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天曾經疏忽,讓我們還你幸福微笑。”沿著著名慈善家父母何朝育、黃美英在溫州留下的愛心足跡,溫州籍台商、慈善家何紀豪一次次跨越海峽,帶著善念的期盼,奔走在國內外各個城市,向他碰到的每一個人闡述他的慈善理念,爭取每一筆可能的善款,漸漸地,織起一張微笑之網。2009年,何紀豪發起成立了“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六年來,“微笑聯盟”每年赴中國偏遠地區進行醫療救助活動,籌集善款1000多萬元,足跡遍及中國大江南北,總行程超過10700余公裡,成功免費為近兩千名中國偏遠地區貧困唇腭裂兒童進行唇腭裂修復手術。
在何紀豪的計劃中,這一切,還只是一個開始。他是“豪門”之后,擁有億萬家財,但是在他心目中,最大的財富卻是愛心,最重要的事業卻是慈善。
“微笑聯盟”創始人何紀豪。圖片來源:溫州日報
1.對陌生父子的承諾:如果上天曾經疏忽 讓我還你幸福微笑
在中國唇腭裂嬰兒出生率在1/550,僅溫州每年就有約1200名唇腭裂嬰兒出生。唇腭裂,不僅是這些孩子人生難以逾越的一道坎,也是很多家庭悲劇的開始。
2008年,何紀豪偶然得知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美國“微笑聯盟”有長期合作關系的項目后,立即決定出資在溫州開展救助活動。5月,他慷慨出資10萬美元,與溫州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合作,邀請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的醫療專家來溫州,為112位貧困唇腭裂患兒免費手術。
美國微笑聯盟在溫州的活動結束后,他又專程到永嘉、樂清、甌海、文成、蒼南、瑞安、平陽等地去探訪孩子們手術后的恢復情況。何紀豪說,“有很深的感受。每一次手術成功,不僅僅是幫助一個孩子恢復正常,更是讓一個家庭找回了微笑的力量。我們的幫助,在影響很多人的人生往好的方向發展。”
每次置身於唇腭裂孩子之中,何紀豪都感到深深的震動。孩子們缺憾的外表、那一道道躲躲閃閃的目光、家長們揪心的愁容……都讓他的心變得沉甸甸的。
就在那一年的11月,從重慶聞訊趕來的陳國海、陳浪父子,因錯過活動報名時間又付不起手術費用,在醫院裡哭泣。何紀豪安慰他們:“別哭別哭,所有的費用,我來出。你們放心,這個活動不會就這一次的,以后會每年都有的。”
何紀豪(右一)總是用親切的笑容與暖心的話語,給人帶去安慰和鼓勵。圖片來源:溫州日報
向這對陌生父子的承諾,何紀豪牢牢地記著。
那時,他開始考慮一個問題:全國數量如此龐大的貧困唇腭裂患兒,僅靠外國專家一年一兩次的漂洋過海,不僅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受益群體也難以擴大。他想借助美國微笑聯盟的醫療實力,凝聚世界溫州人的經濟實力,組建溫州自己的微笑聯盟。於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何不成立一個自己的“微笑聯盟”,讓這項公益事業在溫州落地生根?
他的想法與甌海籍溫醫大附屬口腔醫院院長麻建豐一拍即合,著手成立唇腭裂治療中心。2009年1月,何紀豪向台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捐贈80萬元培訓基金,用於資助8名溫醫大附屬醫院相關科室醫療人員前往台灣長庚紀念醫院交流學習。2月26日,麻建豐牽頭由溫醫附屬口腔醫院負責管理和運作的“溫州醫學院——微笑聯盟唇腭裂治療中心”正式成立。
2.從捐房子到做慈善:把溫州愛心傳到更多地方
溫州要成立“微笑聯盟”的消息傳開后,牽動著許多溫州人的心。
“上世紀90年代,父母回溫州捐建最多的是房子。現在經濟發展了,溫州不缺硬件卻缺軟件。像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現代慈善運作模式和理念等等,我很希望能在這些方面做一些有幫助的事。”正是出於這一初衷,2009年11月11日,何紀豪牽頭組建了“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先后捐資上百萬元,用於幫助溫州醫療人員,前往台灣、美國等著名醫院交流學習,又促成溫州醫學院與美國“微笑聯盟”簽訂協議,成立“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公益活動的治療平台。
在他的努力下,微笑聯盟與溫州大學合作,成立了唇腭裂兒童心理輔導站,建立了“唇腭裂培訓中心”等國內獨一無二的序列治療體系。在每一次活動的過程中,何紀豪不斷地向人們傳遞著他的理念:“溫州人很會做企業,做慈善就像做企業一樣,需要百分百付出,需要切身考慮合作者、客戶的感受,需要整合所有有用的力量……別人隻知道溫州人有錢,其實溫州人也很有愛心,我希望把溫州人的愛傳遞到更多的地方。”
何紀豪向全社會展示出溫州慈善的嶄新模式。
何紀豪(右)在微笑聯盟簽約儀式上。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溫州站
3.一張日夜兼程的行程單:億萬富豪為何親力親為?
