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新展大觀 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在京舉辦——

看《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的“文化回歸”

2015年05月05日10:0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看《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的“文化回歸”

“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圓明園四十景文化展”展覽現場。 本報通訊員 田峰攝

271年前,年輕的乾隆皇帝敕令唐岱等宮廷畫家為圓明園數十個最美的場景作畫,制成《圓明園四十景圖詠》﹔155年前,《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被擄走獻給了法國皇帝,從此永訣故土。

今年4月28日,“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圓明園四十景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典藏博物館開幕,展期35天。此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是,《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真容再現北京。開幕當天,本報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三山五園”記憶古都巔峰

據了解,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一帶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其中“三山”包括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五園”指的是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和頤和園。

北京聯合大學教授趙連穩認為,北京三山五園是中國皇家園林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代表北京古都文化最輝煌璀璨的歷史,在世界園林文化藝術中具有極高的價值,佔據重要地位。

專家指出,在三山五園幾近被毀的155年間,原屬三山五園的無數珍藏流散於世界各地,許多被埋沒轉手而不為人知。與此同時,三山五園遺址廢墟遭受進一步蠶食和破壞,其所代表的傳統文化遺產的價值一度被低估,部分遺存瀕臨消失。

在新修編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三山五園區域被劃定為西郊皇家園林保護區,成為北京“宜居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

北京市海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名杰介紹,舉辦“三山五園文化巡展”的深層考慮是,借助巡展打造集三山五園歷史文化研究、傳播和產業化於一體的工作平台,推動三山五園文化“走出去”,實現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發展。

四十景圖蘊藏無窮魅力

此次在京舉行的“三山五園文化巡展——圓明園四十景文化展”,最大亮點莫過於《圓明園四十景圖詠》。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件珍品呢?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鳳梧指出,在卷帙浩繁的清代檔案中,宮廷繪畫憑借內容直觀、豐富翔實而備受關注,對於慘遭罹難的圓明園而言則更顯珍貴。其中,《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囊括景點最多、存留版本最多樣,甚至在國外被廣泛流傳和摹寫,更被業內專家稱為“迄今為止最權威、最全面展現圓明園盛時景觀的精品藝術畫冊”。

“凡山川田石,樹木花卉,遠近起伏之勢,疏密相背之姿﹔水榭樓台亭閣,金碧丹黃之飾,鏤刻雕琢之紋。”趙連穩介紹,《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為絹本彩繪,畫面寬二尺零四分,高二尺,連裝池續邊共寬二尺三寸五分,高二尺六寸,它圖文並茂,在同類彩繪圖中堪稱佳品,極盡逼真。

資料顯示,《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被搶掠到法國后歷經多次拍賣,最后被法國國家圖書館以4200法郎的價格購得,並一直保存至今。在此次巡展以前,國人見到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幾乎都是對原作拍攝獲得的,其原始風貌和性狀,一直鮮為人知。

珍品以文化之名聚首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巡展佔據了國家圖書館典藏博物館的三、四號廳,總展覽面積大約2000平方米。其中,四號廳以三山五園相關文獻資料為主,主展廳三號廳總體設計為回字形的結構,含有《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回歸祖國寓意。

主辦方介紹,此次巡展展出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含大紅酸枝木盒),是由法國國家圖書館授權原件再造的復制品。此前,有關各方在2014年成功促成法國國家圖書館同意上海遠東出版社全球獨家對該館實際佔有的中國文物《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進行原大、原材質、原樣再造,令塵封已久的圓明園文物重煥生機。

有關專家認為,在我國文化遺產大量存於海外,短期難以全部引渡的客觀現實下,像《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這樣的圓明園的珍貴文物以文化交流的名義,以100%原樣復制的形式走上“文化回歸”之路,有助於揭開歷史遺珍的神秘面紗,不失為一種理性選擇。

除《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外,本次巡展還展出了法國國家圖書館借展的兩件乾隆年間法國傳教士在圓明園繪制的《圓明園四十景圖》水彩畫圖冊﹔中國國家圖書館樣式雷圖檔和故宮博物院“圓明園四十景燙樣”﹔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代刻本圓明園典籍圖書和西文相關圖書。這些國內難得一見的珍本,以文化之名而首度聚首。(記者 董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