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在我國進行技術評估,人民幣納入SDR加速——

人民幣國際化:打鐵還需自身硬

2015年06月16日09:38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人民幣國際化:打鐵還需自身硬

你來或不來,我就在這裡。加入SDR對人民幣國際化既有實際意義,更具象征意義,世界對人民幣的信心並不隻維系於此。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最終取決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功”,取決於中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佔有的地位和分量。除了SDR,我們還有亞投行、金磚銀行、絲路基金等新型國際金融組織的發展需要著力,這些新的組織和管理模式才是推動傳統國際金融組織和貨幣體系改革的根本力量——

6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機構已經派出團隊前往中國,開展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簡稱SDR)貨幣籃子技術評估。如果能在評估中獲得認可,人民幣將有望在2015年納入SDR貨幣籃子。此前,IMF總裁拉加德曾表示,人民幣納入SDR是時間問題。

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對人民幣納入SDR的支持,我國也曾數次表達過推動人民幣納入SDR的願望,以及將要採取的改革措施。如果人民幣今年成功加入SDR,它將是后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第一個真正新增的籃子貨幣,也將是第一個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SDR貨幣。

SDR已經30余年未擴容

SDR是IMF創設的一種“准貨幣”。首先,SDR是一種計價單位,在使用時必須先換成其他貨幣﹔其次,SDR是IMF分配給成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可以作為成員國的儲備貨幣,用以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的不足,當成員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或有其他支付需求時,可以用SDR向其他成員國換取外匯。因為它是IMF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之外的一種補充,所以被稱為“特別提款權”。

目前,特別提款權的籃子貨幣有4種,分別是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特別提款權的價值由這4種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佔權重分別為48.2%、32.7%、11.8%和7.3%。當一個國家持有SDR時,實際上相當於該國持有一定數量的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在使用SDR時,持有國央行必須與其他成員國進行交易。交易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成員國之間的自願交換安排﹔二是由IMF指定對外狀況良好的成員用可自由使用的貨幣從對外狀況不佳的成員國購買SDR。IMF只是充當交易雙方的中介。因此,也可以將SDR看作是應對國際流動性短缺的一個風險共擔機制。

1969年IMF創立SDR時,35特別提款權單位等於1盎司黃金。1974年,SDR與黃金脫鉤,改用16種貨幣作為定值標准。1980年,IMF將一籃子貨幣簡化為5種西方國家貨幣,即美元、聯邦德國馬克、日元、法國法郎和英鎊。自那時以來,除了在歐元誕生后,由歐元代替了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還沒有任何一個新成員加入SDR的貨幣籃子。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巍表示,目前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都表態支持人民幣加入SDR,但從美國財長的最新表態來看,美國的態度還顯得很猶豫。因此,除了技術性的評估,大國間政治關系的走向,也對人民幣能否在今年納入SDR有著重要影響。

提升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表示,加入SDR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有利於增強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SDR貨幣通常被視為避險貨幣,獲得此地位無疑將增加國際范圍內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對人民幣的使用。

央行資料顯示,2014年,人民幣國際使用繼續較快發展,人民幣跨境收支佔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余額約19867億元,人民幣國際債券未償余額5351.1億元,人民銀行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資本項目可兌換取得進展明顯。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2014年12月,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

渣打銀行預計,人民幣如果在2015年被納入SDR貨幣籃子,全球投資人對人民幣資產配置將大幅上升,到2020年的累計外資淨買入中國債券和股票的規模,可能會達到5.5萬億至6.2萬億元。

另外,納入SDR還將提高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分析說,SDR本身並不是一種重要的儲備資產,但4種SDR貨幣共佔全球外匯儲備的92.9%。人民幣納入SDR將進一步鼓勵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持有人民幣計價資產。

關鍵還在“內功”

評判SDR籃子貨幣的重要標准之一是“可自由使用”。“可自由使用”要求一定程度的資本賬戶可兌換。當下,人民幣隻有少數資本賬戶項目完全不可兌換。因此,中國離實現人民幣資本賬戶可兌換的目標並不遠。央行行長周小川稱,“中國正在尋求實現的資本賬戶可兌換不再是基於完全可兌換或自由兌換這樣的傳統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吸取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中國將採用的是‘有管理的可兌換’概念。”

央行上周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延續了周小川今年4月提出的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的思路,主要內容包括考慮推出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試點,完善“滬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許非居民在境內發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產品,取消大部分事前審批,提高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我國資本市場便利性等。梁紅認為,為人民幣加入SDR創造條件而出台的政策措施,將推動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與開放,從而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創業証券首席經濟學家彭興韻分析說,人民幣成為SDR的籃子貨幣,固然有助於增強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的信心,但對人民幣的信心並不維系於SDR。例如,日元作為SDR的籃子貨幣,就沒有極大地提升日元在國際貿易與金融中的地位。長期來看,無論納入SDR是“進行時”還是“完成時”,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還在於“內功”。(記者 張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