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騎行的老爹,沒少讓兒子操心。
制圖 高翔
鄧宗全騎行裡程約十萬八千裡。
當父親的夢想遇上兒子的擔心,這也是一封無字情書
父親的夢想
騎摩托車看世界是年輕時的夢想。自己一定要圓這個夢!
兒子的擔心
孤身一人,又沒外文基礎。老漢兒,別騎了,回來了嘛!
年過六旬退了休,大多數成都老人要麼帶帶孫娃,要麼打打麻將。但家住高新區錦城大道的67歲老翁鄧宗全,卻讓兒子很不“省心”。一輛摩托車、一頂帳篷、一口高壓鍋……帶著簡單的行囊,他就踏上了漫長的騎行之旅。
這位自稱“老頑童”的老人幾年前退休時,身體落下不少毛病,“零部件都不咋好使了”。愛好攝影和旅游的他,不顧家人強烈反對,踏上了騎行苦旅。他不參隊、不結伴,孤身一人騎行大半個中國后“闖”入東南亞。從去年8月底從成都出發,歷時9個多月返回成都,他騎行裡程剛好約十萬八千裡,像“孫大聖翻了一個筋斗雲”。6月20日,鄧宗全向記者展示了他騎游的幾千張照片,講述了他孤身一人騎行異國的趣事囧事。
頑童老爸
有錢卻窮游 自帶高壓鍋
6月20日,記者見到鄧宗全時,他正在4S店給奔馳車做保養。退休前曾在醫藥公司上班的他,家境殷實,好車就有幾輛。不過,這次歷時9個月的摩托車騎行卻是純粹的窮游。
“騎摩托車是體力活,你看看我現在的肌肉。”剛坐下,性格開朗的鄧宗全就曲起手臂,展示這趟騎行后自己最大的收獲。他的愛好就是攝影和旅游,退休之后時間充裕,他突發奇想計劃起了騎摩托車游歷各國。
雖然有錢,但卻窮游。俄羅斯、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一張張照片記錄著老人一路領略的美麗風光。照片上晒得黝黑的他,騎的只是一輛普通國產摩托。所帶裝備也很簡單,一共6個包兜在摩托兩側,除了帳篷、摩托配件外,還自帶了一個高壓鍋以及油鹽醬醋等。從去年出發到今年回蓉,一路上經常自己煮飯吃,住最便宜的小旅館或搭帳篷。
兒子擔心爸 堵截未成功
鄧宗全此番出行,遭到家人強烈反對,但他告訴他們,“騎摩托車看世界是年輕時的夢想”。他說,自己在幾次騎游中,認識了不少年輕騎游者,他們都很佩服他。但是,他沒外文基礎,無法和當地人交流,因此他准備了三部手機,隨時和家人聯絡。
他的兒子沒少操心。鄧宗全在泰國素可泰古城時,非要找到古城標記拍照,但那裡全是寺廟,鄧宗全找不到就打回國問兒子,兒子又打電話給在泰國的朋友打聽,泰國朋友又打電話和鄧宗全所住旅館老板溝通,折騰了1小時還是沒找到,而實際上標記就在他附近不到500米的地方。
見老爸在外國夠嗆,在成都的兒子很著急。“每天我都收到兒子的信息,老漢兒,別騎了,回來了嘛。”鄧宗全笑著說。他告訴兒子,自己是屬牛的,九頭牛也拉不回來,自己一定要圓這個夢,騎行一定要始有終。今年3月,他的騎行計劃完成三分之二,兒子飛到曼谷,非要他回成都。但是,兒子還是拗不過他,“固執”的鄧宗全又繼續踏上了自己的騎游之路。
瘋狂旅程
9 個月 騎行十萬八千裡
像“孫大聖翻了一個筋斗雲”
從去年8月底從成都出發,歷時9個多月返回成都,鄧宗全騎行裡程剛好約十萬八千裡,像“孫大聖翻了一個筋斗雲”。
最感動:高棉人家半夜端炒飯
人在旅途,連普通話都說不溜的鄧宗全在異國遇到不少狀況,也收獲了不少感動。
最讓他感動的是在柬埔寨暹粒某個小鎮的一次奇遇。半夜12點,他在一戶民房門口過道搭好帳篷睡下。迷糊中被車燈照醒,40多歲的男主人帶著妻兒開面包車回來了,男子打量了他一下,沒說話就返屋關上了門。
鄧宗全覺得主人沒反對,就繼續睡。不久后,男子敲打地板把他再次吵醒,手上端來一個剛炒的炒飯。有些不好意思的鄧宗全擺手不要,男子就一直端著炒飯。鄧宗全接過炒飯,大口吃著,男子很高興地又回屋拿來4瓶礦泉水。“當地礦泉水不便宜的,這戶高棉人家很淳朴,讓我特別感動。”
最驚險:狂風吹走摩托車
這次騎游,鄧宗全說總體上險情不多,隻偶爾出現了拋錨等小狀況。但在騎到西北某地時,遭遇了一場超級大風。
當時,摩托車開始出現搖擺,周圍也變得昏天暗地,並有飛沙走石。一輛大卡車停下,“老大爺,怎麼跑這兒來了,這天氣你還敢騎車啊!”貨車司機告誡他快停下,超級大風要來了。鄧宗全趕緊把摩托車拴在護欄上。大風襲來時,旁邊的大貨車都被刮得移步。風停了后,他在很遠的地方才把摩托找回來。
最雷人:異國遭遇敲棒棒
“騎行特別自由,想看哪裡就去哪裡。”鄧宗全說,一路上,他感受到各地民眾的熱情好客,但這只是旅途的一面,另一面卻很雷人,那就是:他在幾國多次遭遇“敲棒棒”。
他騎車趕往老撾琅勃拉邦途中,遇到一個三岔路口。隻帶雙語地圖的他無法判斷走那個岔口,偶爾遇到的路人也直搖頭。正焦躁不安時,他看到斜對面來了穿“制服”的人。“兩男一女,我心想,穿制服的肯定比較負責。”他趕緊舉起寫著目的地的牌子示意對方。對方叫他過去。他滿心期待地過去,結果三人要求看手續,鄧宗全拿出相關入境手續,但對方就是不停擺手,話也聽不懂,但肢體語言透露的意思就是“有問題”。后來,三人直接示意“意思意思”,鄧宗全討價還價,最后給了他們40萬老撾幣才放行,錢雖不多,但讓鄧宗全覺得很不安逸。(記者李逢春 實習記者寧芝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