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專題培訓班側記

喬伊蕾 孫敏堅 楊柳青 田甜

2015年04月29日09:03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4月27日、28日,參加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下稱“《摘編》”)專題培訓班的學員們,交流學習了《摘編》的心得體會,聯系實際,就黨委如何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大力營造風清氣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展開深入討論。

學員們說,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要讓身在其中的人,清清爽爽、干淨干事,不用被迫呼吸“政治霧霾”﹔讓置身其外的人,聞之向往、見賢思齊,並享受其從中溢出的“生態福利”。

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淨化系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力度空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得黨心民心,但反腐形勢依然復雜,任務艱巨。如何在這場戰役中保持清醒認識,堅定立場,增強思想、政治、行動自覺,學員們對此展開了熱烈討論。

“在反腐敗斗爭中,要處理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森林由一棵棵樹連成,我們每個黨員干部都好比一棵樹,樹好森林才會好。”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省預防腐敗局局長周農形象地比喻。他認為,這片森林中一些“病樹”、“爛樹”雖然外表枝繁葉茂,實則已經空心,根部早已腐化。在“拔爛樹、病樹”的同時,要定期檢查樹根,著手建立一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我淨化系統,從源頭解決問題。

“警鐘長鳴才會警笛不鳴,要時刻不忘紀律這根弦。”省紀委副書記李宗文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大家認為,不忘紀律一方面要敬畏誓言,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另一方面,要敬畏組織,清楚認識手中的權力、工作的舞台,都是組織賦予的,要無條件地服從組織的安排,維護組織的權威,接受組織的監督,同時增強對組織的歸屬感,自覺維護大局,抵制歪風邪氣,以優秀的品格和良好的業績贏得組織認可。

“腐敗案件追根溯源,違法亂紀者都是由於法紀觀念淡薄,心存僥幸,放縱自我,逐步蛻變腐化。”岳陽市委書記卿漸偉感慨道,這兩年岳陽有兩個老同志相繼被調查,都是因為思想上缺乏敬畏,一步步逾越法律底線,最終釀成大錯。黨員干部要對法紀常懷敬畏之心,使遵紀守法成為行為自覺,多一些自律、少一些盲目,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放縱,努力培養一腔正氣。

“人的思想壞了,什麼制度都是無效的。反腐的前提是思想的改造,隻有崇高的信仰才能抑制腐敗的產生。”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省綜治辦主任田福德等表示,“四風”與“反四風”、腐敗與反腐敗,是一場“此消彼長”、“不進則退”的拉鋸戰,思想上稍有鬆懈、決心稍有動搖、力度稍有消減、目標稍有偏移,就會“一篙鬆勁退千尋”,必須保持常抓的韌勁和耐心。

制度要完善、科學,避免相互“打架”

近年來,從“鐵八條”、反“四風”,到“老虎”、“蒼蠅”一起打,正風反腐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學員們紛紛表示,要做好政治生態的修復工程,必須堅持把“零容忍”懲治腐敗作為必由之路,完善制度結構,科學設計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對頂風違紀、逾越紅線的行為一查到底、從嚴處理。

益陽市市長胡忠雄認為,要做到“不能腐”,就是要健全體制機制,提高頂層設計的精准性,確保一個問題一個制度落實下來﹔制度結構要完善,制度設計要科學,避免制度之間“打架”。做到“不敢腐”,即要加強辦案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

郴州市市長瞿海說,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就要扎緊制度的籠子。“高壓線”要帶“電”才有真正的約束作用。既要制定完善的制度,更注重制度的執行落實,必須用剛性制度約束黨員干部的行為。

“腐敗是人的腐敗,用人上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因此,匡正用人導向是反腐敗的重要乃至絕對環節。”衡陽市委書記李億龍說,“衡陽破壞選舉案”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讓衡陽市痛定思痛,市委狠抓干部人事紀律,大力整治跑官要官等行為,規定誰跑了關系、打了招呼,一律不使用﹔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的一律摘帽子,選人用人風氣得到進一步匡正。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敗斗爭是一場勢在必勝的偉大斗爭。對腐敗案件‘零容忍’,並不像一些人說的‘過頭論’、‘自黑論’,社會民意調查顯示,通過全覆蓋、零容忍的‘打虎拍蠅’舉措,全國人民對反腐信心度在逐步提升,群眾監督腐敗案件的積極性也在逐步提升。”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張嚴指出,近年來,很多腐敗案件都是通過群眾揭發出來的。應當健全監控權力運行的機制,完善黨內監督體制,進一步擴大社會監督的視野和范圍,暢通人民群眾舉報和監督渠道,做到用監督制度規范權力,把權力關進籠子裡,使有權者不能任性。

省發改委主任謝建輝也認為,腐敗的本質是權力的“越軌”,反腐也就變成對權力的規制。必須革掉部門的利益,精簡政府的職權,把政府工作的辦法、過程和結果全公開,將權力分工明確化,將權力清單透明化,將權力監督常態化,堅持依規則辦事、按法律判斷,這樣才能使權力的運行正常化、科學化,防止權力成為交易的對象、謀私的工具。

當好“關鍵少數”,帶動“最大多數”

如何將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好,切實做好結合文章?大家在學習討論時認為,現在很多問題都發生在各級領導身邊、眼皮底下,隻有把責任層層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才不會是一句空話。這其中,首先要把黨委責任落實到每位同志身上,尤其是“一把手”身上,建立好整套制度。

株洲市委書記賀安杰說,株洲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和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要率先垂范,就黨風廉政建設,年初結合主管或分管工作開展一次專題研究,年內牽頭抓實一項具體工作,年中開展一次專門調研,年底聽取一次匯報,將履行主體責任情況作為個人年度述職述廉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到人人有要求,個個抓落實。

“腐敗的根子在於權力,所以反腐敗需要更大的公權力。這就要求我們要用憲法、黨章等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的剛性約束從根本上遏制腐敗。”湘潭市市長胡偉林表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要時刻強化紀律和規矩意識,帶頭嚴格執行紀律、遵守規矩,時刻提醒自己、管好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領導干部還須履行好嚴格執行紀律、遵守規矩的領導責任,既要管好自己又要帶好隊伍、管住親友,真正做到帶頭守紀律、講規矩、做表率。

“學校是個特殊的地方,這個地方產生了腐敗,對整個民族的危害性可能更加深遠。”作為高校“一把手”,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唐未兵深有感觸地說,反腐敗,黨委要負主體責任,這就要求黨委班子成員首先要加強自律。我當了十年校長,按每年為5000名本科畢業生、5000名自考成考畢業生頒發畢業証書計算,我一共發出了10萬張蓋有我名字的証書。這些証書會陪伴他們一輩子,就業、再就學等等。每當想到這些,我就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出問題,如果我出了什麼問題,那些學生拿著蓋有我名字的畢業証書,都會覺得“臟”,不光彩。我想這也是一種“嚴以律己”。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朱建綱認為,作為單位“一把手”,黨員領導干部要多一些反省,多一些解剖,多一些考量,管好自己的手、腳、心,做到“慎獨”:心理要陽光,心態要健康,不信謠不傳謠﹔手腳要干淨,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拿的東西不拿,拉得下面子,敢於得罪人﹔抵得住物質和精神的誘惑,堅守共產黨人的忠實信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