除它的思想基礎。宗教極端思想,通過2001年到2007年意識形態領域裡的快速滲透,已經在思想上和行為上改變了我們很多人的宗教意識和宗教觀念,以及行為規范,就像近年來我們看到穿蒙面罩袍、中青年留大胡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現在需要認清的一個問題就是“非法宗教活動”和“宗教極端主義”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

地力木拉提·吾守爾:從近幾年發生的暴力恐怖活動案件的性質來看,其源頭全部是從非法宗教活動開始的,包括發展組織成員、煽動所謂的“聖戰”、散布“殉教進天堂”的謬論進行洗腦等。

於尚平:“非法宗教活動為宗教極端思想的傳播和滲透提供了一個溫床和一個平台”,11號文件對如何認識和區分非法宗教活動進行了具體的論述,特別強調了要疏堵結合這樣一個原則。11號文件之所以得到了基層干部的認可和廣大社會的認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措施分類分層次,有的採取批評教育,有的採取打擊,有的採取依法治理等等,具有好操作的特點,指導性很強。

以現代文化對沖宗教極端思想的重大意義

馬品彥:11號文件明確提出在“去極端化”工作中,要強化文化引領作用。從根本上來講,這是一個治本的辦法。自治區在“去極端化”的宣傳過程中,怎麼“到人管用有效”,我們從微觀入手,能夠到人,也就能夠管用有效,就像現在開展的農民畫、農民小品大賽,都是在文化上從微觀入手,宗教極端主義要消滅我們的傳統文化、現代文化,我們就用現代文化來對沖。實踐証明效果非常明顯。

於尚平: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是自治區貫徹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作出的重大戰略選擇。這幾年來,通過艱苦努力,“去極端化”的大宣教格局已經形成,充分發揮現代文化的示范引領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11號文件用了很大的篇幅、很多細節,來講現代文化引領的重要作用。在實踐中,一方面,去年一年很多地州相繼召開了“去極端化”的宣傳教育推進會,聲勢非常大,在全社會營造了一個匯聚正面聲音和正能量的氛圍﹔今年自治區又連續召開了一系列的會議,比如“用好五把鑰匙座談會”“‘去極端化’宣傳教育經驗交流會”等,全面推進“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對基層調研的情況來看,弘揚現代文化,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解放了群眾的思想,是我們對沖宗教極端思想的一個利器。這項工作如果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切實到人管用有效,那麼,遏制極端思想滲透的好形勢很快就會到來。

加強國民意識公民意識教育,增強“五個認同”

馬品彥:我們新疆的每一個公民,都要牢固樹立一個觀念,就是不管是哪一個民族,不管信仰什麼宗教,我首先是中國人,而且要以我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自治區大力開展國民意識和公民意識教育,這是在宗教領域抵御“三股勢力”特別是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的一個重要舉措。

於尚平:通過深入開展國民意識、公民意識的教育,提升各族群眾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從而增強“五個認同”。

地力木拉提·吾守爾:國家好,各族人民才能好。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憲法法律處於最高地位,任何宗教不能夠超越和違反國家的憲法和法律。

(記者樊虹壹整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