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扶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深化扶貧脫貧更加精准

汪洋考察貴州扶貧開發工作

2015年05月11日09:10   來源:貴州日報

原標題:扶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深化扶貧脫貧更加精准

5月7日,汪洋副總理在威寧自治縣迤那鎮五星村詳細了解精准扶貧結對幫扶和建檔立卡情況。李楓 攝

5月8日,汪洋副總理在大方縣小屯鄉滑石村,了解我省退耕還林和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總體情況。李楓 攝

5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我省考察扶貧開發工作。他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要始終把扶貧開發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貧困群眾,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汪洋在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等分別陪同下,深入畢節市威寧、赫章、大方、七星關、織金等區縣,走進貧困村寨、農戶,深入產業扶貧種植基地、扶貧移民安置點,了解群眾生產生活狀況,實地考察扶貧政策落實情況以及特色產業發展、生態移民搬遷、退耕還林工程等,與貧困地區干部一道研究謀劃扶貧工作新舉措,帶來黨中央、國務院對貴州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和對貴州工作的關心支持。

畢節是全省貧困人口最多的地方,是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位於威寧自治縣的迤那鎮是省級二類貧困鄉鎮。汪洋深入該鎮萬畝烤煙種植基地,了解產業扶貧和新村規劃建設情況,與種植戶親切交談,詳細詢問煙葉種植、加工、銷售及種植戶的生活。種植戶李關順說,他們全家5口人共15畝地,每年隻種一季煙,去年就淨賺了4萬元,收入在全村已處於中等水平。該鎮烤煙種植合作社社員蘇相德說,這幾年很多外出打工的同鄉都回來加入了合作社,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汪洋聽后高興地說:“雲貴都是出好煙葉的地方,選好選准產業實施產業扶貧,讓大家既能掙錢又能過上安逸的日子,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他鼓勵大家堅定信心,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他還叮囑當地干部,煙草行業今后將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要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結構,切實維護好農民利益。

迤那鎮五星村近年來扶貧開發成效顯著,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0年的3078元增到2014年的6800元。在該村村委會,汪洋看望慰問了駐村干部,當得知駐村干部在幫助理清發展思路、解決群眾困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后,他指出,干部駐村是扶貧的重要方式,要總結駐村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發揮好駐村干部的作用,不斷提高駐村工作水平。實施精准扶貧,幫扶干部管理要精准,要做到“因村派人、強化責任”,貧困村缺什麼樣的人,就派什麼樣的干部﹔哪方面的工作比較薄弱,就重點強化駐村工作隊哪方面的責任。

在五星村,汪洋還詳細了解了建檔立卡、精准扶貧的情況。點擊打開該村的“建檔立卡網絡系統”,貧困戶生活條件、耕地面積等信息一目了然,汪洋坐在電腦前,仔細查看每一個項目,認真翻閱紙質貧困戶檔案,不時詢問情況。當了解到該村採取“一看房,二看糧,三看有沒有讀書郎,四看勞動力強不強”的“四看識真貧”工作法,建立一戶一策一干部的幫扶機制,戶有卡、村有冊、鎮有檔的貧困戶檔案管理后,汪洋高興地說,五星村的建檔立卡工作做得細致,切實把精准扶貧落到了實處,真正實現了精准到戶,他希望大家再接再厲,進一步完善貧困識別機制。

隨后,汪洋來到五星村利民中藥材種植基地。該基地是村民陳杰等人組建合作社,採取“示范引領、滾動發展”的辦法逐步發展起來的,帶動農民增收取得了明顯成效。金鐵鎖、金銀花、天麻、芍藥、黨參、黃芪、玄參……桌上擺放的中藥材琳琅滿目,地裡分片種植的中藥材長勢良好,汪洋一邊看一邊詢問藥材的藥用價值,得知貴州獨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和氣候環境適合種植多種中藥材后,他說,中藥材是貴州寶貴的資源,是可以做大做強的品牌,要把中藥材種植納入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范圍,實現中藥材種植的規模化、規范化,帶動更多農民脫貧致富。汪洋對該村發展中藥材產業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說,你們結合自身優勢,適時調整種植結構,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思路很精准,實現了扶貧開發的事半功倍。針對家裡沒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他說今后可以嘗試由政府代他們投資,把扶貧資金變成他們在合作社中的股份,讓他們按股分紅、分享收益,從而實現先富幫后富。

