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機前的聽眾朋友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快樂主播小裕……”在吉林省通化市,每天9時05分,當人們打開收音機,就會聽到吉林通化廣播電視台《越生活越快樂》欄目的開場白,在每天的直播中,80后主持人王勇裕都會帶給聽眾很多的快樂,而一次赤手勇斗持刀歹徒的行為則讓更多人了解到了這個吉林小伙兒的一身正氣。
吉林通化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主持人王勇裕(右)在直播現場。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1.生死瞬間 過路“勇士”不懼歹徒尖刀沖上前
事情還要追溯到2013年的9月10日。當天上午,通化中東城市廣場二樓“歡樂世界”一如往常,許多工作人員都去用餐或午休,一位年輕的女職員仍在埋頭工作,此時,她怎麼也想不到危險正向她襲來。
一個20多歲的瘦高男子手持一把鋒利的尖刀突然向她扑來,女孩被掀倒在地。蓄意已久的歹徒凶殘地用尖刀刺向躺在地上的女孩,就在這生死瞬間,正路過此處的電台主持人王勇裕聽到了呼救聲。說時遲那時快,王勇裕來不及反應,隨手操起一隻凳子沖了過去。凳子將男子手中的尖刀打落,男子見有人阻擋更加惱羞成怒,撿起尖刀就扑向了王勇裕。
視頻截圖:王勇裕接受採訪。圖片來源:吉林電視台
王勇裕此時已手無寸鐵,但他沒有絲毫猶豫,使盡渾身力氣沖向歹徒。搏斗中,王勇裕不慎摔倒,他不顧手腕和腿部受傷,仍然赤手空拳頑強搏斗,直到群眾合力將歹徒制服。看到巡警趕到、危險解除,受傷女孩也被送往了醫院,已是精疲力盡的王勇裕悄悄離開了。
事后,王勇裕自己去包扎了傷口,回到單位繼續上班,沒有向任何人提起此事。直到1個月后,受傷女子委托同事將錦旗和感謝信送到了通化廣播電視台向王勇裕致謝,單位的同事和領導才知道這個“秘密”。
2.感謝信揭曉救人秘密 “暖男”原來是這樣煉成的
當熟悉王勇裕的人得知他見義勇為的事跡時並不感到驚訝,他的節目搭檔劉聃就說,“他就是這麼一個‘愛管閑事’的人,光公交車上抓小偷都不知道多少回了,好幾次自己都差點挨揍,但他還是抓,就是看不過去。”
有人問他:“和持刀歹徒搏斗,你不害怕嗎?”王勇裕說:“看到他用刀扎向那個女孩的時候,我的心裡都發毛,怕女孩會有生命危險。但不能眼瞅著人在我眼前被殺死啊,我不由自主地沖上去了。事后看監控視頻的時候,說實話,還真有點害怕。我都沒敢告訴家裡人,不過救下了一條生命,心裡的感觸非常大,以后再遇上這樣的事兒,我還上。”朴實的幾句話卻折射出一個年輕人善良的品質。
王勇裕下廚給父親做可口飯菜。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其實,王勇裕尖刀下救人的行為不是偶然,這只是他質朴善良、助人為樂的一個縮影。王勇裕出生於1988年,家中還有三個姐姐。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月工資勉強維持家用,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王勇裕從小到大並沒有享受到什麼特殊的待遇,生活的艱辛反而讓這個清瘦的男孩早早有了男子漢的擔當和責任感。
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2008年剛上大學的王勇裕就到公司兼職打工掙錢。身材瘦弱的他經常要背著等同他體重的大音響上下幾層樓。同學間有的相互比吃比穿,而他有時間就去打工賺錢,當“小時工”,上門維護計算機甚至推三輪車。他覺得憑自己的本事賺錢沒什麼難為情的,他不僅掙得了大學的花銷,還時常想著法兒給父母買好吃的。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朴素的家風也給了這個男孩堅韌樂觀的性格。父母都是熱心腸的人,鄰裡之間誰家有難處,他們基本是有求必應。父親經常教誨他,窮不丟人,但人窮不能志短。鄰居們都說,老王家有個懂事的兒子,不僅孝順,還樂於幫助別人。
還在上中學的時候,王勇裕撿到過一部手機,那時候手機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新鮮物,但他還是想方設法還給了失主。見義勇為的事兒在王勇裕身上也不隻一次發生了,在公共汽車上,他曾幾次干擾中止了小偷的扒竊行為﹔在街上,看到幾個孩子斗毆,他就上前勸說制止。
上大學時,原本生活困難的他卻經常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捐資助困活動。他說,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手幫一下,誰都應該做到,沒啥。
2014年臘八節,王勇裕免費給司機師傅送臘八粥。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2010年,王勇裕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打擊。那年寒冬,母親被確診為肺癌,肩膀還稚嫩的兒子擔起了照顧母親的重擔。那些日子,王勇裕每天奔波於醫院、家、學校之間,送飯、護理,一有時間還要跟著公司四處“跑場子”掙錢。那時,他在QQ的簽名裡寫過這樣一段話:“白菜三塊、土豆兩塊,買點肉給媽媽吃,再買點牙膏、肥皂,唉!錢怎麼這麼不經花。”
后來母親離世,父親又患上了心臟病、腦血栓,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老人勤儉生活了一輩子,冬季蔬菜就是蘿卜、白菜和土豆老三樣,不舍得花錢買新鮮蔬菜和水果。我每天下班就換著樣買水果和蔬菜,親手為父親做飯,讓他能吃得營養些,吃得舒服些。平日裡父親說什麼我都順從,孝順孝順就是順著老人的心願去做。”提起見義勇為的事兒,王勇裕的姐姐感到后怕,可父親卻很支持兒子。父親說:“記住,邪不侵正,遇到這事兒就得伸手救人,哪能當膽小鬼,這麼做就對了,這才是我兒子呢!”
