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后的管理體制框架和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

2015年04月28日08:55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按自貿規劃,探索地方政府管理新模式 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后的管理體制框架和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

上海自貿區擴區后,增加了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片區、張江高科技片區,標志著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蔣迪雯 攝

■在市級層面,設立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

■在浦東新區層面,自貿試驗區管委會與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合署辦公,承擔統一管理自貿試驗區各功能區域,推進浦東全區落實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任務的主體責任

■在片區層面,上海自貿區將設置5個區域管理局,分別為保稅區管理局、陸家嘴管理局、金橋管理局、張江管理局、世博管理局。保稅區管理局負責管理保稅區域(28.78平方公裡)的行政事務,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委托浦東新區管理

海事法院自貿區法庭成立

正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之際,上海海事法院昨天舉行自由貿易試驗區法庭成立揭牌儀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榮,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沈曉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崔亞東共同為法庭揭牌。

沈曉明在致辭中表示,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隨著今年4月國務院批復《深化上海自由貿易區改革方案》,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將始終聚焦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上海海事法院從優化審判資源配置、科學設置審判機構出發,設立自貿試驗區法庭,是營造法治環境的重要改革舉措,將有利於主動延伸司法服務,加強航運領域的社會治理,有利於集聚國際航運資源,促進航運服務業加快發展,有利於推動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新的突破。

據悉,自貿區法庭設立后,將主要審理下列海事海商案件:以上海自貿區內登記設立的企業或有關組織為當事人的案件﹔與上海自貿區特殊監管政策有關的案件﹔從事上海自貿區開放經營范圍內的業務過程中發生的糾紛案件﹔涉及上海自貿區重大功能性項目實施的案件﹔其他與上海自貿區建設有關的案件。

上海海事法院院長趙紅表示,自貿區法庭設立后,海事法院將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提升涉自貿區海事糾紛訴訟的便利化程度,探索建立符合自貿區海事案件特點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進一步提升海事審判的司法透明度和國際化水平,加強與自貿區有關部門、機構的聯動互動,切實完善海事司法服務保障自貿區建設的工作機制。(記者 陳瓊珂 通訊員 倪中月)

合署辦公面臨重大改革創新

市政府新聞辦昨天舉行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工作情況說明會。市政府副秘書長、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在會上介紹了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后的管理體制框架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孫繼偉說,上海自貿區擴區后,范圍從最初的28.78平方公裡海關特殊監管區,擴大到120.72平方公裡,增加了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片區、張江高科技片區,標志著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按照“有利推進、減少震動、強化統籌、有效銜接”的原則,經市委市政府同意,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將做相應調整,主要是:在市級層面,設立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

在浦東新區層面,自貿試驗區管委會與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合署辦公,承擔統一管理自貿試驗區各功能區域,推進浦東全區落實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任務的主體責任。管委會主任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和浦東新區區委主要領導共同擔任,常務副主任由浦東新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根據工作需要設副主任若干名。管委會內設3個職能局,分別為綜合協調局、政策研究局、對外聯絡局,承擔自貿試驗區改革推進、政策協調、制度創新研究、統計評估等職能。

在片區層面,上海自貿區將設置5個區域管理局,分別為保稅區管理局、陸家嘴管理局、金橋管理局、張江管理局、世博管理局。保稅區管理局負責管理保稅區域(28.78平方公裡)的行政事務,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委托浦東新區管理。區域內市政府部門派駐機構,將根據運行情況與浦東新區機構設置逐步調整銜接。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等中央駐區監管部門機構設置保持不變。陸家嘴、金橋、張江、世博4個區域管理局,與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管委會、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世博地區開發管委會合署辦公,分別負責落實陸家嘴(24.33平方公裡)、金橋(20.48平方公裡)、張江(37.2平方公裡)、世博(9.93平方公裡)區域的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任務,同時仍全面負責管理原管轄范圍內的行政事務。