赫章縣水塘堡馬圈岩村是一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為38.93%,少數民族佔全村人口的56%。汪洋來到位於大山深處的南折寨村民組,實地走訪了盧正方、盧文顯、文道英等貧困戶,與他們坐在屋前的院壩裡拉家常,並拿起問卷調查表,了解他們收入、醫保、低保戶評審等情況。在交談中,通過一筆一筆地詳細算賬,了解到貧困戶自身收入加上政策扶持,實現了吃不愁、穿不愁,住房、教育、看病有保障,初步擺脫了絕對貧困。當了解到赫章縣三年有60萬農民參加新農合,1.8萬人享受到醫療“兜底”,包括此次訪問的貧困戶在內很多人沒有因病返貧后,汪洋十分高興,他說,赫章這樣一個貧困縣實行醫療兜底的做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值得認真總結。汪洋對農戶們說,黨中央、國務院對扶貧開發高度重視,今后要深入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辦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大事,讓大家真正得到實惠。

汪洋十分關心扶貧生態移民工作。在百裡杜鵑管理區石牛角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汪洋詳細了解我省扶貧生態移民搬遷總體情況及當地移民入住、增收情況。他強調,移民搬遷的關鍵在就業,扶貧生態移民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和服務業,拓展就業空間,破解“越窮越搬不動,越富越搬得出”的難題。要進一步完善移民發展系列政策,增強移民就業致富能力。在實施扶貧生態移民的同時,要加強對古村寨的保護,使貴州生態環境和人文風光相得益彰。

退耕還林在扶貧開發中具有特殊地位。15年前,一場特大山洪引發的泥石流讓大方縣小屯鄉滑石村損失慘重,也讓該村群眾形成了“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的共識。災后該村狠抓植被恢復,發展林下經濟,2014年退耕還林面積達到7814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3.6%,林下種植7814畝天麻、杜仲等多種中藥材和經濟作物,建立14個林下養殖場,其中養雞4萬隻,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960元,是2000年的4.7倍。從荒山禿嶺到綠意融融,看到展板上反映該村周圍山體變化的對比圖片,汪洋高興地說,這就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真實寫照。當得知該村的“林下雞”已通過網絡遠銷省內外時,汪洋為該村發展“支招”,建議尋找優質電商,以更好更優的價格拓寬“林下雞”銷路,更大程度提升村民收入。

畢節市七星關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集觀光、旅游、特色種養為一體,2014年當地依托園區建設平台實現2500余人脫貧。汪洋在園區詳細了解特色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情況,他勉勵園區入駐企業負責人說,現在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貴州良好的生態環境尤其適合發展綠色農業,要千方百計把園區無公害農產品的品牌打出去,在企業更好發展的同時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他幽默地對企業負責人說,這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貴州”。

織金縣東偉服裝廠為周邊農民提供了6000余個就業崗位。汪洋進車間、看成品,詳細詢問工人生產生活和收入情況。在工廠成衣展示間,得知該企業擁有自己的品牌,已在全國開了300多家門店后,汪洋對企業的發展戰略點贊,他對企業負責人說:“你們能到西部建廠,既有戰略遠見,也是對國家的貢獻,對於西部而言是造福老百姓。”他祝願企業越辦越好,力爭打造出世界知名品牌。

5月8日晚,汪洋在貴陽主持召開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趙克志匯報了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情況,黔南州委書記龍長春、丹寨縣委書記侯美傳作了發言。

汪洋認真聽取大家發言,仔細記錄,不時插話交流,並發表重要講話。汪洋說,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中央部署,始終把扶貧開發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斷加大扶貧投入,扎實推進扶貧體制機制改革和有關重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

汪洋強調,扶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要以更大的工作力度,在深化精准扶貧上下功夫,切實提高扶貧成效。要全面准確把握貧困狀況,對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貧困程度、脫貧難度等心中有數,做到扶貧對象更加精准。要根據不同資源環境、不同貧困類型、不同市場條件,用科學的理念、動態的方法,不斷調整完善扶貧思路,提高工作針對性,做到扶貧思路更加精准。要“一村一法、一戶一策”,實施差異化扶持,優化扶貧資源配置,做到扶貧措施更加精准。要根據扶貧實績,強化貧困縣考核,完善貧困退出機制,實現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做到扶貧管理更加精准。他希望貴州在扶貧開發方面繼續深入探索,為全國闖出路子、做出樣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陳錫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國務院副秘書長江澤林,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秦如培,副省長劉遠坤,省委秘書長劉奇凡,省政府秘書長唐德智等分別參加考察和相關活動。(記者 許邵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國內活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