愛心涌泉,德行善舉是惟一不敗的投資。自從“微笑聯盟“誕生之日起,何紀豪忙碌的身影不時出現在公眾視線中。
2011年3月20日晨,台北飛香港飛溫州﹔晚8點,赴台州﹔3月21日晨,在台州醫院參加啟動儀式﹔下午赴病房看望病童,致謝醫護人員﹔晚7點30分,赴溫州洽談一筆新的捐款﹔零點,返回台州﹔3月22日一早,繼續往病房看望患兒……這是這一年台州“微笑行動”前3天,何紀豪的行程單。
有20多個小時,他在路上﹔有20多個小時,他在病房。作為一位花甲老人,當班機飛抵溫州時,剛剛經歷12個小時旅程的他本可以就地休息一晚﹔作為“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的會長,當在溫州談完捐贈事宜已近深夜零點時,他也可以第二天再去台州看望患兒——沒有人會責怪他。
但親力親為,是何紀豪自己的選擇。他選擇和美國微笑聯盟的專家、志願者一起日夜兼程。“他們遠道而來,更加辛苦,我應該和他們在一起。”
他選擇用更多的時間和病童們在一起,哪怕只是多半個小時。“走到他們中間,我才能隨時了解到他們最迫切的需要。”
2011年3月21日晚,台州醫院為“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和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的專家、志願者舉行歡迎晚宴。何紀豪上台唱起《愛的禮物》:“有一份愛的禮物,我要把它送給你……創造一個愛的奇跡,留下一個愛的回憶。”末了,何紀豪深鞠一躬,向所有人表達謝意:“你們送出的禮物,就是給孩子微笑,給他們的家庭微笑。謝謝你們。”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何紀豪和孩子們在一起。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溫州站
幾年來,在已與何紀豪合作多次的美國微笑聯盟外籍專家們眼中,他就是一位微笑行動的熱心志願者。
在病房裡,何紀豪常常戴著小紅帽,當起慈善義工。面對患兒的家長,他會細細介紹活動的程序和醫生的高超技巧,安慰著沒選上的家長。
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副會長黃球綸由衷地豎起大拇指:“他每天都到病房向每位醫護人員表達謝意,甚至經常在手術室和我們一起吃盒飯,他是一個真正有愛心的人。”
看著這個事事親力親為的捐贈者、活動組織者,台州醫院院長朱成楚也頗受觸動:“看他每天到病房安撫、鼓勵病人和家屬,看他每天這樣來回奔波,我為溫州人的這份細致感動。”
何紀豪曾對友人說:“企業裡的很多事情都交給兒子了,我現在更想把慈善當作一項事業在經營。”
多年來,溫州育英事業發展促進會主任鄭恩同一直全程跟隨何紀豪奔波於各個活動現場。她知道幾乎每一次活動前后,何紀豪的行程都是同樣緊張:“像何先生這樣出錢出力,還親身參與活動每個環節,對受助者細心體貼,對參與者、捐贈者都抱著真心感激的,實在令人尊敬。”有時候,看著坐在車上、靠在酒店大廳的沙發上一會兒就能睡著的何紀豪,鄭恩同總不忍叫醒他。
何紀豪很自豪地說:“以前,微笑聯盟的醫療團隊隻把我當一個普通的捐贈者。但是,我一直幫著做事,讓他們感覺到我對受助者的真誠,對他們的敬意,現在他們把我當自己人,病人也更加信任我們。還有聯盟的合作者,因為信任才把錢捐到我們這裡,我所做的也是為了不辜負他們的信任。”
4.為慈善家父母代言:子承父業 要繼承什麼?