孫繼偉表示,未來浦東將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大改革開放和先行先試力度,繼續保持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先發優勢。浦東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將自貿試驗區部分對外開放措施和事中事后監管措施輻射到整個浦東新區。目前浦東正在制訂“政府職能轉變方案”,將推出系列政府改革措施,制訂完畢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兩張清單,今天也將在浦東新區門戶網站公布,接下來還將不斷升級,進一步優化和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孫繼偉說,“合署辦公不是簡單的合二為一,更不是用舊瓶裝新酒,而是面臨著重大的改革創新。浦東要按照自貿區規則,探索地方政府管理的新模式。”上海自貿區擴區后,自貿區建設將全面加強與“四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動﹔全面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全面銜接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記者 王志彥)

新版金融改革方案正報批

在昨天舉行的上海自貿區擴區情況說明會上,市金融辦副主任吳俊透露,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保監會、証監會、外管總局和上海市政府,形成了下一步深化自貿金融改革創新的方案,該方案正在走報批程序。

吳俊說,自貿金改新方案將從五個方面著手改革:一是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先試。這也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的關鍵內容。按照統籌規劃、服務實體、風險可控、分步推進的原則,逐步提高資本項下可兌換的程度,進一步便利企業和個人開展境內外的投融資活動。

二是繼續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特別是在貿易、實業投資、金融投資三個方面並重,積極推動人民幣走出去。

三是繼續擴大金融服務業的開放。上海要繼續探索金融服務業在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方面,不斷擴大金融服務業的開放,特別是對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

四是繼續推動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的建設。前期包括黃金國際板、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都已經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下一步上海還要不斷提升金融市場配置境內外資源的功能。

五是推動金融開放“安全網”建設。不斷完善金融監管的機制,防范好相應風險。(記者 王志彥)

部署全市推廣改革經驗

市發改委副主任顧洪輝昨天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上海將如何復制推廣自貿區改革經驗時表示,上海已制定了《關於全市推廣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的實施方案》。《方案》 共有22條任務措施,主要分為全市范圍和各個區縣自主改革兩部分內容。

在全市范圍,自貿區改革經驗推廣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一是投資領域。包括推進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管理制度改革、推進服務業和制造業的擴大開放、推動建立公平透明開放的市場規則和企業准入的單一窗口制度﹔二是貿易監管制度領域。包括建立國際貿易的單一窗口制度、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海事監管制度創新﹔三是金融領域。重點加強自貿試驗區創新試點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在國家總體部署中復制相關金融創新的舉措﹔四是事中事后監管領域。包括健全信用體系、推進政府信息資源的共享、綜合執法體系、企業信息公開和公示制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監督、完善專業監管制度、拓展與國際接軌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記者 王志彥)

浦東新增3個自貿業務受理點

昨天,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擴區,從此企業辦事不用遠赴外高橋或臨港,在浦東核心區域就能輕鬆辦理。記者了解到,自貿區擴區后,浦東新增3個自貿區受理點和2個咨詢窗口,全面對接自貿業務。

3個新增受理點包括:自貿區行政服務中心受理點(合歡路2號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1樓)﹔金橋行政服務中心受理點(新金橋路27號14號樓1樓)﹔張江行政服務中心受理點(張東路1158號3號樓3樓)。另外,浦東還新增了兩個咨詢點,分別是陸家嘴行政服務中心咨詢窗口(塘橋新路87號3號樓1樓)和世博行政服務中心咨詢窗口(鄒平路161號1樓)。

截至昨晚,浦東新設的各處自貿業務受理點和咨詢窗口,業務受理量均比往常增加了一倍以上。預計,上海自貿區面積從28.78平方公裡擴大到120.72平方公裡,企業數量將大大增加。目前,在120平方公裡的企業數已經達到73900多家,外資企業達到16300多家。更主要的是,企業的產業類型大大豐富,原來在28.78平方公裡的范圍內,貿易企業和物流企業達到80%。擴區以后,自貿區企業涵蓋了更多產業,包括金融服務、先進制造業、科技研發等,豐富的產業體系將有利於上海自貿區進一步探索制度創新,為建立開放型經濟新機制積累新經驗。(記者 王志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