嚴峻的生活有時候會擊垮一個人,有時候也會使人更堅強。王勇裕,這個在困境中成長起來的80后,就像家鄉山上隨處可見的小鬆樹一樣,無論風吹雨打,始終堅韌而挺拔。
3.節目收聽率提高功不可沒 “鐵杆粉絲”聽他節目就開心
2013年1月,王勇裕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入了通化廣播電視台,成為電台主持人隊伍中的一名新兵。“收音機前的聽眾朋友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快樂主播小裕------”像鳥兒飛向藍天,像魚兒游進江河,在電台這個大家庭中,在最摯愛的話筒前,王勇裕每天都快樂而充實。
因為不是專業畢業,王勇裕感覺到了自己的差距,但他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向老同志請教,在播音間裡練基本功,別人的活兒幫著干……憑著這股子韌勁,王勇裕很快脫穎而出,成為交通廣播獨具特色的娛樂節目主持人。他的節目搭檔劉聃:“小裕雖然才來兩三年,但工作特別努力、出色,我們倆的節目收聽率提高了,小裕真是功不可沒。”
王勇裕在工作現場。資料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他樂於助人,人緣也特別好,台裡誰有什麼事兒找他,他二話不說就幫忙。與他共事的同事也說,王勇裕是個開心果,每天嘻嘻哈哈,就像沒什麼煩心事。因為這種陽光的性格、樂觀的態度,王勇裕也成了許多聽眾的開心果,他的“鐵杆粉絲”們幾乎每天收聽他的節目。大家說,“聽小裕的節目,什麼鬧心事都忘了,就是開心。”
2014年,交通廣播要在晚間開辦一檔音樂類欄目,因為暫時沒有合適人選,領導找到了王勇裕,他繼續堅持一貫的風格,“領導放心,節目交給我沒問題。”從那以后,每天他下班后回家照顧父親,晚上再趕到單位做直播,這樣一干就是一年多。
4.既當主持人又當志願者 特殊方式傳愛心
2013年5月,交通廣播與通化市同心志願者協會組織了一場公益募捐晚會,作為現場主持人,王勇裕被深深打動了,從此,這個充滿愛心的年輕人就成為了通化青年志願者中的一員,許多愛心救助的現場都有了這個陽光大男孩的身影。
王勇裕在給小朋友們過生日。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王勇裕主持愛心義賣會。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2014年春天,他帶領20多名患自閉症的孩子隨同家長到戶外春游,看到孩子們玩得開心,他也高興得如同孩子,家長們都說他像個大哥哥,善良又有耐心。另外,通化某中學的一位學生檢查出白血病,使得原本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得知情況后,考慮到個人力量的微弱,就主動與台領導溝通,為患病的學生組織了一場愛心接力募捐活動,讓這個小家庭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每當市裡或台裡組織公益活動,無論節假日,他都積極參加,並主動請纓擔當現場主持人,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去傳遞愛心,傳遞正能量。
編輯點評
路見不平,挺身而出,徒手相助,這就是見義勇為好小伙兒王勇裕,一個集各種美好品質於一身的好青年。他陽光快樂,孝順友善,在困境中長大,像山上隨處可見的小鬆樹一樣,無論風吹雨打,始終堅韌而挺拔。侍奉雙親,無怨無悔,樂於助人,人見人夸。自古“邪不壓正”,願王勇裕這種滾燙的正能量永遠在人們中間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