何紀豪說,十幾年來,他一直作為傳遞愛心的使者往返於海峽兩岸。父親何朝育原籍甌海,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他看到了當時溫大校長魏萼清發表在台北溫州同鄉會會刊上的一篇文章,該文呼吁海內外的溫州同鄉幫助溫大建造一座上規模、上檔次的圖書館。何朝育當即決定,獨自出資630萬元助建溫大圖書館,此后,何朝育夫婦又多次不顧高齡回到家鄉,捐贈巨資,先后在溫州市建成原溫師院育英大禮堂、溫醫育英學術館、溫醫附屬育英兒童醫院、溫醫附屬一院育英門診樓、溫州育英學校、甌海嘯秋中學和嘯秋小學、市育英老年康復中心、溫州育英學校、永嘉育英新村等一系列工程。何朝育、黃美英夫婦倆捐資總額達一個多億,是迄今為止向溫州捐款最多的溫籍鄉親。他們捐助家鄉文教衛生事業不帶任何功利色彩,不求任何回報。
當以“育英”命名的第十五個項目落成之時,何朝育和黃美英夫婦因年邁多病不宜遠行,不能親自越過海峽回鄉感謝將育英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的人們,何紀豪便成了父母的代言人。何紀豪說,幾乎每一個育英工程的落成或周年慶典他都會代表父母回鄉答謝,並在儀式之后舉行盛大答謝宴會。
有人問:“為什麼作為捐贈者反而要答謝受贈者呢?”何紀豪說,他的父母認為育英的每一個項目都做得非常好,育英的建設者、經營者、管理者都善用他提供的資源,真正做到澤被鄉親、造福后代,更重要地是,在這些項目的建設與經營中產生了一種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溫州人務實、創新精神的“育英精神”,其意義與影響都是深遠的,所以他要表示謝意。何紀豪還打了個比方:捐贈事業就像建造了一艘艘龍舟,要靠大家齊心協力使勁劃,才能永遠向前、創造更好的明天,而他,就是代父親對劃龍舟的人們表示謝意而來的。
溫州大學育英圖書館揭牌現場。資料圖片來源:溫州日報
何紀豪說,無論是在家族事業上還是在對溫州經濟發展的關心與支持上,他均是子承父業。而每一次何紀豪來溫,家鄉的父老鄉親都將對何朝育、黃美英伉儷的感謝之情傾訴在他的身上,永嘉縣育英村的村民們將育英村的建設成果及今后的發展大計凝成文字獻給何紀豪,溫州電視台將何家對家鄉的奉獻之情制成節目並錄成光盤讓何紀豪帶回台灣,何紀豪說這個光盤成為父親之最愛,吃飯時、睡覺前,他都要看一遍,濃濃的鄉情伴隨著主持人深情的解說彌漫在老人的身邊。
作為台灣正大纖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他怎樣看待財富呢?何紀豪說:“我不敢說是成功的企業家,如果財富是指錢的話,用得好,可以幫助很多人,用不好,也會毀掉一個人。在我的身邊,十億產業轟然倒塌的並不少見,財富就如流水,並不恆久。”他說:“很多孩子成功做了手術后,這個重生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村,都是一個改變,讓我更加懂得感恩和付出的意義。其實不只是我在幫助孩子,孩子們也在幫助我。和他們在一起,我也得到了很多的快樂和幸福,我才不會覺得在虛度光陰,我把這個看作最大的財富。”
何紀豪的倡議得到了很多溫商的響應,多次捐款資助微笑聯盟活動的溫州中通置業集團單中杰說:“在上世紀90年代,何紀豪先生的父母何朝育、黃美英夫婦,累計為家鄉溫州捐款1.3億元建設文教設施,贏得了無數溫州人的贊譽。如今,何紀豪先生不僅繼承了父母的愛心財富,還用他身體力行的方式和創新的慈善舉動,為‘溫州人’的慈善事業奔走,他的這份無私愛心,必能喚起更多的溫州人投入到慈善事業中來。”
(本網根據稿件《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會長何紀豪談代際傳承》、《記何紀豪與“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的故事》、《何紀豪的“微笑”情緣》、《“微笑”何紀豪入選中國好人榜》等綜合,感謝中國文明網·溫州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溫州人以“抱團行商”聞名遐邇,而“微笑聯盟”成立六年以來,又在世人面前豎起一道溫州人“抱團行善”的豐碑,這背后,是無數溫州好人的默默付出,一如何紀豪和他的團隊。何紀豪有一顆善良而熱心的公益慈善事業之心,他與“微笑聯盟”團隊一起,用自己獨創的慈善方式,凝聚世界溫州人的地緣、情緣、商緣,善行天下。這份善,讓無數的唇裂孩童,可以用自己燦爛的微笑,自信的面對自己嶄新的、充滿希望的未來。“有善心不難,難在有善舉﹔有善舉亦不難,最難在有善果”,何紀豪向全社會証明,企業在做好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上,向社會獻一份愛心,正是企業家應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